張明霞,龐建光*,蔡冬梅,王秀梅,金玉美,高賢良
1.河北工程大學(邯鄲 056038);2.邯鄲市牧漁生物科技中心(邯鄲 056002)
核桃、杏仁和松子均屬于樹堅果,富含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yǎng)素,是我國河北山區(qū)的重要堅果資源,年產果仁幾萬噸以上。3種堅果營養(yǎng)成分中脂肪含量均達50%以上,屬油料堅果,且其脂肪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1]。尤其亞油酸、亞麻酸等人體必需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其他非堅果食用油類,經常食用具有疏導清理血管、健腦益智等作用。近年來堅果油作為高級食用油,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2]。由于不同種類堅果脂肪酸組成差異很大,即使同一種堅果,其成分也因品種和產地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別。陳逸鵬等[3]對花生、核桃、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巴旦木、開心果和腰果8種堅果油脂中的脂肪酸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78%~92%之間,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較高,核桃、葵花籽、西瓜子和南瓜子4種堅果亞油酸含量均在50%以上,可作為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的良好食材。
目前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多采用傳統(tǒng)壓榨法、冷浸法和超臨界流體CO2萃取法等[4-5]。超臨界CO2萃取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離技術,它克服了傳統(tǒng)壓榨法出油率低、精制工藝繁瑣等缺點,也克服了冷浸法在混合油蒸餾分離過程中油脂氧化酸敗,有機溶劑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等缺點,成為倍受關注的油脂提取方法。但此法對設備要求較高,導致成本升高。近年來,超聲波技術在植物油脂提取中的研究應用日漸增多,利用超聲波的空化、粉碎和乳化等作用可以提高出油率、減少溶劑用量、縮短提取時間和提升油的感官品質[6-7]。目前,利用超聲波輔助提取堅果油脂的研究較少[8-10]。此次研究以河北山區(qū)常見油料堅果——核桃、杏仁和松子為原料,將超聲波技術應用到堅果油脂的提取中,考察了液固比、超聲時間、超聲功率和超聲溫度等因素對堅果出油率的影響,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L9(33)優(yōu)化超聲提取條件,采用GC法對堅果油脂的脂肪酸組成進行解析。研究結果對堅果類食品消費和營養(yǎng)價值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核桃(河北邯鄲山區(qū))、松子(河北承德山區(qū))、杏仁(河北張家口和承德山區(qū))三種堅果,取其未經任何加工處理的果仁原材料于陰涼干燥處保存、備用。
石油醚(Bp:60~90 ℃)、無水硫酸鈉(使用前250 ℃烘箱中烘4 h)、甲醇、氫氧化鈉等(均為分析純);正己烷(色譜純);脂肪酸標準品(購自百靈威公司)。
KQ5200DB型數(shù)控超聲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旋轉蒸發(fā)器RE-52AA(上海榮盛生化儀器廠);TG16-W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XW-80A型漩渦混合器(上海精密儀器儀表有限公司);Agilent 6890N氣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科技公司)。
1.3.1 超聲輔助提取油脂
堅果果仁于研缽中研碎(粒度<1 mm),準確稱取5 g樣品于100 mL平底燒瓶中,加入不同體積石油醚為提取溶劑,在不同超聲時間、超聲功率和超聲溫度下提取油脂。取出平底燒瓶,氮氣保護下50 ℃旋轉蒸發(fā)除去石油醚,以2 5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即為堅果樣品粗脂肪,稱其質量,按式(1)計算堅果出油率。
設計單因素和正交試驗時,考慮到三種堅果中核桃容易獲得且價格最低,故利用核桃出油率確定最佳超聲提取工藝。粗脂肪轉移至具塞玻璃瓶中,室溫下微氮氣流吹干殘留溶劑,-20 ℃下保存,用于脂肪酸組成測定。
1.3.2 堅果油脂的甲酯化與色譜分析
取60 mg上述粗脂肪樣品于具塞玻璃試管中,加4 mL正己烷和2 mL氫氧化鈉甲醇溶液,渦旋混合10 s,在50 ℃條件下加熱10 min甲酯化。冷卻分層后吸出上層脂肪酸甲酯溶液,無水硫酸鈉脫水,用針式濾膜過濾轉移至樣品瓶中,冷藏供氣相色譜分析。
色譜條件: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280 ℃,KB-FFAP 脂肪酸色譜柱(30 m×0.25 mm×0.25 mm,美國Kromat公司);程序升溫160 ℃(2 min),8 ℃/min至250 ℃(10 min);進樣口溫度250 ℃;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速0.8 mL/min;氫氣流量30 mL/min;空氣流量300 mL/min;分流進樣,分流比15∶1;進樣量1 μL。每個樣品平行測3次。
根據脂肪酸標準品的保留時間確定待測樣品中脂肪酸的組成。采用峰面積歸一化方法確定各脂肪酸的相對含量。
2.1.1 液固比對出油率的影響
石油醚為提取溶劑,超聲功率 300 W、超聲時間30 min、超聲溫度30 ℃條件不變,考察液固比對核桃出油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隨著液固比的增大,出油率呈上升趨勢。原因是對于固定質量的核桃仁,提取溶劑體積增加時,導致溶劑中脂肪的濃度降低,則核桃仁與溶劑接觸界面處的濃度差增大,從而提高了傳質速率,出油率增大。當液固比增大到8∶1(mL/g)以后,隨溶劑用量增加,出油率沒有明顯變化,表明脂肪已基本被提取出來。繼續(xù)增大液固比,后期溶劑揮發(fā)會造成少量核桃油的損失。從經濟角度考慮,選擇液固比8∶1(mL/g),與寧宇等[9]研究結果一致。
圖1 液固比對核桃出油率的影響
2.1.2 超聲功率對出油率的影響
控制液固比8∶1(mL/g)、超聲溫度30 ℃,在功率100~600 W條件下超聲處理30 min,核桃出油率見圖2。從圖2可知,當超聲功率從100 W上升到200 W時,出油率急劇上升,之后速度變慢,400 W時出油率達到最大,隨后出油率變化不大略有下降。原因主要為隨超聲功率增大,空化、乳化和粉碎等作用加強,界面層分子擴散速度加快,從而核桃仁中的脂肪浸出速度加快。但功率過大(500 W以上),脂肪分子的結構和性質可能被破壞,導致出油率稍微下降。所以選取400 W為最佳功率條件,高于文獻報道值[11]。
圖2 超聲功率對核桃出油率的影響
2.1.3 超聲處理時間對出油率的影響
在液固比8∶1(mL/g)、超聲溫度30 ℃、功率400 W條件下處理10~50 min,核桃出油率如圖3所示。由圖3可以看出,20 min前,隨著超聲時間的延長,核桃出油率顯著上升,20 min后上升趨勢變緩。原因是超聲波產生的能量使物料溫度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導致脂肪溶出速率增大,但超聲處理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脂肪發(fā)生分解使出油率下降。故選擇20 min為最佳超聲時間,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保證出油率。
圖3 超聲時間對核桃出油率的影響
2.1.4 超聲溫度對出油率的影響
由于研究所用石油醚的沸點范圍在60~90 ℃,故超聲溫度設在較低范圍??刂埔汗瘫?∶1(mL/g)、超聲功率400 W,在溫度20~45 ℃條件下超聲處理20 min,核桃出油率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隨著溫度升高,核桃出油率上升趨勢非常小,從經濟效益考慮,升高溫度會造成成本增加,而出油率變化不大,所以選擇在常溫下進行超聲提取。
圖4 超聲溫度對核桃出油率的影響
2.1.5 超聲輔助提取油脂的工藝條件優(yōu)化
根據單因素試驗,溫度對出油率影響非常小,常溫即可保證高出油率。故試驗選擇液固比(A)、超聲功率(B)和超聲時間(C)設計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試驗方案及結果見表1。
表1 超聲輔助提取油脂工藝條件L9(33)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由表1可知,各因素對出油率的影響程度為液固比(A)>超聲波功率(B)>超聲時間(C),分析得最優(yōu)組合為A2B2C3,即液固比8∶1(mL/g),超聲功率400 W,超聲時間25 min。與正交試驗表中出油率最高的第4組相符,出油率為65.52%,可確定此為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結果稍高于王翔宇等[8]報道巴塘核桃油產率,可能和核桃產地、浸出溶劑和工藝條件等因素有關。
2.1.6 三種堅果油脂的提取結果
利用核桃為原料建立的超聲輔助最佳提取條件處理河北山區(qū)三種常見油料堅果,結果見表2??梢钥闯?,所測三種堅果出油率高低順序為松子(69.16%)>核桃(65.52%)>杏仁(52.95%)。三種堅果含油量均很高,可作為開發(fā)功能性保健油脂的重要原料。
表2 三種油料堅果中油脂的含量(n=3,a=0.05)
三種堅果油脂中脂肪酸(FA)的GC色譜圖見圖5~圖7。各脂肪酸的含量采用峰面積歸一法定量??梢钥闯觯瑘怨兄饕凶貦八?、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不飽和脂肪酸(UFA)含量占90%左右。圖7杏仁油中還檢測到微量的棕櫚油酸(0.85%),由于其油酸含量太高,導致保留時間2.8 min處硬脂酸峰被覆蓋。三種堅果油中飽和脂肪酸(SFA)含量較低,占FA組成的4%~7%,品種間差異不大。油酸(ω-9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為杏仁油(73.31%),顯著高于松子油(21.51%)和核桃油(14.03%)。油酸和SFA同為非必需脂肪酸,可由人體內產生,也可從動植物油脂中攝取。研究表明,油酸在代謝過程中具有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燃燒脂肪和對抗感染等多種功效[12]。亞油酸含量以核桃油最高(68.26%),松子油次之(45.94%),杏仁油最低(20.94%)。亞麻酸的含量以松子油最高(17.00%),核桃油偏高(10.18%),杏仁油中僅檢測到微量亞麻酸(0.09%)存在,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大。亞油酸(ω-6系列)和亞麻酸(ω-3系列)均為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屬必需脂肪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適量的攝入亞油酸和亞麻酸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健腦益智、改善視力等功效。在油脂的評價指標中,PUFA的含量是評價食用油營養(yǎng)水平的重要依據。三種堅果油中PUFA含量占FA組成21%~79%,這些堅果類產品均可作為補充膳食PUFA的優(yōu)質食材。
圖5 核桃油脂肪酸色譜圖
圖6 松子油脂肪酸色譜圖
圖7 杏仁油脂肪酸色譜圖
采用超聲波輔助技術提取堅果油脂,通過單因素試驗和L9(33)正交試驗,考察了液固比、超聲功率、超聲時間和超聲溫度對出油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各因素對出油率的影響程度為液固比>超聲波功率>超聲時間>超聲溫度,超聲波輔助提取堅果油脂的最佳工藝條件:液固比8∶1(mL/g),超聲功率400 W,在常溫下超聲處理25 min,核桃出油率可達到65.52%。在相同條件下松子和杏仁出油率分別為69.16%和52.95%。
GS法分析油脂脂肪酸結果表明,三種堅果油脂主要含有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杏仁油中還檢測到微量的棕櫚油酸(0.85%)。其中油酸含量以杏仁油最高(73.31%),亞油酸含量以核桃油最高(68.26%),亞麻酸的含量以松子油最高(17.00%)。油脂中UFA含量占90%左右,且PUFA含量豐富,占FA組成的21%~79%,食用這些堅果類產品是補充膳食PUFA的很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