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
作為隱形殺手,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中國常見重大傳染病之一。我國丙肝患者約1000萬,近5年來,每年新報告的病例約20萬。如果不治療,有10%~20%的丙肝患者在未來30年內(nèi)會發(fā)展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細胞癌。
然而,一項調(diào)查顯示,我國普通民眾對于丙肝的認知仍然非常有限。近1/3的人認為丙肝會通過喝水、吃飯等方式傳播,約1/3的患者不知道丙肝可以被治愈。顯然,丙肝預防及治療等健康科普仍任重道遠。
目前,我國丙肝病毒感染者僅三成得到確診,真正接受治療的丙肝患者不到10%,治療率低。發(fā)現(xiàn)得也比較晚,很多病人發(fā)現(xiàn)時就已經(jīng)是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了。這是因為,丙肝感染者的癥狀并不明顯,增加了丙肝患者發(fā)現(xiàn)的難度。那么,如何找到這些丙肝患者呢?
目前特別強調(diào)精準篩查,即高危人群篩查,對這一人群進行重點突破。因為,丙肝病毒大多通過注射器具、醫(yī)療器械、血液和血液制品、有血液接觸的性行為等途徑傳播,加強對高危人群的檢測尤為重要。
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篩查及管理》中提到,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①有靜脈藥癮史者;②有職業(yè)或其他原因(紋身、穿孔、針灸等)所致的針刺傷史者;③有醫(yī)源性暴露史,包括手術(shù)、透析、不潔口腔診療操作、器官或組織移植者;④有高危性行為史,如多個性伴、男男同性戀者;⑤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員;⑥丙肝病毒感染母親所生的子女;⑦破損皮膚和黏膜被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液污染者;⑧有輸血或應用血液制品史者(主要是1993年前有過輸血或應用血制品者);⑨1996年前的供血漿者。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指出,當丙肝抗體為陽性時,需進一步進行血清、血漿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定量檢測或檢測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以明確是否為現(xiàn)癥感染;即使丙肝抗體為陰性,懷疑丙肝病毒急性感染時,也需要進行HCV-RNA檢測,避免因病毒感染“窗口期”而貽誤治療。
丙肝的治療目標與乙肝和艾滋病不同。其治療目標是達到“持續(xù)病毒學應答”,也就是說達到完全治愈。
這是因為,丙肝病毒的復制與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不同。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的復制不進入肝細胞核,只在肝細胞質(zhì)中進行;而且,丙肝病毒RNA分子的壽命很短,其半衰期僅僅10小時,需要不斷地在肝細胞質(zhì)中更新復制。使用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后,病毒很容易被清除。只要肝細胞中的病毒被完全清除,則停藥后也不會出現(xiàn)病毒學反彈。
因此,丙肝病毒感染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只要抗病毒藥物治療結(jié)束后12周或24周,用靈敏的方法在血中測不到丙肝病毒RNA,就達到了“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的治療目標,也就意味著丙肝病毒感染完全治愈了。
丙肝的治療方法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干擾素療法,進化到了直接抗病毒藥物療法。新的口服藥物療法與傳統(tǒng)療法相比,擁有治療時間短、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諸多優(yōu)點。國內(nèi)也已經(jīng)有了許多進口的丙肝口服藥物上市,國產(chǎn)丙肝口服治療方案也有獲批的。
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療是目前較為安全且高效的丙肝治療方案,可以靶向不同丙肝病毒基因型,改善了輕度或無纖維化患者開展治療的獲益/風險比,支持在所有慢性丙肝患者中開展治療,而非只為嚴重患者提供治療。此外,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療程短,一般是3~6個月,很多特殊人群也可以用。
在整個治療方案中,精準治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病毒基因型亞型、病毒載量基線,以及患者有沒有肝硬化、有沒有合并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個人因素,是否需要服用其他藥物等。因此,在使用藥物之前需要進行基因型檢測。
即使使用所謂的泛基因型藥物,也要進行基因型檢測,因為泛基因型藥物對不同的丙肝病毒基因型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比如基因3型難治性丙肝,需要的療程可能要延長,或者是要加利巴韋林,治療之前如果不查基因型就不好確定方案。
從2020年1月1日起,有3種治療丙肝的藥物被納入新版《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這3種丙肝新藥為:艾爾巴韋/格拉瑞韋片、來迪派韋/索磷布韋片、索磷布韋/維帕他韋片,都是直接抗病毒的丙肝新藥,覆蓋到所有基因型患者。通過12周(約3個月)的療程,基本可以治愈丙型肝炎。過去3萬元~7萬元一個療程,現(xiàn)在只需數(shù)千元,加上醫(yī)保報銷后,總體治療費用完全能控制在“千元級”,大大減輕了丙肝患者的負擔。
丙肝可防可治,丙肝病毒感染不可怕,臨床治愈率在98%以上。消除丙肝的最好時機已經(jīng)到來,通過科學的篩查方法、有效的治療手段,就能打造從發(fā)現(xiàn)患者到治愈疾病的通路,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丙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