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材料學院 王俊輝,郭送軍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市中以O3超標為主的環(huán)境問題逐漸顯現(xiàn),尤其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經(jīng)濟發(fā)達的城市群以及周邊地區(qū)。近地面層中的O3不僅是溫室氣體和氧化劑,也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前體物在光照條件下,通過一系列光化學反應能生成O3,因此通過削減前體物是城市O3防治工作的關鍵[1]。
印刷業(yè)是我國工業(yè)源VOCs產(chǎn)排主要行業(yè)之一。2019年印刷業(yè)總產(chǎn)值約為1.1萬億元,VOCs排放量約為110-130萬噸,主要集中在環(huán)渤海(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珠三角(廣東)、長三角(上海、浙江、安徽、江蘇)地區(qū)。根據(jù)印刷工藝的不同,可分為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絲網(wǎng)印刷、數(shù)字印刷、特種印刷等。隨著VOCs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以及人體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和地區(qū)越來越重視印刷業(yè)VOCs的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已經(jīng)有較多學者對其VOCs排放特征以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進行了相關研究[2,3]。由于印刷業(yè)VOCs排放包括有組織和無組織兩種形式,因此本文在查閱了相關文獻后,在他人研究基礎之上,分別計算了VOCs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下的臭氧生成潛勢(OFP)。
印刷業(yè)是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重要產(chǎn)業(yè),使用的含VOCs原輔料有油墨、稀釋劑、膠粘劑、清洗劑、潤版液、光油、涂料等。據(jù)行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油墨生產(chǎn)國,從近幾年生產(chǎn)情況來看,我國油墨生產(chǎn)水平整體保持穩(wěn)中略升的發(fā)展態(tài)勢。2018年中國油墨產(chǎn)量達76.8萬噸,其中凹版油墨、平版油墨、柔版油墨分別占到全國印刷油墨的42.59%、37.93%、9.42%。因此本文選取了這三種主要的印刷工藝,分析了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下廢氣中VOCs的排放特征。
在凹版印刷中,大約95%用于塑料包裝印刷以及煙包裝印刷,從印刷品效率和質量上來講,目前使用較多的仍為溶劑型油墨。調(diào)節(jié)油墨使用稀釋劑的揮發(fā)以及印刷品在烘干過程中油墨自身散發(fā),使得凹版油墨VOCs揮發(fā)量高達自身的80%。Wang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有組織排放下,VOCs全部為OVOCs(含氧揮發(fā)性有機物);在Liang等和Zheng等[7]的研究中,OVOCs的比例分別占到總VOCs的52.3%和84.21%。在無組織排放下,Shen等的研究發(fā)現(xiàn),OVOCs占到的比例為81.97%。這一結果與凹版印刷過程中使用溶劑有關,這些溶劑主要包括酯、苯、酮、醇、醚五大類,其中以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醇、正丁醇、甲苯、二甲苯和丁酮最為常見。
在平版印刷中,目前使用的多為環(huán)保型油墨,VOCs的排放量不大,但是組分卻仍較為復雜。在有組織排放下,Zheng等發(fā)現(xiàn)VOCs中主要成分為OVOCs和烷烴,其中組分異丙醇占了較大的比例,這與平版印刷過程中所需原輔材料使用的潤版液有關。目前,平版印刷使用的潤版液多為酒精型,而異丙醇與乙醇是酒精型潤版液的主要VOCs組分。無組織排放下測得的VOCs組分同樣復雜,Shen等和Yuan等發(fā)現(xiàn)烷烴是主要組分;方莉等[4]發(fā)現(xiàn)OVOCs是主要組分;Li等則發(fā)現(xiàn)主要組分是芳香烴。
柔版印刷是印刷業(yè)的另一重要工藝,由于一般也使用水性油墨等環(huán)保型油墨,因此VOCs的排放量也較少。有組織排放下,Wang等研究發(fā)現(xiàn)OVOCs占到VOCs的64.46%,主要組分為乙酸正丙酯、鄰-二甲苯;付等[5]發(fā)現(xiàn)芳香烴占到VOCs的60.19%,主要組分為正十一烷、甲苯、苯。在無組織排放下,Zheng等發(fā)現(xiàn)是OVOCs中乙醇、異丙醇、乙酸乙酯是主要組分;Kliopova等研究發(fā)現(xiàn)苯、甲苯、乙苯等是主要組分。
印刷業(yè)排放的VOCs主要來自原輔材料,在三種印刷工藝中,凹版印刷排放的VOCs量最多。不同印刷工藝使用的原輔材料不盡相同,導致VOCs排放成分有較大的差別,但就目前的研究來看,OVOCs以及芳香烴在VOCs中的比重都較大,因此在未來的VOCs控制減排工作中應該被重視。
臭氧生成潛勢(OFP)代表VOCs在最佳條件下對臭氧生成的最大貢獻,VOCs成分復雜,不同化合物間臭氧的生成潛勢有較大的差異。常見的臭氧生成潛勢評估方法包括最大增氧反應活性值法(MIR)、光化學臭氧生成潛勢法(POCP)和等效丙烯濃度法[6]。目前,MIR法已被廣泛用于評估不同VOCs物質的臭氧生成貢獻,其決定因素是最大反應增量活性(MIR)以及VOCs的濃度。本研究采用MIR法來估算印刷業(yè)的OFP,即:
式中,OFPi表示從原i中排放1gVOCs的OFP估算值,Wij表示原i中組分j的質量分數(shù),MIRi表示組分j的最大增量反應活性,本文的MIR數(shù)據(jù)來源于Carter的研究。結合印刷業(yè)VOCS排放特征譜,分別計算了在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下的OFP以及主要組分對OFP的貢獻。
在凹版印刷中,有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1.16gO3/gVOCs,其中OVOCs對OFP貢獻最大,為69.51%,其次是芳香烴13.97%,烷烴、烯烴/炔烴的貢獻較小。在單項組分中,對OFP貢獻前五位的為乙酸乙酯32.88%、1-甲氧基-2-丙醇19.92%、甲苯8.22%、異丙醇7.05%、甲基異丁基酮6.32%。無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1.01gO3/gVOCs,OVOCs和芳香烴對OFP的貢獻分別為56.97%、33.53%,主要貢獻組分為乙酸乙酯31.78%、甲苯22.00%、異丙醇11.58%、甲基異丁基酮5.22%、乙醇2.45%。
在平版印刷中,有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0.94gO3/gVOCs,其中OVOCs以及芳香烴對OFP的貢獻最大,兩者占到將近90%的比例,在所有的組分中,異丙醇對OFP的貢獻最大,為44.18%,其次是乙醇11.01%、甲苯8.30%、間-乙基甲苯7.59%、間/對二甲苯5.39%。無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2.27gO3/gVOCs。芳香烴對OFP的貢獻為54.79%,主要貢獻組分是間/對二甲苯 8.41%、1,2,4- 三甲苯 8.12%、甲苯7.93%、間-乙基甲苯7.40%、鄰二甲苯5.25%等芳香烴類物質,烯烴/炔烴為10.82%,而OVOCs僅占到4.60%。
在柔版印刷中,有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2.77gO3/gVOCs,OVOCs和芳香烴同樣是主要的OFP貢獻者,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0.67%、85.77%,其中主要貢獻組分為鄰二甲苯52.75%、甲苯18.60%、間/對二甲苯9.24%、乙酸正丙酯5.91%、正十一烷3.60%。無組織排放下OFP平均值為1.45gO3/gVOCs,OVOCs和芳香烴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1.12%、52.38%,乙醇22.57%、甲苯17.46%、間/對二甲苯9.11%、異丙醇 6.33%、1,2,3,5-4 甲苯 5.23% 等是主要貢獻組分。
(1)印刷業(yè)不同工藝VOCs組分排放情況差異較大,凹版印刷工藝排放VOCs中主要成分是OVOCs,排放量最大的組分是乙酸乙酯和異丙醇;平版印刷工藝中,烷烴、芳香烴、OVOCs都可能是主要的排放成分;柔版印刷工藝排放VOCs中主要是OVOCs以及芳香烴。
(2)印刷業(yè)不同工藝排放的VOCs反應活性存在差異。有組織排放下,柔版印刷單位濃度VOCs臭氧生成潛勢最大,為2.77gO3/gVOCs,平版印刷和凹版印刷較小,分別為1.16和0.94gO3/gVOCs;無組織排放下,平版印刷工藝單位濃度VOCs臭氧生成潛勢最大,為2.27gO3/gVOCs,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分別為1.01和1.45gO3/gVOCs。
(3)印刷業(yè)不同工藝排放VOCs的關鍵活性物質各有差異。平版印刷主要是乙酸乙酯、甲苯、異丙醇;凹版印刷主要是異丙醇、甲苯、間/對二甲苯;柔版印刷主要是鄰二甲苯、乙醇、甲苯、間/對二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