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聰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農村孩子留守在農村,“問題學生”日漸增多。到了初三,他們學習壓力變大,情緒波動較大,教育問題突出。主要探討了農村地區(qū)初中畢業(yè)班班主任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村地區(qū);初中畢業(yè)班;班主任;教育管理
農村地區(qū)由于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升學觀念參差不齊,到了初三,學生的狀態(tài)也就更加復雜:有的學生在學習與不學習之間存在矛盾,影響了學習效率;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了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導致學習狀態(tài)不佳;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了學習,甚至會擾亂班級正常的秩序。為了改善這些問題,營造良好的畢業(yè)班環(huán)境,班主任必須科學有效地開展班級教育管理工作。
一、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農村地區(qū)初中與城市學校在師資力量、教學環(huán)境、教學設備等多方面都存在差距,這種差距往往會讓農村學校的學生容易產生一種自卑情緒或者是對待學業(yè)不夠重視。受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對學習重要性的認知也有所不同,一些學生認識不到學習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容易出現(xiàn)惰性,對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也不夠服從或配合。
作為初三畢業(yè)生,其思想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習狀態(tài),也影響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所以作為畢業(yè)班的班主任,要比之前更加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1.班主任必須要全面掌握所在畢業(y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環(huán)境、成長經歷、家長聯(lián)系方式、學習成績、成績波動情況等。這些信息能夠讓班主任了解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讓思想引導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農村班主任不僅要重視提高教學能力,也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教育心理學知識,尊重這個特殊階段內的學生的年齡、認知、思維、性格特點。在班級管理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平等交流的途徑,使學生感受到關懷、信任,使他們愿意配合老師的工作,意識到學習的意義。
2.班主任要重視德育。雖然畢業(yè)班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升學,但班主任仍然不能忽視對學生性格品質的塑造,因此要通過多種途徑滲透德育,比如,開展“學習的重要性”“班級管理靠大家”等主題的班會活動,既能夠放松學生的心情,也能夠強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波動和變化,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思想上的錯誤認知,要及時糾正和指導。這樣可以提高班主任在班級中的威信,強化班級凝聚力,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全面做好溝通交流工作
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有管理班級的威信,也要有和學生密切溝通的能力。很多農村教師認為,想要保證良好的班級秩序,就必須要嚴肅、嚴厲。這實際上拉大了學生和老師的距離,導致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了壁壘。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必須要改變“威嚴有余,親和力不足”的問題。初中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較強的青春期,如果自我意識總是得不到重視,就會導致他們對班主任的安排產生逆反情緒,通常表現(xiàn)為“不聽老師的話、對著干”等。班主任要踐行新時代的教育觀、教師觀,和學生構建親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將每一個畢業(yè)班的學生都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思想獨特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尊重學生的想法和態(tài)度,改變一刀切、一言堂的工作形式,和學生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
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在做決定時,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提前告知學生,詢問他們有哪些建議。比如,班級的值日安排、班費的使用安排等,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視。課下,教師也要重視和學生的溝通,比如通過班級微信群布置學習任務,用微信群宣傳學校中優(yōu)秀的人和事跡。通過微信或者QQ和學生進行日常交流,了解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人際交往的困難、家庭環(huán)境的困難等,在自身的能力范圍內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此外,班主任還要重視和家長的溝通。筆者所在學校的2020屆畢業(yè)班里有近80%的學生屬于留守兒童,近26%的學生屬于單親家庭。作為班主任,要定期和學生家長交流學生在一個階段內的表現(xiàn),叮囑家長從心理層面多關心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考試成績,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懷。
三、優(yōu)化教育管理工作模式
畢業(yè)班學生心理、生理方面有獨特的特點,他們趨于成熟,有了自己的主見,但又面臨著升學的壓力,焦慮、緊張、困惑、迷惘及失落。在這種情況下,一是教師在布置班級管理工作內容時,要詳細地說明這件事情的意義和作用,消除學生的對抗情緒??紤]到畢業(yè)班學生的學習壓力,班主任要盡量做好、做細活動安排。二是班主任要制訂精細的班級管理獎懲制度,通過開班會等形式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執(zhí)行班級制度。比如,遲到早退、打架斗毆、考試抄襲等,都要制訂相應的懲處措施,讓學生知道在一個班級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一定不可以做。三是班主任要適當帶領學生參與一些能夠放松心情的活動,讓學生勞逸結合,比如講故事、做小游戲等,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畢業(yè)班班主任要實事求是,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尤其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想情緒,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這樣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育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劉麗.淺談“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