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軍
(廣東省職業(yè)病防治院,廣東 珠海 510341)
肺部在粉塵影響下會發(fā)生纖維化,此種變化過程與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的炎癥、免疫反應等密切相關,隨著不斷深入的研究其發(fā)生機制,學者逐漸以細胞因子作為研究重點,其中,多數(shù)學者認為導致肺纖維化的毒細胞因子中具備關鍵性作用的包含TNF-α、sIL-2R、IL-6和IL-8,尤其是TNF-α,不僅能使炎癥反應加重,且可對纖維細胞增殖發(fā)揮促進作用,讓膠原被大量分泌出來[1]。煤工是塵肺病的主要患病群體,該疾病的盡早治療對療效及預后改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對象選取了本院的煤工塵肺病患者,分析血清TNF-α、sIL-2R、IL-6、IL-8檢測的意義,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以50例本院確診的煤工塵肺患者為研究對象,接收于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將其標記為患者組,均為男性患者,年齡48~66歲,平均(55.6±3.8)歲;分期:Ⅰ期17例,Ⅱ期16例,Ⅲ期17例;均有吸煙史12~34年,平均(21.8±2.6)年,每天吸煙12~34支,平均(20.5±1.9)支;掘進工27例,采煤工11例,混合工12例;接塵時間10~35年,平均(21.5±3.3)年。同時,患者組按照塵肺分期分組,標記為Ⅰ期組、Ⅱ期組、Ⅲ期組。另隨機選取在本院體檢的煤工健康者50例,標記為對照組,均為男性,年齡45~68歲,平均(56.3±4.2)歲;均有吸煙史10~31年,平均(21.3±2.4)年,每天吸煙11~37支,平均(19.6±2.4)支;接塵時間9~32年,平均(20.9±2.9)年。納入標準:①患者組均明確診斷為塵肺,經(jīng)前位胸大片檢查確診;②對照組與患者組為同一車間或同一采掘面同事,明確診斷無塵肺??;③兩組均有明確職業(yè)史;④兩組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結核等并發(fā)癥;②患者組患者近期接受過可對檢測結果產(chǎn)生影響的相應治療。經(jīng)對比,患者組與對照組,患者組中Ⅰ期組、Ⅱ期組、Ⅲ期組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崭範顟B(tài)下,采集5 mL靜脈血,抗凝利用乙二胺四乙酸(2%質量分數(shù)),經(jīng)30 min靜止后給予離心處理,速度3000 r/min,半徑13.5 mm,離心10 min后分離出血清,于Eppendorf管中分裝,之后密封,保存在-70℃環(huán)境中,待用。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測定血清TNF-α、sIL-2R、IL-6、IL-8水平,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標準曲線或線性方程繪制后檢測吸光度值,再換算成含量。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組與對照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颊呓MTNF-α低于對照組,sIL-2R、IL-6、IL-8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患者組中Ⅰ期組、Ⅱ期組、Ⅲ期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Ⅰ期組TNF-α高于Ⅱ期組和Ⅲ期組,且Ⅱ期組高于Ⅲ期組,Ⅰ期組sIL-2R、IL-6、IL-8低于Ⅱ期組和Ⅲ期組,且Ⅱ期組低于Ⅲ期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1 患者組與對照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患者組與對照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注:與患者組相比,★P<0.05。
?
表2 患者組中Ⅰ期組、Ⅱ期組、Ⅲ期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表2 患者組中Ⅰ期組、Ⅱ期組、Ⅲ期組指標檢測結果比較(±s)
注:與Ⅰ期組相比,★P<0.05;與Ⅱ期組相比,#P<0.05。
?
塵肺病屬于職業(yè)病的一種,是其中最嚴重的類型,發(fā)病原因為生產(chǎn)性粉塵[2]。煤工工作過程中,肺內(nèi)會吸入大量的粉塵,加之這種狀況的長期存在,使肺內(nèi)潴留大量的粉塵,進而引起塵肺病,主要表現(xiàn)為肺部組織彌漫性的纖維化[3]。截至目前,臨床上尚沒有特效的塵肺病治療藥物,多采用肺泡灌洗術等方法治療,但此種治療方法也只能使患者病情進展速度延緩,效果并不理想[4]。因此,塵肺病相關研究中,一直十分重視其發(fā)病機制的研究。
研究表明,機體發(fā)生創(chuàng)傷和感染后,炎性細胞因子在病理生理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α、IL-6、IL-8均屬于炎性細胞因子,TNF-α屬于多肽類細胞因子,主要產(chǎn)生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其結合相應受體后,發(fā)揮自身具備的作用,使中性粒細胞激活,將血管內(nèi)皮同體型改變,同時,單核細胞、T細胞等被其活化,產(chǎn)生膠原酶;IL-6能夠刺激系膜細胞、成纖維細胞,讓細胞發(fā)生增生;IL-8是10kD的蛋白質,可對中性粒細胞發(fā)揮趨化、誘導作用,使該細胞呼吸爆發(fā)、釋放超氧離子、釋放溶酶體酶,造成炎癥反應過度發(fā)生[5-6]。在塵肺病免疫病理反應中,不僅TNF-α參與其中,IL-6、IL-8也與TNF-α一起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促進肺纖維化。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患者組顯著降低TNF-α,升高IL-6和IL-8,而且患者組不同疾病分期的TNF-α、IL-6、IL-8水平也有顯著差異,表明這三項指標水平可反映出病情的嚴重程度,有助于醫(yī)生科學的開展治療。另外,本研究sIL-2R檢測結果顯示,患者組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患者病情越嚴重,該指標水平越高,說明sIL-2R也同樣具備評估病情的作用,分析原因,患者工作環(huán)境當中的SiO2顆粒會刺激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導致細胞膜上不斷的脫落IL-2R,使IL-2R密度降低,同時,IL-2R脫落后,會與sIL-2R之間發(fā)生競爭結合IL-2,讓IL-2R表達封閉,進而抑制Th1型細胞活性,減少相關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并能增強Th2型細胞活性,增加相關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最終紊亂細胞免疫調節(jié)功能,而這也正是THF-α降低、IL-6與IL-8升高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煤工塵肺病治療中,血清TNF-α、sIL-2R、IL-6、IL-8的檢測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并利于評估患者免疫功能,有較高的臨床開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