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愛萍,鄧 意
(清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廣東 清遠 511515)
精神科是醫(yī)院中的重要科室,由于患者情況相對比較特殊,因而對于護理要求更高。精神科護士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技能,能夠有效應對和處理各種精神科事件,為患者提供妥善的護理與保護[1]。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較為被動,教學效果也比較一般[2]。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應當對教學方法予以創(chuàng)新,引入最新的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3]?;诖?,本文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精神科護理學生80例,研究了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精神科護理學生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生4例、女生36例,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為(20.3±2.5)歲;觀察組中男生6例、女生34例,年齡在18~21歲,平均年齡為(20.2±2.4)歲。兩組學生比較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5)。研究納入的學生均為精神科護理專業(yè)在校學生,試驗前學習成績水平無明顯差異,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教學模式。采用傳統(tǒng)黑板板書教學、視頻課件教學等方式,課后常規(guī)布置作業(yè)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取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提前1~2周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同時準備好教學課件、臨床案例,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將學習資料發(fā)放給學生,讓學生根據素材提前預習。建立專門的學習微信群,讓學生掃描二維碼進群。設置學習小組,每組10人,共分4組,每組選出1名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強,認真負責的學生成為組長,負責監(jiān)督本組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在課外自主學習中如果發(fā)現問題,積極組織組內、組間探討溝通,努力解決問題。如果是學生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上傳至微信群,教師收集整理問題后進行統(tǒng)一講解。在課堂90 min時間內,劃出45 min為學生匯報部分。根據課前微信群中推送的自主學習任務和教學案例分析,每組選派1名代表,向老師匯報本組學習進展情況。匯報完成后由教師做出總結點評,并集中講解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再劃分30 min進行鞏固性練習,根據課堂教學重點難點,布置適量的課堂練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組內和組間討論分析。期間教師要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加以了解,集中講解錯誤率較高的問題,并針對個別問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劃出10 min,用于課堂測試,可以采取教師提問、學生搶答的方式,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平時分獎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5 min用于教師總結,結合課前發(fā)布的自主學習任務,帶領學生回顧和梳理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點,強點對準難點內容的記憶,并總結評價整個學習過程。課后教師也要在微信群中分享課外延伸學習資料或相關網絡資源,使學生興趣和知識面得到拓寬。鼓勵學生積極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積極與他人交流分享或和老師溝通,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果。
比較兩組學生期末考核成績,同時比較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期末考核成績指標包括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采取不記名問卷調查,總分100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用(± s)和數或率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學生期末理論成績(92.33±3.42)分、實踐成績(91.64±2.28)分,分別高于對照組的(80.15±1.67)分、(76.69±1.25)分,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期末考核成績的對比( ± s)
表1 兩組學生期末考核成績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 理論成績/分 實踐成績/分觀察組 40 92.33±3.42 91.64±2.28對照組 40 80.15±1.67 76.69±1.25 t 6.622 7.561 P<0.05 <0.05
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總滿意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學生的75.00%,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對比[n(%)]
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學模式,可采取角色翻轉、時空翻轉等多種形式[4]。其中角色翻轉是對課堂教學主體進行轉變,將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形式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時空翻轉指的是將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轉變?yōu)橄葘W后教[5]??偟膩碚f,在翻轉課堂中,能夠讓學生成為教學中心,預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然后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心理特征更為符合[6]。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翻轉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7]。通過對翻轉課堂的充分利用,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的時空間束縛,學生對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料能夠自主學習,深入研究自己難以理解掌握的知識,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8]。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的很多不足,學生在翻轉課堂中,自身實踐技能也可達到充分的鍛煉[9]。
教師通過開展翻轉課堂,對實際臨床案例分解研究,讓學生反復學習和鞏固容易出錯的操作。同時,學生在課后也可自己選擇感興趣的教學視頻觀看。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因而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都能得到強化[10]。在翻轉課堂開展中,以微信群為基礎,作為信息交流溝通的主要渠道,在學生群體中也有著非常廣泛的基礎。因此,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夠通過二者結合使教學效率進一步提升[11]。教師可通過微信群和學生隨時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更加方便地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可通過微信群及時反饋,教師進行統(tǒng)一的總結和講解,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12]。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都將大大提高,對于教學效果也更為滿意。
綜上所述,在精神科護理教學中,采用基于微信群的翻轉課堂模式,能夠使學生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得到明顯的提升,學生對教學效果更為滿意,因而總體應用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