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陽,高 潤,玉 柱
(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 100193)
肉類動物的價值在于市場可接受性,許多因素如營養(yǎng)或環(huán)境溫度會影響胴體特征和肉質,最終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由于天然牧場減少,反芻動物通常采用圈養(yǎng)模式,加上優(yōu)質牧草資源有限,有必要通過營養(yǎng)調控和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來提高動物生產力和畜產品品質。羔羊飼養(yǎng)過程中通常采用早期斷奶,并通過飼喂?jié)饪s料以提高能量攝入量,達到快速育肥、減少飼養(yǎng)天數、縮短屠宰周期的目的(孫五洋等,2012)。但由于斷奶導致羔羊消化道菌群紊亂,同時夏天環(huán)境溫度和相對濕度較高,使動物體溫上升至臨界溫度,這可能會對動物造成一些生理副作用(Kadim等,2008)。此外,高環(huán)境溫度還會影響肌糖原水平和屠宰后產品的pH,這是導致肉品質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田梅等,2019)。Bodas等(2007)報道了在牛飼料中添加小蘇打可以改變與碳水化合物代謝相關酶的活性,影響屠宰后pH的下降和肉的特性。但關于小蘇打對不同環(huán)境溫度下反芻動物生產表現(xiàn)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探討不同環(huán)境溫度下日糧添加小蘇打對小尾寒羊羔羊生長性能、胴體性狀和肉品質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將120頭體重為(23.44± 0.23)kg的小尾寒羊羔羊隨機分為4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6頭。試驗采用2×2因子設計(2個環(huán)境溫度和2種日糧),T1組在20℃下飼喂基礎日糧(表1),T2組在20℃下飼喂基礎日糧+3 kg/t小蘇打,T3組在30℃下飼喂基礎日糧,T4組在30℃下飼喂基礎日糧+3 kg/t小蘇打。試驗共開展14周。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2 數據記錄與樣品采集 分別在試驗開始和結束后對每只羔羊進行稱重,每周記錄1次飼料用量,試驗結束后用于計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在試驗結束當天讓羔羊禁食12 h,每個重復隨機選擇2頭進行屠宰,稱量屠體重,收集背最長肌。
1.3 樣品測定 熱胴體重、冷胴體重、剪切力、系水力、眼肌面積及最長肌脂肪深度參考Manso等(2009)的方法進行分析。屠宰后立即用肉色計測定肌肉顏色,分別在屠宰后45 min和24 h用pH計連續(xù)3點測定肌肉的pH,結果取其平均值。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做簡單處理后,均值用SAS軟件多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同時研究因素間的交互作用。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羔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處理組初重和末重無顯著差異(P>0.05)。T1和T4組羔羊的日增重最高(P<0.05),而T3組采食量最低(P<0.05)。高溫組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較低溫組顯著降低2.01%(P<0.05)。與基礎日糧組相比,日糧添加3g/kg小蘇打使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顯著提高1.43%(P<0.05),而料重比顯著降低1%(P<0.05)。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羔羊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效應(P<0.05)。
表2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小尾寒羊羔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羔羊胴體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知,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及其交互效應對羔羊屠體重、熱胴體重和冷胴體重均無顯著差異(P>0.05)。T3組眼肌面積最低(P<0.05),而T1和T3組脂肪深度最高(P<0.05)。低溫組羔羊眼肌面積較高溫組顯著提高5.68%(P<0.05),而日糧添加3g/kg小蘇打較基礎日糧組羔羊眼肌面積及脂肪深度分別顯著提高2.72%和10.42%(P<0.05)。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羔羊眼肌面積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作用(P<0.05)。
2.3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羔羊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4可知,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及其交互作用對肌肉系水力、肉色以及pH45min均無顯著影響(P>0.05)。低溫組羔羊肌肉剪切力較高溫組顯著提高15.58%(P<0.05),而pH24h顯著減低2.15%(P<0.05)?;A日糧添加3g/kg小蘇打組羔羊肌肉pH24h顯著降低1.62%(P<0.05)。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肌肉剪切力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作用(P<0.05)。
表3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小尾寒羊羔羊胴體性狀的影響
表4 環(huán)境溫度和日糧對小尾寒羊羔羊肉品質的影響
在不同環(huán)境溫度水平下,日糧添加小蘇打對羔羊生產性能研究數據有限。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溫度和小蘇打對羔羊末重無顯著影響,但高溫環(huán)境條件下會降低羔羊采食量,高溫條件下日糧添加小蘇打顯著改善了飼料效率。作者認為,飼料效率的改善與高溫條件下小蘇打提高羔羊采食量,導致日增重升高有關。肉的顏色與色素(主要是肌紅蛋白)濃度及其化學狀態(tài)、肌肉蛋白的結構、物理狀態(tài)及肌肉內脂肪比例有關(Bodas等,2007),這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定的主要參數之一。因此,肌肉內脂肪的增加會導致肉中肌紅蛋白和肌漿蛋白濃度降低,從而導致肉的顏色發(fā)生變化。在低溫和低pH下會形成更多的氧肌紅蛋白,導致氧溶解度增加,抑制耗氧酶活性,而高溫和高pH增加了死后肌肉中線粒體的活性和耗氧量,從而減少肉中氧氣的可用性,增加了缺氧肌紅蛋白的濃度,導致顏色變深(Kadim等,2008)。
肉類品質受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如品種、肌肉組織在屠宰后變化,如pH、含水量、肌肉內脂肪和結締組織的變化。肌肉的最終pH是決定肉品質的主要因素,并與屠宰前后糖原消耗和乳酸釋放有關。環(huán)境溫度越高,羔羊受到的應激越大,反應在屠宰后24 h的pH越高。本研究高溫條件下肌肉的pH24h顯著升高,即使添加小蘇打也未達到改善效果。
Miranda-de等(2009)報道,糖原儲備可以顯著降低動物屠宰前的應激,限制屠宰后肝糖分解和糖酵解,導致肉的pH處于正常范圍。肌肉pH會影響牛肉的加工適宜性,包括系水力、嫩度、顏色和貨架期(Pogorzelska等,2013)。本研究表明,無論溫度如何,日糧添加小蘇打后可以降低屠宰后24 h肌肉的pH,這一效應可能與體液對小蘇打攝入的緩沖能力增加有關,因為在屠宰前小蘇打的補充增加了血液中碳酸氫鹽濃度。
Bodas等(2007)報 道,pH在5.8以 上 時,肌肉系水力略有升高。由于本研究中觀察到的pH24h值低于此值,因此,預計pH變化不會引起系水力的差異。盡管在本研究中系水力無顯著差異,但無論環(huán)境溫度如何,添加小蘇打后都會略微降低系水力。Kadim等(2007)研究發(fā)現(xiàn),炎熱季節(jié)對牛肉品質有強烈的負面影響,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一致,高溫條件下肌肉剪切力顯著降低,這可能與高溫帶來的應激有關,但日糧添加小蘇打后對高溫下肌肉剪切力無顯著改善作用。眼肌面積也是與瘦肉數量相關的指標,當眼肌面積增加時,胴體肌肉數量也會增加。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日糧添加小蘇打可以顯著改善眼肌面積,這與Kadim等(2007)的結果一致。
高溫環(huán)境下日糧添加小蘇打可以顯著改善小尾寒羊羔羊的生長性能,提高眼肌面積和脂肪深度,降低屠宰后肌肉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