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平 何曉燕 陳志鵬 劉 勇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yī)院外科ICU,福建漳州 363500
重癥急性胰腺炎臨床表現(xiàn)為全身性炎癥反應,是急診中最常見的危急重癥之一,其病情具有發(fā)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點[1]。目前,大多數(sh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ICU液體復蘇、呼吸機支持和腎功能替代治療后,上述三大系統(tǒng)(器官)的功能均可恢復。但由于缺乏客觀的評價方法和有效的治療手段,早期腸功能問題導致加重病情。重癥急性胰腺炎病因復雜,并發(fā)癥較多,發(fā)病時體內(nèi)炎癥因子活躍,細胞因子大量釋放,使病情持續(xù)加重。當前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是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其能迅速凈化患者體內(nèi)的毒素,減少毒素對機體的影響,從而消除炎癥癥狀[2],大大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臨床表現(xiàn)。本研究旨在探討連續(xù)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yī)院收治的5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25)和對照組(n=25)。觀察組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18~60歲,平均(40.51±2.67)歲;誘發(fā)因素:過量飲食15例,高脂血癥3例,膽源性胰腺炎4例,酒精性胰腺炎3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19~59歲,平均(39.32±1.89)歲;誘發(fā)因素:過量飲食16例,高脂血癥3例,膽源性胰腺炎4例,酒精性胰腺炎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誘發(fā)因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診斷為重癥急性胰腺炎;②所有患者均署知情同意書,對研究過程認可并且知曉。
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②精神類疾病者;③凝血功能異常者;④手術禁忌證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胃腸道減壓、禁食治療,必要時應用止痛劑和解痙藥,對患者進行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糾正,對休克、感染患者進行抗休克治療,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全面監(jiān)測,合理給予腸內(nèi)外營養(yǎng)。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連續(xù)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颊哂夜伸o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huán),靜脈血液連續(xù)性過濾,置換液可采用目前臨床上推廣的配方,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設定流量:1500~2000 mL/h,血流量:150~200 mL/h,根據(jù)患者病情適當調整;24 h連續(xù)凈化。當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癥狀明顯減輕、生化指標正常,血清淀粉酶降低,可停止血液凈化治療。第2天可以進行24 h的血液凈化治療。
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1周。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觀察指標、炎癥因子、存活率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具體如下。
①臨床觀察指標:涵蓋腹痛消失時間、腹脹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②炎癥因子:涵蓋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采取離心操作,取上層血清進行測評,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檢測患者的炎癥反應指標。③APACHEⅡ評分:APACHEⅡ評分用來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全身狀況[3],APACHEⅡ評分共包括急性生理學(APS)、年齡和慢性健康狀況三個方面,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病情越嚴重。④存活率:隨訪1年,記錄兩組的存活率。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腹痛消失時間、腹脹緩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及住院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及住院時間的比較(±s)
組別 腹痛消失時間(h)腹脹緩解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值P值56.32±7.56 17.19±5.03 21.546 0.001 76.42±11.67 23.34±7.62 19.042 0.001 13.30±3.18 8.45±3.21 5.367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四項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上述四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上述四項指標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情況的比較(ng/L,±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情況的比較(ng/L,±s)
組別 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對照組(n=2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觀察組(n=25)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241.14±26.33 135.21±21.29 15.642 0.001 287.76±44.44 197.58±41.75 7.395 0.001 221.15±27.11 123.82±21.67 14.022 0.001 447.76±35.41 332.91±29.73 12.420 0.001 t兩組治療前比較值P兩組治療前比較值t兩組治療后比較值P兩組治療后比較值241.11±26.31 98.64±11.03 27.055 0.001 0.004 0.997 7.626 0.001 287.71±44.41 141.32±12.17 15.896 0.001 0.004 0.997 6.469 0.001 221.11±27.10 84.27±9.76 23.754 0.001 0.005 0.996 8.321 0.001 447.71±35.42 210.35±31.3 25.108 0.001 0.005 0.996 14.195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均低于同組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變化情況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變化情況的比較(分,±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對照組(n=25)觀察組(n=25)t值P值17.98±1.52 17.99±1.55 0.023 0.982 11.77±0.92 7.22±0.98 16.925 0.001 17.476 29.345 0.001 0.001
觀察組中,存活率為96%,其中存活患者24例,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的患者1例;對照組中,存活率為76%,其中存活患者19例,因細菌性膿毒癥死亡的患者3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的患者3例。觀察組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疾病,誘發(fā)原因為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胰酶消化異常導致,屬于急性炎癥的一種。胰腺水腫、出血、壞死等是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臨床癥狀。誘發(fā)該病發(fā)生的原因較多,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致死率高,病情嚴重時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正常情況下,常規(guī)方案治療時,強調對患者禁食,根據(jù)其身體情況及病情進行液體復蘇,及時給予營養(yǎng)支持等,可對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有報道稱單純使用常規(guī)方案治療重癥胰腺炎效果不佳,患者的病情沒有得到可觀的改善[4]。因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在臨床上屬于危重疾病的一種,病灶部位較廣,可以涉及到胰腺周圍組織;此外,該病發(fā)展迅速,病情變化大,即便患者是早期輕癥胰腺炎,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和時間的推移,也可以逐漸發(fā)展為晚期多器官衰竭,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還會對其生命安全產(chǎn)生威脅[5]。臨床相關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性疾病的惡化,主要是由于細胞因子的作用,尤其是炎癥細胞因子,兩者相互作用,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管滲漏、血量減少、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癥候群的增多,胰腺組織是機體的重要組成,尤其是在產(chǎn)生抗原和消除炎癥方面,其能夠刺激巨噬細胞,促使其大量釋放,進而引起炎癥介質的大爆發(fā)[6-7]。急性反應期、全身感染期和殘留感染期是重癥急性胰腺炎在臨床的三個階段[8]。本研究中,患者均為急性反應期階段患者,機體全部處于應激狀態(tài),機體的促炎及抗炎介質會大量的釋放出來,形成連鎖反應,不僅會對患者的機體器官造成損傷,還會逐漸形成急性腎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臨床重癥疾病,對人體的健康和生命均造成威脅[9-10]。
連續(xù)血液凈化是臨床上常見的治療方式,其應用范圍已不僅限于腎衰竭的治療,在危急重癥的患者的治療當中,也取得了顯著效果[11]。因此,在胰腺組織感染和壞死的治療中,及時給予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也能夠很好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臨床表現(xiàn),從而調節(jié)內(nèi)環(huán)境,避免其發(fā)生紊亂的現(xiàn)象,降低毒性介質對患者機體以外臟器的損害程度,有效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從根本上減弱細胞因子炎癥介質的惡性循環(huán)過程,從而使患者的微循環(huán)過程得到改善和緩解[12-14]。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是指在組織損傷過程中,通過對聚合物濾器強大的吸附和對流作用,清除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等)和毒性代謝物[7],從根本上幫助患者,使患者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盡快排出,進而穩(wěn)定和把控患者體內(nèi)的內(nèi)環(huán)境[15];此外,其還能夠調節(jié)患者體內(nèi)的酸堿度,從而幫助患者機體器官的功能恢復,充分調節(jié)免疫功能。連續(xù)血液凈化治療的原則是,將置換液大量的輸入患者體內(nèi),從而改善其內(nèi)環(huán)境,并且與此同時,給予患者靜脈營養(yǎng)支持,實現(xiàn)盡快康復和恢復的目的[1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腹痛消失時間、腹脹緩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腫瘤壞死因子四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四項炎癥因子指標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APACHEⅡ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APACHEⅡ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連續(xù)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連續(xù)性床旁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顯著,可改善炎癥因子水平,患者癥狀緩解快,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