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普遍是“感受—實踐—反思”,在美術的多個學習領域中,有些學習內容較多、實踐強度較大的課型,是否有更符合課程內容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方法呢?
筆者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與認知規(guī)律,對課堂學習中“實踐”與“反思”的環(huán)節(jié)實施改造,變?yōu)椤皩嵺`”—“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此改造,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分解,用遞進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認知學習、理解掌握并鞏固知識,最終達到更高效地提高美術素養(yǎng),本文稱為遞進實踐法。
一、核心理念
美術新課標寫明美術教育有如下理念:(1)促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2)形成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術意識。美術學科的上述理念需要課堂上的觀察、思考與動手實踐,所以在美術課堂學習中,“遞進實踐法”能促使學生有多次的思考以及動手實踐的機會,快速掌握與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美術素養(yǎng)。
二、操作步驟
美術課堂學習的流程核心之一是實踐(學生練習)與反思(反饋與總結),筆者把這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改造,如下圖:
三、實踐案例展示
教材版本:嶺南版教材第九冊第十課
課題名稱:“奇思妙想”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第一次實踐】學生經過欣賞作品,嘗試想象,進行探究后,來到了接龍畫畫的環(huán)節(jié)。
師(展示作品):“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只是畫了開頭但沒有完成的畫,你們猜猜我畫了什么形象?并討論如何接著合作畫下去,小組討論后向同學們分享與匯報?!?/p>
學生熱烈地討論起來,我也有興趣地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討論結束后。
生1迅速匯報:“這個圖形像一棵樹,我們準備把它畫成參天大樹!”
“這張畫像一個沒有完成的人頭,我們會繼續(xù)努力……”生2拍著胸口說。
生3:“這是條魚的樣子,有趣?。∥覀儨蕚浒l(fā)揮想象力,畫一幅與眾不同的充滿現(xiàn)代感的作品……他畫石頭,她畫水草……”這個學生的講法很有氣勢,并指派任務給身邊的同學。
我看見他們有趣的匯報,立刻布置下面的任務:“好,請各組在六分鐘內發(fā)揮你們的想象,每一人接著往下畫,畫出一幅奇思妙想作品的初稿。”我按下計時器,開始倒計時,并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歌曲:甩蔥歌),學生歡快地接龍作畫……
【第一次反思】學生進行了反思,交流討論后小組長把作品的初稿拿到講臺講述本組的構思與創(chuàng)作思路。
生4舉高他們的作品自豪地說:“我們接龍畫出了美妙的人群……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擁擠人群的困惑……”“哈!呵呵!”學生報以驚訝的笑聲,我滿意地點一點頭。
生5:“我們的作品畫出了小鳥與樹的關系,但色彩上得不完整……”
生6:“我們的作品很單純,只有房子、樹林與石頭……還有……還有……不知道什么?!彼麤]有完全解讀他們自己的作品?!肮?!”同學們哄堂大笑。我安慰他說:“不要緊張,主要是你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圖形是什么,等會再研究研究,把它完成,老師相信你們?!睂W生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我指著生7舉起的作品,“你這張作品不錯,很有形式感,注意色彩的處理,肯定會出好的作品的?!薄昂玫?,謝謝老師!”學生大聲回答。
【第二次實踐】通過引導,我再給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作品實施補充與完善。
【第二次反思】最后,在學生完成作品后,我舉辦了“奇思妙想發(fā)明會”,通過導評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促進學生再次反思與內化,提升了學習質量。
四、操作要點
因本文探討的是美術課堂學習中實踐與反思的問題,所以僅解讀以下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學生將新舊知識相結合,通過頭腦的碰撞、想象,運用美術語言或設計法則創(chuàng)作作品。
采用小組討論、發(fā)表個人意見等形式進行。反思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或設計的過程中得到反饋、思考與積累,既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對知識作一定的修正與延伸。
經過反思后,學生對作品進行修改、豐富與完善。
經過再次完善,學生完成了作品。在課堂上舉辦各種展示活動,師生再次通過自評、互評與師評的環(huán)節(jié),對作品實施總體的評價。評價的形式多樣化,比如競拍會、作品展等。
五、遞進實踐法的特點
1.明確了學習目標
本方法圍繞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而展開,通過兩次的實踐與反思,不斷促使學生思考與總結自己的學習成效,修正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逐步達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2.促進了交流
把實踐與反思變成了兩次,促使交流信息變得豐富化,交流形式變得多樣化,交流內容變得多元化,促進了師生、生生的交流,提升了交流能力。
3.提升了學習的效能
本方法促使學生有多次的動手與思考時間,把所學與所思考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深度內化,提升了目標的達成度。
六、遞進實踐法的效果
根據(jù)觀察與訪談,此方法經過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學生對美術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手繪與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美術作品更加生動,想象力更豐富了。
2.學生逐漸形成了一種主動學習、認真探究、大膽評述的學習氛圍,在課堂與課后的美術作品鑒賞或學習交流中,能流利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經常使用較為專業(yè)的美術術語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交流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個人簡介:朱學賢(1974.8.2—),籍貫:清遠佛岡,畢業(yè)于廣東省第二師范,現(xiàn)為中小學美術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