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月
《掃黑·決戰(zhàn)》的導演是呂聿來,他因在顧長衛(wèi)導演的《孔雀》中飾演弟弟這一角色而成名。他來擔任《掃黑·決戰(zhàn)》這樣一部電影的主創(chuàng),決定了電影不一樣的氣質。對于制作方而言,或許呂聿來身上的文藝元素,能中和一下掃黑除惡題材電影的激烈,在表達上留有回旋的余地。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的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新表達方面進步很大,逐漸形成了“中國式主旋律”的說法,用以對抗在商業(yè)市場上頗受歡迎的“好萊塢主旋律”模式,且屢屢在票房與口碑上占取上風?!稈吆凇Q戰(zhàn)》即是在此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它不僅讓人看到了掃黑除惡專案工作組組長宋一銳和他的組員們百折不撓的一面,也讓人看到在縣域環(huán)境依仗“保護傘”無惡不作的黑惡勢力不可一世的一面。
專案組只有4個人,但黑惡勢力在當?shù)貐s盤根錯節(jié)。這種力量懸殊的較量,會讓觀眾不由產生對“超級英雄”的盼望。無形中,姜武飾演的宋一銳組長,成了這一期望的承載體,而由金世佳飾演的黑惡勢力頭目孫志彪,雖然在表演上有“用力過猛”的嫌疑,但無形中也強化了反派人物“小丑”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拒絕將翻拍人物臉譜化,不僅不會弱化正面人物的優(yōu)秀與勇敢,反而能提升正面人物雷霆手段的可信度?!稈吆凇Q戰(zhàn)》將這一創(chuàng)作手段運用的很好。孫志彪這個人物在片中的所作所為,的確瘋狂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但在劇情上,給予了他私生子身份不能見光這一設計,使得他的囂張言行有了合理的解釋。作為孫志斌同父異母的哥哥,張頌文飾演的曹志遠縣長,在故事反轉之后,讓觀眾看到了“兩面人”的真實面孔,對“兩面人”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對這對兄弟關系的描述,讓反派人物有了可信的行為動機。
對犯罪題材電影元素的大量借用,讓《掃黑·決戰(zhàn)》有了“江湖片”常見的摻雜強烈情緒與復雜情感的沖擊力。比如宋組長在暫時撤出魏河縣向上級述職的返回路中,被孫志斌在縣界處迎車拋灑紙錢;曹縣長在知道自己將身陷囹圄的時候,對與自己有情人關系的林總仍念念不忘,幫其安排出路;被黑惡勢力追殺的包工頭夫妻,在被逼入絕路之后的絕望,讓人目眥欲裂……這樣的人物與故事,越是真實,越能調動起觀眾對被破壞的規(guī)則與秩序進行重建的想法,宋組長的工作也便具有更為重要與必然的意義。
或是為了回應片名的“決戰(zhàn)”二字,電影在結尾時,也拍攝了一場高潮戲——宋組長與孫志斌的搏斗。這場搏斗不但有肢體的直接沖突,還動用了手槍、木刺等工具。聯(lián)想到此前組員也不同程度地受傷、住院,令人感嘆掃黑除惡專項工作組真需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與膽量。這是一次不能輸?shù)妮^量,也是一場必須要贏的戰(zhàn)爭。
作為這場較量的回顧作品,《掃黑·決戰(zhàn)》盡管存在一些表達上不夠純熟的缺憾,但在對縣域內黑惡勢力犯罪現(xiàn)象的深挖與精準表現(xiàn)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由此也讓人更期待類似掃黑除惡題材的電影能夠再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