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民 姜壯 白冰峰
摘 要:組織政治氛圍是員工離職傾向的重要前因變量,但現(xiàn)有文獻還未對這種關系及作用機制進行系統(tǒng)研究?;谫Y源保存理論,引入員工沉默作為中介變量,以政治技能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構建被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探討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機制。通過線性回歸、Bootstrap等方法對328份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組織政治氛圍正向影響員工離職傾向,員工沉默在該過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之間的關系,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了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的中介效應。
關鍵詞:組織政治氛圍;離職傾向;員工沉默;政治技能
中圖分類號:C 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9679(2021)02-0062-08
Abstract: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climate is an important antecedent variable of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bu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is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Based on 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employee silence as the mediating variable and political skills as the moderating variable to construct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climate on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328 sample data shows that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climat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and employee silence partially meditates the role in the process. Political skills negative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climate and employee silence. Political skills negatively moderat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mployee silence between 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climat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Key words:organizational political atmosphere; turnover intention; employee silence; poli-tical skills
人才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必備的戰(zhàn)略資源,正所謂“得人者興,失人者崩”,留住價值較高的核心人才是企業(yè)實現(xiàn)資源整合和戰(zhàn)略發(fā)展的關鍵。而能否真正留住人才,是企業(yè)與勞動者之間雙向選擇的過程。一方面,勞動者會打量企業(yè)與自身的契合度,能否提供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機會和平臺;另一方面,企業(yè)能否有效培養(yǎng)、激勵員工,形成差異化的人力資源競爭優(yōu)勢。因此,如何留住核心人才,降低員工的離職傾向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問題。
離職傾向又稱離職意愿,是指個人在某組織工作一段時間后,經(jīng)過仔細考慮想要離開原組織的想法,能夠有效預測離職行為。員工離職給企業(yè)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如潛在的集體離職風險、人力資本浪費、商業(yè)機密泄露、客戶流失等,因而有必要進一步討論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機制。符益群等學者根據(jù)前人研究指出,影響離職傾向的因素有六種:個體因素、與工作相關的因素、個體-組織的適合性、組織因素和與其他內(nèi)部心理過程相關的因素。在組織因素中,良性的上下級關系能促進員工的組織公民行為,減少離職傾向;晉升制度的模糊化造成的不公平感會降低員工滿意度,提高離職傾向;同時,特定組織氛圍會影響員工的離職傾向。在組織氛圍的研究中,對服務氛圍、創(chuàng)新氛圍、公平氛圍等積極組織氛圍的研究較多,而對包括組織政治氛圍、虐待氛圍在內(nèi)的消極組織氛圍的帶來的負面影響研究較少。與積極的組織氛圍帶來的正向作用相比,組織政治氛圍作為消極氛圍給企業(yè)帶來的不良影響會更加深遠。實證研究表明,組織政治氛圍會對員工的多種工作態(tài)度帶來負面影響。為預防和干預組織政治氛圍帶來的消極影響,對組織政治氛圍進行理論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于企業(yè)視角,本文進一步探究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員工感知到組織中的政治氛圍,會強化自身鉆研的動機和意圖,通過“非正義”手段獲得職業(yè)利益。組織中資源和權力的分化,滋生了以權謀私等自利行為,會進一步加劇組織政治氛圍。員工在工作場所中感受到組織氛圍帶來的壓迫與不公平感和以權謀私的現(xiàn)象時,會提高離職傾向。同時,一些缺乏權力的員工,難以獲得公平的績效激勵,或因缺乏政治技能難以得到晉升機會,會提高其離職傾向或促進其采取離職行為,造成企業(yè)人才的流失?;诖?,組織政治氛圍如何對員工離職傾向產(chǎn)生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為了更好地理解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離職傾向之間的關系,本研究引入員工沉默作為中介變量、政治技能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從資源保存理論的視角闡釋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內(nèi)在影響機制和邊界條件。資源保存理論認為,當個體遭受資源損耗或投入資源但缺乏應有補充時,會因此產(chǎn)生心理壓力,他們會盡最大努力保護、維持現(xiàn)有資源并獲取新的資源。沉默行為是員工對組織中的潛在問題保留個人觀點的行為,是個體面對壓力的反應結果。濃厚的組織政治氛圍會惡化工作環(huán)境,給企業(yè)成員的心理和行為帶來負面效應,導致其沉默行為。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長期的沉默行為會降低員工的組織承諾和工作滿意度,個體會在維持現(xiàn)有資源的情況下,努力獲取新的資源,提高其離職傾向。因此,員工沉默很可能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的關系間發(fā)揮著中介作用。
政治技能關系到個體在組織中對資源的獲取與運用,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個體更能有效補充其損耗的心理和工作資源?;谫Y源保存理論,在濃厚的組織政治氛圍中,員工的情緒和工作資源被過度消耗后,會通過沉默行為來維護個體資源。員工憑借著其政治技能的有效運用,在組織中獲得期望的資源,會彌補因組織政治氛圍而帶來的資源損耗,減少員工的沉默行為。相關研究也證實了,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技能,政治技能可以有效降低離職傾向?;谏鲜龇治?,本研究認為政治技能在組織政治氛圍經(jīng)由員工沉默影響離職傾向的過程中起到了調(diào)節(jié)作用。
綜上,基于資源保存理論,本研究在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離職傾向關系的模型框架中引入員工沉默和政治技能兩個變量,考察企業(yè)情境下組織政治氛圍影響員工離職傾向的作用機制,為管理者管理員工,干預、預測員工離職傾向提供實證依據(jù)。
1 研究假設
1.1 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離職傾向
在組織科學研究中,組織氛圍代表了組織成員對組織中決策、措施和程序的共同感知,以及對哪些行為會受到鼓勵、支持和希望的共同認識。組織政治意味著為保護和加強自身(個人或群體)利益而采取的非正式組織行為。段錦云等學者將特定組織氛圍劃分為積極和消極組織氛圍,其中積極氛圍包括創(chuàng)新氛圍、服務氛圍等,消極氛圍包括性騷擾氛圍、組織政治氛圍等。組織政治氛圍是組織成員對組織內(nèi)構建并運用權力基礎來影響決策、資源分配和目標實現(xiàn)程度的共同感知。
政治氛圍濃厚的組織,充斥著權力和利益的爭奪,資源的配置和決策也不再遵循公平或基于業(yè)務能力等準則。當制度失去公平性準則時,必然會影響員工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反應。首先,企業(yè)內(nèi)部的資源和任務分配受到權謀的影響,并非按能力、按需求分配,會阻礙內(nèi)部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造成部門間的隔閡與沖突,降低員工的對企業(yè)的組織認同感;其次,組織決策常受到利益操縱,會讓一些專業(yè)素質較高但處于職場排斥狀態(tài)或政治團體外的優(yōu)秀人才在晉升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從資源保存理論角度來看,員工會因工作資源的損失影響其情緒資源。當個體將資源損失的壓力源評估為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事件時,則會產(chǎn)生壓力感,進而會根據(jù)個體心理狀況和能力采取應對策略,如回避、對抗或補償行為,引發(fā)反生產(chǎn)行為或離職傾向。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組織政治氛圍正向影響員工離職傾向。
1.2 員工沉默的中介作用
鄭曉濤、柯江林、石金濤等認為,員工沉默指員工本可以基于自己的經(jīng)驗和知識進行工作反饋、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改善所在部門或組織某些方面的工作,但卻由于種種原因,選擇保留觀點、提煉或是過濾自己觀點看法的行為。員工沉默產(chǎn)生的根源在于擔心、害怕建言后給自身帶來負面結果。具體而言,害怕不良反饋、害怕?lián)p失社會資本,規(guī)避形象風險,預期的支持不足等是個體保持沉默的認知性原因。
已有研究表明,職場排斥、職場霸凌這種消極的組織行為正向影響員工沉默。員工沉默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來源于特定的組織氛圍,新員工進入組織中后,會通過觀察、交流以及學習同事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沉默行為也從這種學習中獲得。組織政治氛圍作為一種消極的組織氛圍,會損害員工的工作資源和正當利益。濃厚的組織政治氛圍,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態(tài)度和行為,進而影響員工的沉默行為。根據(jù)資源保存理論,在工作環(huán)境中,員工預測到建言行為對自身工作技能和情緒資源的消耗,為保護現(xiàn)有資源,當組織需要員工提供有效建言時,而傾向于沉默。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2:組織政治氛圍正向影響員工沉默。
通常情況下,員工沉默帶來的影響往往是負面的。對于企業(yè)來說,員工對組織問題的看法有所保留,企業(yè)不能覺察并更正問題,會阻礙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變革,造成企業(yè)資源和潛在資源的損失。對于員工來說,一方面,員工因感知組織政治氛圍,為減少個體資源的損失,在組織決策和變革過程中保持沉默,放棄對組織環(huán)境的影響和控制感,而放棄控制感同樣會持續(xù)消耗員工的情緒資源,會進一步降低員工的組織承諾和工作滿意度;另一方面,保持沉默而消耗自身資源的員工,會將對工作的消極態(tài)度表現(xiàn)在行為上,進一步降低其任務表現(xiàn)。而績效考核反映出實際的任務表現(xiàn),會導致員工的認知失調(diào),進一步造成個體的情緒耗竭和物質資源的損失。基于資源保存理論,為了維護現(xiàn)有資源并試圖獲取新資源,員工更愿意選擇適宜的環(huán)境而避免資源損耗的情境,因而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員工沉默正向影響員工離職傾向。
現(xiàn)有研究表明,組織政治氛圍造成的資源損失會提高員工的離職傾向。資源保存理論指出,當個體缺乏所需要的資源時,會采取防御措施來保護其剩余資源。員工在組織中對潛在問題保留個人觀點,是應對組織政治氛圍負面影響的一種防御措施。沉默行為本身會消耗個體資源,同時,個體在負面的組織氛圍中沒有補充足夠的資源,但因工作需求不得不進一步消耗資源,個體會變得更具防御性。因此,員工感知到濃厚的組織政治氛圍,因維護現(xiàn)有資源而保持沉默,并因資源的進一步損耗選擇更適宜的組織環(huán)境。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4: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正向影響起中介作用。
1.3 政治技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Mintzberg認為,政治技能是一種通過協(xié)商、說服和操縱來向其他人施加影響的技巧或能力,影響著個體能獲得及利用組織中有限資源的程度。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個體,能夠通過覺察組織情景調(diào)整自身言行,在隱藏自我服務動機的同時獲取他人支持,通過影響他人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第一,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員工對工作場所的政治行為有更好的覺察能力,能選擇最優(yōu)的方式解決問題和脫離困境,能把組織政治氛圍造成的負面影響帶來的損害降到最低。同時,政治技能水平高的員工能較好進行壓力和情緒管理,能夠緩沖壓力帶來的影響,有效防止積極情感資源的衰竭。第二,政治技能能促進工作表現(xiàn)。為應對負面情境的影響,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個體擅長利用社會網(wǎng)絡關系來增加個體資源,增強對環(huán)境的把控能力,形成個人關系投資的良性循環(huán),促進工作投入。第三,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員工更容易適應上級領導的工作風格,能與領導者建立高水平的上下級關系,能獲得更多的組織支持和資源。
政治氛圍濃厚的組織中管理者的決策缺乏專業(yè)性和科學性,會造成企業(yè)內(nèi)部利益與資源分配的不合理?;谫Y源保存理論,員工感知到工作情境中利益和資源分配的不公平現(xiàn)象,為維持現(xiàn)有的工作技能資源、避免更多的工作資源損耗,會傾向于沉默。同時,組織政治氛圍給員工帶來的壓力感,使員工產(chǎn)生不滿意或不愉快的情緒,導致員工情緒資源耗竭和對職業(yè)前景的擔憂,降低其組織認同感。而高政治技能水平的員工在得到較多資源的同時,對資源損失的敏感度較低,也有能力獲取額外的資源。因此,本文認為,員工的政治技能會對組織政治氛圍影響員工沉默的機制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
總體來看,員工政治技能水平越高,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負向調(diào)節(jié)更為明顯。因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5: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的關系,員工政治技能水平越高,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負向影響就越弱。
本文假設,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起中介作用;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之間的關系。根據(jù)上述假設,本文進一步推論,員工沉默的中介作用受到政治技能的調(diào)節(jié),是一個被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
根據(jù)前文分析,政治技能是一種基于理解所獲得的知識去影響他人,實現(xiàn)自身或組織目標的一種能力,政治技能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員工在組織中建立人際互動、關系網(wǎng)絡和社會資本。政治技能水平高的員工在政治氛圍濃厚的組織中,能夠更好地通過察覺組織環(huán)境而調(diào)整自身言行,建立良好的組織內(nèi)人際互動、關系網(wǎng)絡和社會資本來彌補資源損耗的損失,進而能在沉默水平較低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組織和個人目標;政治技能水平低的員工難以從政治氛圍濃厚的組織中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關系網(wǎng)絡和社會資本,工作資源和情緒資源的雙重耗竭會提高個體沉默程度,提高其離職傾向。簡言之,隨著員工政治技能水平的提高,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的中介作用將隨之減弱?;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鲆韵录僭O:
假設6:政治技能調(diào)節(jié)了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的中介效應,即員工政治技能水平越高,員工沉默的中介作用越弱。
綜上所述,本文構建了理論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
2 研究設計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法,以上海、山東、遼寧等省市的企業(yè)員工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收集一手數(shù)據(jù)。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38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回收有效問卷328份,回收率為86.3%。本研究選取員工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職位層級等為控制變量。研究對象具體分布如下:性別方面,男性占48.2%(158人),女性占51.8%(170人);年齡方面,以26~30歲為主,占39.9%(131人),25歲以下的占29.6%(97人),31~35歲的占24.1%(79人),36歲及以上的占6.4%(21人);受教育程度方面,以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為主,分別占63.4%(208人)和22.3%(73人),專科和博士研究生分別占11.9%(39人)和2.4%(8人);工作年限方面,1年以下的占23.5%(77人),1~2年的占33.8%(111人),3~5年占22.3%(73人),6~10年占14.3%(47人),10年以上占6.1%(20人);職位層級方面,基層員工占64.9%(213人),基層管理者占24.1%(79人),中層管理者占9.5%(31人),高層管理者占1.5%(5人)。
為確保測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所采用的測量工具來自國內(nèi)外的成熟量表,再結合本研究的目的,邀請了兩位專家對量表中的語義表述進行了修訂。所采用的量表均使用李克特五點量表,從1到5依次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組織政治氛圍。在馬超等開發(fā)的組織政治知覺量表的基礎上,參照秦曉蕾和楊東濤的研究,采用其中“一般政治行為知覺”的維度來測量員工感知的組織政治氛圍,共包括9個條目,如“在我們單位,通常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Cronbachs系數(shù)為0.935。
政治技能。采用Ferris編制的政治技能量表,共包括6個條目,如“在工作中,我很容易和大多數(shù)同事建立良好的關系”。Cronbachs系數(shù)為0.909。
沉默行為。采用Tangirala和Ramanujam研究中的員工沉默量表,共5個條目,如“當我掌握的信息有助于防治單位里的問題發(fā)生時,我選擇了沉默”。Cronbachs系數(shù)為0.874。
離職傾向。采用Scott,C.R等研究中的離職傾向量表,選用了其中3個條目,如“我經(jīng)常有辭去現(xiàn)在工作的想法”。Cronbachs系數(shù)為0.809。
3 實證檢驗
3.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本研究量表屬于自陳量表,由員工獨立完成,有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采用Harman單因子分析法進行檢驗。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個因子解釋變異量為28.75%,未占總解釋變異量(68.69%)的一半,表示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3.2 驗證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考察組織政治氛圍、政治技能、員工沉默、離職傾向之間的區(qū)分效度。表1顯示,與其他模型相比,四因子模型的擬合效果最優(yōu)(χ2 /df=2.74,RMSEA=0.073,IFI=0.918,CFI=0.917,TLI=0.907)。這說明,組織政治氛圍、政治技能、員工沉默、離職傾向之間的區(qū)分效度良好。
3.3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均值、標準差與相關性分析結果呈現(xiàn)在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呈顯著正相關(r=0.250,P<0.01);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r=0.176,P<0.01)呈顯著正相關;員工沉默與離職傾向(r=0.450,P<0.01)呈顯著正相關。這為研究假設提供了初步支持。
3.4 主效應和中介效應檢驗
本研究按照Baron和Kenny所建議的方法,通過層級線性回歸的方法驗證假設,結果如表3所示。首先,從表3中相應數(shù)據(jù)結果可看出,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β=0.258,P<0.01,模型2),假設1得到驗證。其次,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β=0.178,P<0.01,模型6)和員工沉默與離職傾向(β=0.439,P<0.01,模型3)均有正向影響,假設2和假設3得到驗證。模型4在模型2的基礎上,加入了中介變量,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系數(shù)變?。é掠?.258降低為0.185,P<0.01),表明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影響離職傾向的過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設4得到驗證。
為了進一步驗證中介效應的顯著性,采用了Bootstrap檢驗和Sobel檢驗。Bootstrap檢驗結果得出,間接效應值為0.0784,95%的置信區(qū)間為[0.023,0.143],不包含0;Sobel檢驗的結果也支持這一結論,驗證了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中介作用(Effect size=0.0784,Sobel Z=3.047,P<0.01)。由此,進一步驗證了假設4。
3.5 調(diào)節(jié)效應檢驗
假設5提出,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的關系,員工政治技能水平越高,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負向影響就越弱。如表3所示,組織政治氛圍和政治技能的交互項對員工沉默的影響顯著(β=-0.199,P<0.01,模型8),表明政治技能在組織政治氛圍和員工沉默之間起負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圖2說明政治技能對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低政治技能水平下,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存在顯著的差異(β=0.446,P<0.01),在高政治技能水平下,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差異不顯著(β=-0.024,p>0.05)。由此表明,員工政治技能水平越高,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行為的負向影響就越弱。綜上分析,假設5得到驗證。
3.6 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檢驗
本文采用Hayes開發(fā)的Process檢驗第一階段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將政治技能按照均值加減一個標準差,比較不同政治技能水平下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中介效應,結果見表4。低政治技能水平下,中介效應顯著(95%的置信區(qū)間為 [0.089,0.277] );在高政治技能水平下,中介效應不顯著(95%的置信區(qū)間為 [-0.053,0.100])。這表明政治技能水平越高,組織政治氛圍通過員工沉默對離職傾向的間接影響就越弱,即第一階段的調(diào)節(jié)中介效應成立,假設6得到驗證。
4 主要研究結論及啟示
4.1 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資源保存理論,以個人層面的員工為研究對象,探究員工感知的組織政治氛圍對離職傾向的作用路徑。本文引入員工沉默作為中介變量,以政治技能作為調(diào)節(jié)變量,更全面地解釋了組織環(huán)境對員工行為的內(nèi)在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組織政治氛圍正向影響離職傾向;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的關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組織政治氛圍與員工沉默之間的關系,即政治技能水平越高,越會削弱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正向關系;政治技能負向調(diào)節(jié)員工沉默在組織政治氛圍與離職傾向之間的中介作用。
4.2 管理啟示
第一,完善公司制度。企業(yè)要警惕組織政治氛圍帶來的不良影響,以權謀私、權力隨意干預決策會影響員工的建言與反饋。應完善企業(yè)的制度,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在權力的運用和決策過程中更加透明公開,從制度設計上規(guī)避權謀操縱、假公濟私的現(xiàn)象。組織決策流程的規(guī)范與透明能夠讓員工對公司的決策和資源分配有更好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組織認同感。
第二,完善員工建言與激勵機制。一方面,企業(yè)可采用部門會議、內(nèi)部討論或領導-下屬雙向交流等方式,鼓勵員工參與部門規(guī)劃與決策。管理者采用員工的合理建言,能極大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認同感,營造積極建言的組織氛圍。另一方面,企業(yè)應將員工的有效建言和在部門規(guī)劃決策中所起到的作用納入激勵機制,同時也作為員工晉升的重要衡量因素,能夠有效提高員工的主動工作行為,激發(fā)員工的主人翁意識。
第三,加強團隊建設,營造積極的組織氛圍。本研究發(fā)現(xiàn),沉默是離職的一個預測變量,政治氛圍導致員工離職首先是從大家不說話開始的。因此,企業(yè)要規(guī)避沉默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管理者要界定員工的工作職責與行為規(guī)范,同時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包容的表達環(huán)境,主動與員工進行對話,表達善意和尊重,創(chuàng)造良好的對話氛圍。員工有安全感,才能更有勇氣表達自己的看法、意見和觀點;通過素質拓展、開放式交流等活動營造積極的組織氛圍,來增加團隊成員間的交流、信任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離職傾向。
最后,提高員工的政治技能水平。本研究發(fā)現(xiàn),政治技能對組織政治氛圍對員工沉默的負向關系有緩解作用,因此企業(yè)應重視政治技能對改善員工沉默行為的重要作用。企業(yè)管理者應該重視并關注培養(yǎng)員工的政治技能,或鼓勵員工積極自我調(diào)適,提高面對組織負面環(huán)境的抗壓能力并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
4.3 研究不足與展望
第一,研究采用橫截面數(shù)據(jù)僅能夠證明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可能會影響研究的整體效度。因為員工從感知到組織政治氛圍,到沉默行為的產(chǎn)生,再到離職傾向的形成,包含了必要的時間效應。因此,未來可考慮采用縱向設計,形成因果關系的推斷研究。
第二,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是基于被試的主觀感知,對組織政治氛圍、政治技能的測量都是基于員工的主觀評價,且研究所涉及的內(nèi)容較為敏感和私密,被試者可能會隱藏真實的態(tài)度。同時,樣本量較少可能會造成研究結果的誤差,數(shù)據(jù)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更多的實證檢驗。未來可繼續(xù)擴大樣本,探究組織政治氛圍對不同職業(yè)背景員工的影響。
第三,關于組織政治氛圍的相關實證研究相對較少,未來可以從多方面深入研究,探索組織政治氛圍的前因變量、后果以及作用邊界。首先,本研究主要基于員工個體,未來可以從領導者的特征和風格、管理團隊的視角來探究管理者對組織政治氛圍產(chǎn)生影響。此外,可以研究組織外部環(huán)境對組織政治氛圍的影響,比如密切的外部商業(yè)關系是否會影響企業(yè)組織政治氛圍的形成。最后,可以進一步研究組織政治氛圍對心理、態(tài)度和行為結果的影響,比如組織政治氛圍是否會從“圈內(nèi)人”和“圈外人”的不同視角促進員工的職場友誼,是否會對員工的反生產(chǎn)行為產(chǎn)生影響等進行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MOBLEY W H.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7(62):237-240.
[2] EISENBERG, MILLER P A. Emvathy and prosoeial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7(101):91-109.
[3] PARK T Y, SHAW J D. Turnover rat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3, 98(2):268-309.
[4] 符益群,凌文輇,方俐洛. 企業(yè)職工離職意向的影響因素[J]. 中國勞動,2002(7):23-25.
[5] 于桂蘭,付博. 上下級關系對組織政治知覺與員工離職傾向影響的被中介的調(diào)節(jié)效應分析[J]. 管理學報,2015,12(6):830-838.
[6] 蘇屹,樊起銘,李丹. 晉升制度模糊化對員工離職傾向的影響研究[J]. 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8,23(6):143-148,172.
[7] JIANG K, CHUANG C H,CHIAO Y C. Developing collective customer knowledge and service climate: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rvice-oriented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service leadership[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5, 100(4):1089-1106.
[8] CHEN A S,HOU Y. The effects of ethical leadership, voice behavior and climates for innovation on creativity:a moderated mediation examination[J].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6,27(1):1-13.
[9] 王站杰,買生,李萬明. 組織公平氛圍對員工離職意愿的影響——企業(yè)社會責任被中介的調(diào)節(jié)效應模型[J].科研管理,2017,38(8):101-109.
[10] 張曉懌,王云峰,于巍. 特定組織氛圍研究述評與展望[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16,38(9):64-79.
[11] 段錦云,王娟娟,朱月龍. 組織氛圍研究:概念測量、理論基礎及評價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12):1964-1974.
[12] DRORY A . Perceived political climate and job attitudes[J]. Organization Studies,1993,14(1):59-71.
[13] 劉軍,王未,吳隆增,等. 拒絕職場邊緣化:模型與檢驗[J].南開管理評論,2012,15(1):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