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謖
(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000)
傳統(tǒng)棒線材采用的是單坯軋制機理[1]進行生產,其中加熱爐出爐門至1#軋機機列之間布置帶保溫罩的輸送輥道。采用單坯軋制機理進行生產存在設備故障率高、坯料損耗量大等問題。通過對舊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在出爐門至1#軋機機列之間布置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提高設備利用率[2]和材料收得率[3],增加產能。
無頭焊接軋制是通過焊機將前后兩根坯料的頭、尾焊接在一起,并清除焊接區(qū)域表面的毛刺,在保證焊接區(qū)域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無頭軋制[4]。王睿等表明窄搭接焊接和激光焊接適合于板材的連接,而閃光焊接適合于板材或棒材的連接[5]。張永清等介紹了棒線材無頭軋制系統(tǒng)的組成及結構特點,分析了其組成裝置及其功能[6]。盧寧等介紹了無頭軋制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分析了閃光焊接的工藝過程,并著重分析了無頭軋制關鍵技術[7]。董占奎等介紹了連鑄連軋全無頭軋制技術的優(yōu)勢,表明薄板坯無頭軋制技術將會發(fā)揮其超常規(guī)的能力和優(yōu)勢[8]。
綜上所述,學者們針對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設備的組成、功能以及軋制工藝的研究較多,但是關于如何保障無頭焊接軋制正常運行,以及采用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產生多少經濟效益的研究較少?;诖?,筆者在介紹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關鍵設備后,闡述了無頭焊接軋制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以及采用無頭焊接軋制工藝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的機械設備布置于加熱爐出爐門至1#軋機機列之間,主要包括:除磷機、帶保溫罩輥道、升降輥道、方坯焊機、焊機機芯、夾送輥、去毛刺系統(tǒng)。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的區(qū)域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區(qū)域布置
方坯焊機安裝在一個由電機驅動的帶輪小車支撐座上,在軌道上運行,其運動速度從預設定位置開始啟動加速直到與第一架軋機咬入的速度保持一致。另外,方坯焊機根據焊接鋼種和熔化溫度的不同可以選擇相應的焊接程序。坯料經帶保溫罩輥道輸送到焊接區(qū)域后,坯料前端與已經在1#軋機中軋制坯料的尾端實施閃光對焊,如圖2所示。閃光焊接過程是通過加熱熔化兩坯料的相對端面,隨之由液壓缸將兩個熔化面擠壓焊接在一起,如圖3所示。坯料焊接結束后經夾送輥裝置送入去毛刺系統(tǒng)清除焊接區(qū)域表面的毛刺。最后焊機回到初始位置,而前后兩根坯料則如單根坯料一般進行連續(xù)軋制。焊接裝置為簡單重載型結構,可以非常好地避免出現污染等問題;而且對所有暴露在熱輻射下的部件進行水冷,可以防止零部件出現熱衰減等情況。
圖3 夾緊液壓缸
高壓除磷機位于加熱爐出爐門口處,主要由兩臺單驅動輥子和除鱗箱組成,除鱗箱內裝有噴嘴。高壓水通過噴嘴產生機械沖擊力實現對鋼坯表面較厚且致密的氧化鐵皮進行全方位的清除,防止氧化鐵皮在軋制過程被軋輥壓入,造成鋼表面出現點狀、條紋狀、面狀情況,影響成品質量。另外,清除鋼坯表面的氧化鐵皮還可以降低軋輥的磨損速度,延長軋輥的使用壽命。
帶保溫罩輥道位于高壓除鱗機之后,由兩個單獨驅動的輥子為一組進行布置安裝,共有4組輥子。其中輥道架為焊接鋼結構,輥子組件內部采用水冷方式進行冷卻,并選用滾柱軸承安裝于水冷軸承座上,軸承座與輥道架之間通過絕緣件進行絕緣,防止閃光對焊時電流流失影響焊接質量。保溫罩通過液壓驅動進行開啟與閉合,且其內壁裝有保溫材料,保證鋼坯的開軋溫度。
升降輥道位于方坯焊機閃光對焊的區(qū)域中,共有8個升降輥子,其中2個輥子位于焊機機芯內,可隨焊機機芯進行縱向移動,其余6個輥子位于軋制線上。當升降輥道作業(yè)時,升降輥子由電機經聯軸器帶動軸轉動,再通過鏈輪鏈條帶動傳動軸實現輥子轉動,且輥子與傳動軸通過絕緣件進行絕緣。當方坯焊機經過時,方坯焊機上的壓下輥道控制元件通過對導向板進行下壓,實現輥子下降動作;當導向板脫離壓下輥道控制元件后,輥子通過反平衡作用實現上升動作。
用于坯料焊接的方坯焊機裝配圖,如圖4所示。方坯焊機主要由焊機小車支撐座、焊機夾緊單元、方坯對接導向裝置、主動缸與從動缸組件、壓下輥道控制元件、焊接傾動組件、火花抑制器組件、夾鉗組件、電氣系統(tǒng)、走道裝配等組成。
圖4 方坯焊機裝配
方坯焊機焊接時部件的動作由液壓進行驅動,而焊接的參數則由電氣系統(tǒng)進行控制。焊機小車支撐座為鋼結構框架,由電動馬達帶動減速箱經齒條驅動焊機設備沿軌道往軋制方向進行移動,其移動速度與坯料咬入第一架軋機的速度相同。焊機夾緊單元由2個夾鉗裝置組成,每個夾鉗裝置包含本體、液壓缸和2個夾鉗組件(上部和下部);其中出口夾鉗不動,入口夾鉗相對出口鉗能夠移動360mm,夾緊力可以通過調節(jié)控制閥進行調整。方坯對接導向裝置由上、下兩個部分組成,其作用不僅可以使坯料準確對中符合焊接要求,而且也為焊接時提供擠壓力。主動缸與從動缸組件的作用在于提供足夠的擠壓力將坯料焊接在一起。壓下輥道控制元件作用于升降輥道上的導向板,保證焊機移動時不受升降輥子的影響。焊接傾動組件由液壓缸、傾斜軸、滑軌和連接臂組成,用于傾斜焊機使得坯料接近下夾鉗,便于對坯料的夾持與對中?;鸹ㄒ种破鹘M件是一個單箱裝置,通過一個液壓缸進行控制,配有堅實的刀刃,可以消除達到一定體積的火花飛濺束或聚集團。
焊機機芯是通過液壓缸在基礎軌道上實現縱向移動,其結構為鋼結構框架,內含2個升降輥子和3個由電機單獨驅動輥子組成的旁通輥道。焊機機芯的作用在于方坯焊機不需要作業(yè)或出現故障需要檢修時,可以將焊機由液壓缸移動到離線位置,而坯料可以通過旁通輥道進行輸送生產。
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中的夾送輥有2臺,主要功能在于導鋼與定位。夾送輥的主體為焊接機加工鋼,水冷懸臂上裝有輥子(采用集中干油潤滑系統(tǒng)),輥子與底座通過絕緣件進行絕緣。夾送輥上輥的開啟與閉合由液壓驅動,下輥則由電機驅動。
去毛刺系統(tǒng)由水平去毛刺機、立式去毛刺機以及底座3個部件組成,位于夾送輥B之后,用于清除焊接區(qū)域表面的毛刺。不同于以往的刀片式去毛刺,此系統(tǒng)采用刀盤式,可以根據坯料大小調整兩側刀盤間隙,刀盤的上下、前后動作由液壓驅動。其中,水平去毛刺機由頂部兩個液壓缸動作經連桿保證上下刀盤同步;立式去毛刺機由兩側兩個液壓缸驅動保證刀盤同步,且水平與立式去毛刺機各有6個刀盤作用于焊接區(qū)域。
其中,方坯焊接區(qū)域的邊長偏差≤2%;對角線邊長偏差(偏菱形)≤3%;整根坯料的扭轉度2度/m(最大4度/m);整根坯料的拱度≤95mm,頭尾一米≤13mm;端部縱向不規(guī)則8mm。
所有輥道在使用前必須確保軸承等部位加滿潤滑脂;輥道運行時無異常響聲、振動或其他異常情況。另外,由于輥道作業(yè)環(huán)境惡劣,因此至少每半個月需要對潤滑點進行全面檢查并加潤滑脂一次。
方坯焊機在對坯料進行焊接時會產生非常多的火花飛濺束,通過火花抑制器可以有效地收集火花。因此,維修部門需要每周結合換品種時間更換火花抑制器,并離線對其清理維護。
閃光對焊過程需要很大的電流密度對坯料進行加熱,因此足夠的功率是保證焊接區(qū)域質量合格的前提。然而,部分絕緣材料安裝于設備的內部,日常維護無法確定其是否完好,因此定期更換絕緣材料是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無頭焊接軋制工藝具有增加產能、降低生產成本、便于工廠管理等優(yōu)點。采用無頭焊接軋制工藝一方面是可以避免切頭尾、消除坯料軋制間隔時間、消除短尺、減少軋制堆鋼次數;另一方面是因為全連續(xù)軋制,所以設備沖擊小,設備故障率降低,設備可靠性提升,設備作業(yè)率提高。通過無頭尾軋制可以解決穿帶問題;通過無非穩(wěn)定軋制可以提高質量穩(wěn)定性和成材率;通過提高穿帶速度并使間隙時間為零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但是,無頭焊接軋制工藝也會增加成本:①電耗、煤氣耗增加;②由于焊接位置冗余材料的清除會導致材料損失;③增設無頭焊接軋制設備會導致維護人工及備件消耗成本增加。通過結合某棒材線生產情況,綜合分析得出無頭焊接軋制工藝的經濟效益,如表1所示。
表1 無頭焊接軋制工藝經濟效益
由表1可知,當采用無頭焊接軋制工藝進行軋制時,噸材效益增加10.69元。若按年產120萬噸,設備運行率90%進行計算,年可創(chuàng)效益120×0.9×10.69=1 154.52萬元。
通過采用無頭焊接軋制工藝對傳統(tǒng)單坯軋制機理的生產線進行改造升級,并進一步深化智能制造生產管理理念,實現全自動生產運行目標,可使得棒線材生產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無頭焊接軋制工藝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①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的機械設備布置于加熱爐出爐爐門至1#軋機機列之間,在滿足空間的情況下,適用于廣大的傳統(tǒng)棒線材生產線的改造升級;②無頭焊接軋制系統(tǒng)改變了傳統(tǒng)的生產工藝,從而使得生產能力、材料收得率、生產成本、工廠管理等得到大幅度的改善;③該工藝提高了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進一步保障了生產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④雖然短期投入成本較高,但從長期來看,該工藝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