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美
2021年3月18日,一段老師與家長在班級群內的言語沖突引發(fā)關注。在群里,老師貼出一張照片,疑似幾名學生未按要求完成作業(yè)被罰站講臺前。群里有家長表示這種做法不妥,在跟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引發(fā)雙方言語沖突。(2021年3月18日《紅星新聞》)
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yè),即便是小學生,被老師予以罰站,這本身并無不可,屬于老師正當的教育手段,家長應當尊重和理解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根據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的規(guī)定,學生有“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情形,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并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對違規(guī)違紀情節(jié)較為輕微的學生,可以當場實施“點名批評”“一節(jié)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等教育懲戒。
當然,小學一年級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完成作業(yè),特別是如果學生第一次犯這種錯誤,是不是只剩罰站這種教育懲戒手段,值得商榷。畢竟在罰站之外還有點名批評的教育懲戒手段。但是,老師為罰站學生拍照,并將學生罰站照在班級群里曬出來,這就非常不妥,超出了教師教育懲戒權的權限和范圍。這實際上不是老師為學生好,而是老師在濫用教師教育懲戒權。雖然《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規(guī)定,教師對學生采取教育懲戒措施后,可以以適當的方式告知學生家長。但顯而易見,老師將學生罰站照曬在班級群里,并不屬于以適當的方式告知學生家長。
雖然只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也有人格尊嚴。老師將他們的罰站照曬在班級群里,這儼然是對他們的一種變相歧視,實質上是對學生人格尊嚴的一種侮辱,違背了師德要求。從這個角度說,家長不滿老師在班級群里曬學生罰站照,有道理,不是對老師教育手段的粗暴“指導”。
教育是一份愛的事業(yè),這就決定了懲戒教育與愛的教育要并行不悖,教師不能把懲戒教育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老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要慎用戒尺,多注重愛的教育。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