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育教學應注意關注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和變化要求。近些年來,對微寫作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面對微時代的一種調整和完善。本文中筆者立足本地高中語文具體學情,結合近幾年來自身對微寫作的關注和教學實踐以及相關學者對微寫作的研究,分別從對微寫作價值的理解和把握、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方法的指導、素材的積累以及師生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等方面入手,就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微寫作教學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思考,以期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微寫作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分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15-0133-02
【本文著錄格式】趙文才.高中語文教學中微寫作教學的分析思考[J].課外語文,2021,20(15):133-134.
近些年來,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博、微信、微課以及各種短視頻APP都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觀念、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其對于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戰(zhàn),需要我們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這一時代的變化需求,其中微寫作就是一種值得嘗試的積極探索。為此,本文中筆者結合近幾年來對微寫作的關注及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就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語文中進行微寫作教學進行了如下幾方面的思考,以總結經驗,便于在今后的微寫作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對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具體分析如下:
一、準確理解和把握微寫作的重要價值
微寫作的出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與當今快節(jié)奏的社會有著很大關系,在社會及網(wǎng)絡層面上,主要是人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創(chuàng)作和分享。在筆者看來,諸如微博、QQ空間說說或朋友圈的動態(tài)分享都可以看作是微寫作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為語言精練、篇幅短小、針對性強等特征的寫作。這種寫作形式對高中生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表現(xiàn)為:
一是從長遠看,微寫作教學可以幫助高中生更好地適應信息網(wǎng)絡時代生活和發(fā)展的需要。較之于紙質媒體,當前很多人信息的獲得更多依靠網(wǎng)絡途徑實現(xiàn),由于生活節(jié)奏緊張、工作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大多數(shù)人很難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進行長時期的閱讀,要么是快速瀏覽,要么是選擇小篇幅的文章進行閱讀,為此,對于文本的創(chuàng)作就應該考慮到這一變化,而微寫作能在很大層面上實現(xiàn)上述需求,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微寫作的教學和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該方面的能力。
二是適應新課標和新高考的需要。通過近些年的觀察分析比較來看,北京卷無論其試卷的內容還是題型的選擇在全國高考中都有著類似風向標的作用,自2014年起,北京卷中即出現(xiàn)了微寫作的題型,其既是對時代變化敏銳把握的體現(xiàn),也是對其他省市試卷命題及日常語文作文教學的啟示,而且這種變化也是新課標中提出的“用自己喜歡的文體樣式和表達方式寫作”“根據(jù)需要,可選用雜感、隨筆、評論、研究論文等方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等論述的體現(xiàn)。
三是微寫作本身具有的優(yōu)勢使然。微寫作近些年來之所以受到一線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視,也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優(yōu)勢是分不開的,如其對文字的要求一般為150至200字之間,雖微但不小,其對語言的要求甚至要高于普通的作文,特別強調對字詞的提煉,實現(xiàn)“貴乎精要”的效果,對于學習節(jié)奏很快的高中生來說非常的適合;再如其自由多樣的寫作形式可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創(chuàng)作,讓他們舒暢地就自己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思考,并多渠道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能夠有效地提升對于寫作的興趣。
二、立足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們的教學不僅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實現(xiàn)學生利用相關學科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在微寫作教學中,我們同樣需要鼓勵學生注重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對社會熱點的分析,善于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并進行及時的闡釋,在循序漸進積累生活素材的同時,也能讓學生以小見大,逐步地實現(xiàn)對各種周圍現(xiàn)象或問題由表象到本質的認知和理解。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少不了教師的引導,如對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比如在近期的教學中,本人就曾經在課堂上安排了一次關于疫情的微寫作教學,透過學生不到200字的作品,我們能夠從中看到高中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自身使命感的認識和理解,也看到了他們在為祖國抗擊疫情驕傲的同時飽含著對生命的憂患意識!
三、結合學情,注重分層,進行方法指導
教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和效果保證需要結合具體的學情。以筆者所在地區(qū)的高中情況來看,生源普遍不理想,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加之地域觀念和學校管理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他們在面對微寫作這一新型的寫作形式時,往往表現(xiàn)出不一樣的狀態(tài)。為此,為了實現(xiàn)新課標倡導的“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教學理念,就需要語文教師關注學生的特殊性,具體地分析學生當前的狀況,盡可能進行分層甚至是個性化的微寫作教學,并給予針對性的方法指導:一是在微寫作題目的設計和安排上我們需要考慮具體的學情。如一般來說,較之于生活在縣城的高中生,來自農村的高中學生對于鄉(xiāng)野及田園的觀察和體驗應該更為豐富,那么我們可安排此類微寫作題目給他們,發(fā)揮出其優(yōu)勢;反之,縣城的學生因為經濟條件較好、獲取信息的渠道便捷,其視野較開闊,思維也相對較靈活,那么圍繞熱點型的微寫作時,我們可以多聽聽他們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更要注意學生間的交流和分享,以實現(xiàn)微寫作能力的共同提升。二是微寫作的訓練應結合教材內容,注重大小作文的銜接和結合。如以筆者所在地區(qū)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為例,必修一的寫作內容側重于對人物和事件的描寫,必修二則側重于景物和抒情方面,其主要在高一秋季學期完成,文體上側重于記敘文;而高一春季學期開始學習的必修三、四、五則側重于議論文方面的寫作和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其與高中生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發(fā)展是相一致的。為此,在微寫作教學文體的選擇中筆者建議也應盡可能與上述教材內容保持同步,以實現(xiàn)大小作文間的有效銜接,便于教師在寫作方法和思路上進行指導。
四、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和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語文試卷分值上來看二者幾乎各占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二者的關系上來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也是學生對閱讀素材整理和知識內化的過程。微寫作作為寫作的一種形式,也必須要重視閱讀對它的重要影響,這對于筆者所處的民族地區(qū)的高中生來說尤為重要。普遍來看,閱讀量的不足及閱讀能力的欠缺是制約本地區(qū)高中生語文乃至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性因素之一。鑒于此,筆者除了要求學生熟讀教材及配套的閱讀材料外,更建議學生運用諸如略讀、精讀等方式閱讀系列經典名著,并做好勾畫、記錄、反思或心得,當然也鼓勵學生以微寫作的形式對閱讀素材進行整理和提煉,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包括微寫作在內的寫作能力的提升。
五、善用網(wǎng)絡,拓展時空,提升信息素養(yǎng)
如上文提及的,對微寫作的重視與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使用是緊密相關的,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借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可以極大地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學習時空。尤其是對于微寫作教學來說,師生更可以借助網(wǎng)絡平臺進行微作品的創(chuàng)作、分享和交流,如借助于語文學習微信群或者釘釘群等,便捷地實現(xiàn)作品的上傳、瀏覽及點評。尤其是在節(jié)假日期間,語文教師更應該善用網(wǎng)絡,讓自己的語文教學由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拓展至線上教學。當然,在此過程中,除了提升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外,還需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及信息素養(yǎng)或能力,以更加有效地運用信息網(wǎng)絡技術手段。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重視微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具體的學情,積極地進行探索和嘗試,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更加自信地面對高考乃至今后信息時代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參考文獻
[1]朱偉萌.新課標指導下的高中語文微寫作有效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9(8).
[2]隆雪芹.基于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微寫作教學的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理論),2020(2).
[3]楊麗.淺談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下),2019(2).
[4]王培海.微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新路徑探索[J].高考,2018(21).
作者簡介:趙文才,土族,1981年生,甘肅積石山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