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蘊哲
(安陽師范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0)
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審美以及情感教育的缺乏,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低下。鋼琴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通過演奏將彈奏者的思想情感傳達出來,欣賞鋼琴作品能夠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因此,在當前的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領悟能力的提升,從而使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最終形成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
在當前的鋼琴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對鋼琴教學逐漸形成了新的認知,但由于依舊沒有認識到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對學生產生的重要影響,因此,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普遍過于重視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藝術情操的熏陶。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長久以來對教師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很多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會將學生的彈奏技巧作為第一要務展開教學,所以就會對學生自身的藝術審美以及藝術情操的培養(yǎng)力有不逮,最終導致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技能,但卻無法具備良好的藝術理解力以及音樂領悟力,所以學生在彈奏的時候無法真實地演繹出音樂的美感。
其次,在鋼琴教學中教師經常會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所以就會出現教師對學生自身發(fā)展情況了解不足的問題。在教學中,當學生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之后,教師為了使學生的技能進一步提升,就會選擇一些難度更高的作品讓學生彈奏。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雖然能夠掌握高難度的彈奏技巧,但是往往由于這些曲子的難度過高,學生難以真正詮釋出作品中所蘊含的美感,因此,并不能感受到鋼琴彈奏所帶來的內在情感的體驗。并且一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征,一味地選擇一些較難的曲子讓學生練習,但是這些曲子只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技巧,卻難以讓學生借此豐富自身的審美體驗、情感世界。因此,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無法適應高強度的練習,這對學生的審美以及情感能力的提升有害無利。
最后,在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對自身的審美和情感表達不夠重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長久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只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培養(yǎng),而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成效反饋不夠重視。由于教師在教學中過于自主,所以學生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也只能跟著教師的情感走向去體會曲子,教師的審美水平則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以及審美素養(yǎng)無法提升,最終就會造成學生對教師過度依賴,在審美層面則沒有個性,這對學生的獨立成長、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
鋼琴教學跟文化課的教學不同,學生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天賦,對于音樂的感知以及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鋼琴學習不只是依靠學生的刻苦訓練就能夠獲得成功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提升學生的熱情、興趣才能使之真正地熱愛鋼琴,從而進入自主學習,而不是單純地為了通過考試進行被動式學習。在鋼琴教學中,對于審美與情感的滲透,首先需要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愉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感到快樂與精神層面的滿足,這樣才能使學生以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去對待鋼琴學習。
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學習與演奏進行結合,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審美以及情感表達的效果。如果鋼琴學習僅僅依靠課上有限的時間,學生是很難獲得實際提升的。由于一些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不是很優(yōu)越,學生沒有條件進行課外練習,所以學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多彈奏、練習鋼琴的機會,通過資金的投入以及硬件設施的改善,使學生能夠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進行鋼琴演奏,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在演奏中感受到充沛的情感體驗。比如,學??梢酝ㄟ^舉辦小型音樂會,使學生在音樂會上進行鋼琴演奏,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充分鍛煉自己,提升自身表達情感的能力和技巧。
鋼琴演奏能夠使演奏者直接表達情感,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地理解曲子的情感內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更加人性化。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自身工作的熱愛以及對學生的關注。想要更好地進行演奏,演奏者首先需要對演奏帶有充沛的情感,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以情感為主題,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不斷地通過自身的熱情感染帶動學生,使學生能夠迸發(fā)出內心的激情,并帶著這些情感進行演奏。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自身激情洋溢的演繹給學生進行演奏示范,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演奏中感受到情感的表達與詮釋,最終使學生感受到情感對于演奏的重要性。
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自身的一些經歷以及對音樂的一些感悟入手,與學生分享,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能夠受到感染,產生共鳴。針對一些較為乏味的樂理知識、理論技巧的講解,教師可以通過運用一些有趣的元素,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就具體元素運用而言,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運用,也可以借助自身豐富有趣的教學語言,從而使學生能夠受到感染。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演奏的時候進行演唱,通過這個過程使自身的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通過這個過程學習到一些演奏的技巧以及情感的處理技巧,最終讓學生能夠隨著自己的演奏過程聯想到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歷,感受到音樂自身的魅力與神奇的感染力。
鋼琴教學屬于藝術教學的范疇,而藝術的意義空間是無限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單一地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而也應該通過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升華,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最終能夠使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感受到精神的滿足以及心靈的愉悅。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首先就需要教師對樂理知識以及鋼琴的演奏技巧有著充分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教學中樹立榜樣,讓學生能夠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從而愿意主動地去學習。其次,教師要加強對自身職業(yè)的熱愛,通過情感的投入使學生真正地愛上鋼琴這個樂器,在此基礎上能夠不斷地進行練習,最終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貝多芬的故事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這位著名鋼琴曲作者的作品中所飽含的感情,使學生在聽到貝多芬的樂曲時就能感受到英雄的豪邁與瀟灑。
審美教育是鋼琴教育的核心內容,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對學生的基礎技能的培養(yǎng),為后續(xù)的審美教育打好基礎。在鋼琴的演奏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對技巧的講解、示范來體現審美教育。因此,演奏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審美傳遞的過程。在演奏中,由于彈奏者的心態(tài)以及審美經驗不同,不同的人就會演奏出不同的作品。比如,肖邦的作品中就有巴赫的身影,所以在對肖邦的作品進行演奏時可以借助多樣的審美體驗進行演奏,通過這樣的方式表演者能夠對曲子蘊含的不同情感進行多維度的抒發(fā),時而慷慨激昂,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恬靜自然,這樣的演奏方式也能給聽眾帶來不同的感受。
鋼琴演奏具有藝術美感,而又是藝術的抽象表達,所以演奏的過程有助于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對學生內心的想法深度挖掘,讓學生能夠將自身的感受抒發(fā)出來,并產生共鳴,體驗到鋼琴演奏的情感表達。由于學生的性格、生活成長經歷各不相同,學生就會對同一個作品產生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審美和情感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的想象力充分地引導、啟發(fā)。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共同欣賞《秋日私語》(理查德·克萊德曼的經典曲目),從而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感受這首曲子中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能夠通過發(fā)揮想象力提升自身的情感以及審美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教材,通過利用教材中的一些素材資源,并且要不斷地進行延伸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比如,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建立鋼琴只是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的觀念,從而使學生能夠從深層次對曲子進行分析,對音樂作品中的豐富內容進行挖掘,并使之了解作者的生活、性格、個人習慣以及作品風格,最終獲得自身的獨到見解,也使自身的審美意識、素養(yǎng)得到提升。
本文對鋼琴教學中學生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教育的現狀以及方法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促進鋼琴教育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現階段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有必要轉變教學思維,加強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避免流于形式和盲目地開展教學,要引領學生充分挖掘作品的審美元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領悟能力與想象力??傊處熢诮虒W中要不斷地對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情感體驗能力進行強化,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鋼琴教學的過程提升音樂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藝術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