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智君
(許昌市立醫(yī)院 腫瘤內科,河南 許昌 461000)
原發(fā)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惡性腫瘤第2位,由于其發(fā)病早期無典型臨床表現(xiàn),75%左右患者首次確診即處于中晚期,喪失手術根治機會[1]。中晚期HCC首選方案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其在控制腫瘤增殖、延長生存期、提高生存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好效果,但TACE可殺滅機體正常細胞,導致機體免疫功能進行性下降,若未及時控制,可加快病情進展,影響患者預后[2]。近年來,中成藥輔助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受到臨床高度關注,如養(yǎng)正消積膠囊,以中醫(yī)絡病理論為依據(jù),具有補益脾腎、祛瘀解毒的功能,適用于脾腎兩虛、瘀毒內阻型HCC患者的輔助治療。本研究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許昌市立醫(yī)院收治的92例中晚期HC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zhàn)B正消積膠囊輔助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許昌市立醫(yī)院收治的92例中晚期HC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聯(lián)合組,各46例。對照組:男22例,女24例;年齡42~80歲,平均(61.34±7.75)歲;腫瘤直徑<3 cm 23例,≥3 cm 23例;臨床分期為Ⅱb期12例,Ⅲa期19例,Ⅲb期11例,Ⅳ期4例;體質量指數(shù)19~25 kg·m-2,平均(21.53±0.79)kg·m-2。聯(lián)合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41~81歲,平均(60.51±8.82)歲;腫瘤直徑<3 cm 20例,≥3 cm 26例;臨床分期為Ⅱb期15例,Ⅲa期18例,Ⅲb期10例,Ⅳ期3例;體質量指數(shù)18~25 kg·m-2,平均(21.45±0.86)kg·m-2。兩組性別、年齡、腫瘤直徑、臨床分期、體質量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呒凹覍僦獣员狙芯績热莶⒑炇鹬橥鈺1狙芯拷?jīng)許昌市立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晚期HCC診斷標準[3],有明確可測量病灶,無法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臨床分期屬于Ⅱb~Ⅳ期;②預計生存期≥6個月;③卡氏評分[4]>60分。(2)排除標準:①其他惡性腫瘤;②重要器官器質性病變;③近1個月內接受放化療或免疫治療;④免疫疾??;⑤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治療方法兩組均接受護肝、預防性止吐、抗病毒等常規(guī)治療。給予對照組TACE:在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器下進行動脈造影,以Seldinger技術穿刺右側股動脈,若有必要經(jīng)腸系膜上動脈行間接門靜脈造影,高壓注射對比劑,明確腫瘤大小、形態(tài)、血供;在腫瘤供血動脈灌注化療藥物,即80~85 mg·m-2奧沙利鉑(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37)、500 mg·m-25-氟尿嘧啶[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566]、40 mg·m-2表柔比星(山東新時代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60),同時口服谷胱甘肽(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64),每次0.4 g,每日3次。聯(lián)合組接受TACE聯(lián)合養(yǎng)正消積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0095)治療:TACE具體操作同對照組,TACE術后1 d口服養(yǎng)正消積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兩組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1)治療效果。參照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評估:病灶全部消失,持續(xù)1個月以上為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病灶長徑總和減少>50%,持續(xù)1個月以上為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無新病灶出現(xiàn),病灶長徑總和縮小≤50%或增加<25%為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病灶長徑總和增加≥25%或出現(xiàn)新病灶為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治療總有效率等于CR例數(shù)與PR例數(shù)之和除以總例數(shù)。(2)T淋巴細胞水平。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患者4 mL外周靜脈血,靜置15 min,隨后離心10 min(轉速3 000 r·min-1),取上清液,保存于-70 ℃冰箱內,選用貝克曼庫爾特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CytoFLEX LX型流式細胞儀測定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計算CD4+/CD8+。(3)不良反應。包含惡心、嘔吐、便秘、白細胞下降等。
2.1 療效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 T淋巴細胞水平治療前,兩組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CD3+、CD4+、CD4+/CD8+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聯(lián)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聯(lián)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兩組惡心、嘔吐、白細胞下降、便秘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TACE是目前治療中晚期HCC的首選方案,其作用機制為:(1)經(jīng)肝動脈血管在腫瘤病灶局部灌注化療藥物,發(fā)揮治療作用;(2)可栓塞阻斷瘤體滋養(yǎng)血管,縮小甚至消滅瘤體,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生存質量[5]。然而TACE也易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肝功能下降等毒副作用,建議聯(lián)合其他方法治療。
近年來中醫(yī)藥在腫瘤預防、控制復發(fā)、改善生存質量方面凸顯出獨特優(yōu)勢,中西結合治療中晚期HCC成為研究熱點。中醫(yī)學認為,HCC屬“肝積”“積聚”等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其中脾氣虧虛、腎陰不足為發(fā)病之本,血瘀、氣滯、熱毒、痰濁為標實所在,治療需遵循攻補兼施原則。養(yǎng)正消積膠囊屬通、補、消兼之劑。方中黃芪補脾益肺,女貞子益腎填精,滋真陰以助先天,與黃芪共為君藥;靈芝補真陰益精氣,人參善補脾肺之氣,莪術化瘀散結,聯(lián)合絞股藍解毒消腫、補益肝脾,共為臣藥;白術、茯苓和中益氣、強脾腎;白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之功能;茵陳疏肝解氣滯、清利肝膽濕熱,聯(lián)合徐長卿溫通脈絡。諸藥合用,共奏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之功能?,F(xiàn)代藥理證實,半枝蓮可緩解腫瘤繼發(fā)疼痛,修復肝細胞,提高生存質量;白花蛇舌草可抑制腫瘤細胞黏附遷移,中斷血管新生進程,降低腫瘤復發(fā)轉移風險;靈芝有效成分靈芝硒、靈芝多糖、靈芝酸具有顯著抑癌、抗腫瘤作用,靈芝活性三萜可促使癌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生成[6-8]。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在TACE治療基礎上加用養(yǎng)正消積膠囊,有助于抑制腫瘤生長,提高中晚期HCC患者治療效果。另外,本研究還針對兩組外周血T淋巴細胞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對照組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可能與TACE殺滅正常細胞,降低細胞免疫功能有關,但治療后聯(lián)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聯(lián)合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養(yǎng)正消積膠囊輔助治療可增強中晚期HCC患者免疫功能。這可能是由于黃芪有效成分可提高NK細胞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莪術具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增效減毒的作用,靈芝、人參、絞股藍可雙向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同時,兩種治療方案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養(yǎng)正消積膠囊輔助手術治療中晚期HCC效果顯著,可增強患者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