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綜述(2000~2019)
        ——以《中國翻譯》文獻計量研究為例

        2021-06-09 06:27:56皖西學院
        外文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理論研究

        皖西學院 劉 虎

        一、引言

        以1987年“中國首屆研究生翻譯理論研討會”和“全國翻譯理論研討會”的召開為標志,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正式起步。這兩次研討會“吹響了學科建設的集結(jié)號,標志著學科理論研究共同體正式形成。翻譯學者整體展現(xiàn)出學科自覺和理論自覺,中國譯學研究揭開了新的一頁”(藍紅軍 2018:7)。從1987年到21世紀以來的十幾年間,中國翻譯學界的理論意識不斷覺醒,對翻譯研究一系列問題的認識不斷加深。學者們圍繞翻譯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如“翻譯學科的性質(zhì)問題、翻譯研究的中國特色問題以及建立獨立翻譯學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問題”(譚載喜 2012:7),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這一時期,翻譯學界的關注焦點從單純的翻譯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反思逐漸過渡到引進和借鑒西方翻譯理論;到了世紀之交,又轉(zhuǎn)向了翻譯學的學科建設問題。(韓子滿 2019)至此,中國翻譯理論研究進入了加速發(fā)展的時期,其深度和廣度都有大幅度拓展,呈現(xiàn)出明顯的多維度、多視角、跨學科的特點,如胡陳堯(2019:106)所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中國翻譯理論研究走出了一條博古通今、融匯中外、跨域創(chuàng)新的研究道路?!蹦敲?,21世紀20年以來中國翻譯研究取得了哪些進展?其發(fā)展脈絡和走向如何?未來發(fā)展的趨勢是什么?本文將致力于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期待總結(jié)21世紀頭20年中國翻譯理論發(fā)展的經(jīng)驗,并為其將來的發(fā)展建言獻策。

        二、文獻綜述

        國內(nèi)學者對過去幾十年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曾經(jīng)做出過回顧和反思,將其劃分為不同階段并總結(jié)了其特點和成就。何剛強(2015)將過去30年中國翻譯理論研究取得的成就歸結(jié)為3個方面:1)中國學界視野得到拓寬,對翻譯本質(zhì)的認識普遍比較深入;2)翻譯研究被廣泛看作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吸引了其他相關學科的參與;3)改革開放以來,翻譯對國家各項事業(yè)的先導作用愈發(fā)明顯,引發(fā)了應用翻譯研究的異軍突起。許鈞(2018)認為,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翻譯研究走過了一條開放、探索、互動和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從初始開放和借鑒,引介西方翻譯理論,到強化交流與反思,學習和探索研究方法,再到關注理論話語建設,致力于翻譯學科建設,發(fā)展翻譯教育,探索具有自身學術品格的理論體系。韓子滿(2019)則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翻譯理論研究劃分為5個階段,即恢復與整理期、對外借鑒活躍期、學科意識覺醒期、研究與深入拓展期和理論與對象創(chuàng)新期,并以每個時期內(nèi)發(fā)生的標志性事件為線索把這5個時期串聯(lián)在一起。

        以上學者提綱挈領式地總結(jié)了中國譯學發(fā)展的軌跡和成就,粗線條地勾勒出一幅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歷史圖景。然而,所有這些回顧和反思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都是經(jīng)驗式、隨感式的定性點評,得出的結(jié)論往往過于簡單、籠統(tǒng)和泛化,其中遺漏了很多重要細節(jié),更無法看清各個時期理論發(fā)展的趨勢和走向。因此,它們?nèi)狈ο到y(tǒng)性的指導意義。有鑒于此,本文將采用文獻計量的研究方法,詳細掃描過去20年間中國譯學研究權威期刊《中國翻譯》刊載的所有理論文章,借此集中展示21世紀以來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成果和發(fā)展脈絡。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檢索的《中國翻譯》上刊載的理論文章包括兩大類:即針對翻譯理論的思考、評析、翻譯家訪談以及翻譯史研究等宏觀理論問題的文章,與針對具體翻譯技巧、翻譯教學和翻譯實證研究的微觀理論問題的文章,但不包括譯著評析、人物介紹、翻譯史話、讀者論壇、譯界動態(tài)等內(nèi)容,因為這些內(nèi)容既不研究翻譯問題,也不包含有價值的翻譯思想,對翻譯理論的發(fā)展沒有明顯的貢獻。這樣,本文收錄的文章全部屬于針對翻譯理論、方法、技巧和教學等問題的研究,屬于典型意義上的翻譯理論文章。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3個問題:1)21世紀頭20年以來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總體特點是什么?2)中國翻譯理論研究(含子類)呈現(xiàn)何種發(fā)展趨勢?3)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現(xiàn)狀對未來的發(fā)展有什么啟示?

        (二)研究方法

        利用中國知網(wǎng)(CNKI)在線檢索《中國翻譯》2000年至2019年間發(fā)表的所有理論文章,并通過標題、關鍵詞、摘要和全文通讀將這些文章分類(含子類)。分別統(tǒng)計文章總數(shù)、年度文章總數(shù)、年度分類別(含子類)文章總數(shù),并考察位居使用頻次前40的高頻關鍵詞和高引用文章的分布情況。然后,借助圖表和各種可視化研究工具(餅狀圖、折線圖和柱狀圖)對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總結(jié)21世紀頭20年來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特點和趨勢,并對其將來發(fā)展提出建議。

        (三)數(shù)據(jù)分析

        1) 總體分析

        統(tǒng)計2000年至2019年間《中國翻譯》發(fā)表的理論文章總數(shù)和分類別(含子類)文章數(shù)量,通過后者與前者的比例關系了解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總體情況。

        2) 年度對比分析

        統(tǒng)計各類別(含子類)文章年度發(fā)表的數(shù)量,據(jù)此了解過去20年間各類別研究(含子類)的動態(tài)和走勢;對比各類別(含子類)之間的變化關系,據(jù)此了解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詳細變化情況。

        3) 高頻關鍵詞和高引用文章分析

        以位居使用頻次前40的高頻關鍵詞和高引用文章為研究對象,找出它們所對應的研究熱點和動態(tài),據(jù)此旁證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熱點分布和趨勢。

        四、研究結(jié)果

        (一)總體結(jié)果

        中國知網(wǎng)在線檢索結(jié)果顯示,2000年至2019年間《中國翻譯》共發(fā)表理論文章1222篇。分類(含子類)如下:

        A類:西方翻譯理論研究(A1西方翻譯理論的引介、述評和西方翻譯家訪談;A2運用西方翻譯理論的原則、方法或范式來闡釋各種翻譯問題;A3西方翻譯史研究)。

        B類: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B1 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的思考、評析、運用和中國翻譯家訪談;B2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發(fā)掘整理;B3中國翻譯史研究)。

        C類:翻譯實證研究(C1基于觀察、實驗和調(diào)查問卷的實證性研究;C2 基于語料庫的量化研究)。

        D類: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D1西方文學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傳播;D2中國文學作品在西方的譯介傳播;D3翻譯與跨文化交際)。

        E類:翻譯教學研究(E1口筆譯教材、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E2 MTI課程的思考、設計和優(yōu)化)。

        如表1所示:西方翻譯理論研究(A類)論文共計484篇,占總數(shù)的39.61%;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B類)論文共計395篇,占總數(shù)的32.32%;翻譯實證研究論文(C類)共計76篇,占總數(shù)的6.22%;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D類)論文共計153篇,占總數(shù)的12.52%;翻譯教學研究(E類)論文共計114篇,占總數(shù)的9.33%。

        由此可見,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21世紀頭20年以來整體上表現(xiàn)出如下態(tài)勢(見圖1):

        圖1 各類別文章發(fā)表情況

        首先,西方翻譯理論研究備受學界青睞和重視,其論文產(chǎn)出占據(jù)了最大比例。

        其次,中國翻譯理論研究也受到了特別關注,在論文產(chǎn)出比例當中位居第二。學者們在積極引進西方理論原則與方法的同時,也不忘思考并發(fā)展中國本土翻譯理論。

        再次,翻譯與文化傳播和翻譯教學研究也是譯學界關注的熱點。翻譯與文化傳播是個長盛不衰的話題,針對翻譯教學的討論也十分活躍,翻譯實證研究則逐漸興起,方興未艾。

        此外,每個子類研究在整體上表現(xiàn)如下:

        西方翻譯理論的引介和述評和西方翻譯家訪談(A1子類)、西方翻譯理論的原則、方法和范式的應用(A2子類)以及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的思考、評析、運用和中國翻譯家訪談(B1子類)這3個板塊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大半個江山,其論文產(chǎn)出占比高達60.97%。翻譯與跨文化交際(D3子類)與中國文學作品在西方的譯介傳播(D2子類)是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關注的重點;而口筆譯教材、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E1子類)則是翻譯教學研究的主要側(cè)重點。基于觀察、實驗和調(diào)查問卷的實證性研究(C1子類)和基于語料庫的量化研究(C2子類)論文產(chǎn)出只占很小的比例,單從數(shù)量來看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發(fā)展趨勢。

        (二)年度分析結(jié)果

        1) 總體發(fā)展脈絡和趨勢

        對比每個研究類別的年度發(fā)展變化,可以發(fā)現(xiàn)近20年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總體脈絡和趨勢(圖2):

        圖2 五大類別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

        首先,西方翻譯理論研究和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共同占據(jù)了過去20年中國翻譯學研究的主戰(zhàn)場。西方翻譯理論研究從2000年到2009年保持了穩(wěn)中有升的發(fā)展勢頭;但2009年以后則有所起伏,雖然仍處于核心地位,但整體波動較大。從2000年到2011年,學界對西方翻譯理論的研究顯著強于中國翻譯理論。但從2012年開始,對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的關注則超越了西方翻譯理論。

        其次,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的總體走勢是平穩(wěn)增長:該類別雖然在2000年到2010年間變化波動不大,但從2010年起則穩(wěn)步攀升。翻譯教學研究則常年保持一定熱度:該類別從2009年起迅速升溫,到2013年達到高峰,其后又漸趨平穩(wěn)。總之,這兩個類別在過去20年里始終是研究熱點之一。翻譯實證研究則從無到有,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從2004年起其關注度則逐漸攀升。

        2)詳細發(fā)展脈絡和趨勢

        對比每個子類別的年度發(fā)展變化,可以發(fā)現(xiàn)近20年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的詳細脈絡和趨勢:

        其一,西方翻譯理論的引介、述評和西文翻譯家訪談(A1子類)以及西方翻譯理論的應用(A2子類)的研究呈鋸齒狀分布(見圖3),表明它們雖然都是研究熱點,但年度變化冷熱不均。2007年以前,A2子類研究明顯強于A1子類,但隨后兩者基本上交替上升下降,最后又歸于平衡。西方翻譯史研究則是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tài)。

        圖3 A子類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A1—A3)

        其二,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的思考、評析、運用和中國翻譯家訪談(B1子類)的研究逐年走高(見圖4),特別是2011年以后的發(fā)展勢頭甚至超過了A1和A2子類。中國翻譯史研究(B3子類)似乎受到了特別重視,逐年走高。然而,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研究則萎靡不振,除了個別年度有所收獲外,基本沒有什么進展。

        圖4 B子類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B1—B3)

        其三,翻譯實證研究2003年以前一片空白,尤其是基于語料庫的量化研究(C2子類)更是從2009年起才有所起色(見圖5)?;谟^察、實驗和調(diào)查問卷的實證性研究(C1子類)2003年后獲得發(fā)展,但其論文產(chǎn)出還是大起大落;基于語料庫的量化研究有所進展,但其成果仍然很不突出。

        圖5 C子類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C1—C2)

        其四,西方文學作品在中國的譯介傳播(D1子類)似乎一直不受關注,20年來鮮有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中國文學作品在西方的譯介傳播(D2子類)從2008年以后則受到了極大關注,其研究成果節(jié)節(jié)攀升。翻譯與跨文化交際(D3子類)曾經(jīng)是研究熱點之一,但2010年以后漸趨平緩(見圖6)。

        圖6 D子類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D1—D3)

        最后,關于口筆譯教材、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E1子類)的研究一直都有成果產(chǎn)出,并且在2009年到2013年間形成了一個研究高潮(見圖7)。MTI課程的思考、設計和優(yōu)化(E2子類)的研究從2009年起異軍突起,到2013年達到高峰,隨后逐年平穩(wěn)下降。

        圖7 E子類年度變化對比折線圖(E1—E2)

        (三)高頻關鍵詞和高引用文章分析

        1)高頻關鍵詞分析

        考察表2和圖8,可知過去20年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熱點涉及領域多、跨度大、范圍廣。主要研究熱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表2 高頻關鍵詞統(tǒng)計表

        圖8 高頻關鍵詞柱狀分布圖

        A.西方翻譯理論研究。西方理論的研究范式和術語,例如異化(21)、歸化(17)、方法論(14)、規(guī)范(12)、意識形態(tài)(11)、主體性(11)、忠實(10)、翻譯倫理(10)、語境(9)和隱喻(9)等出現(xiàn)總頻次高達124次,可以說炙手可熱。

        B.翻譯教學和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翻譯教學(35)和翻譯碩士教育(13)達到了相當高的出現(xiàn)頻次。這與前文所得出的分析結(jié)果“翻譯教學研究則常年保持一定熱度”相吻合;而文學翻譯(45)和譯介(14)則受到了更為強烈的關注。這與前文D2子類“從2008年以后則受到了極大關注”和D3子類“曾經(jīng)是研究熱點之一”相互印證。

        C.語料庫(13)也占據(jù)了一定的出現(xiàn)頻次,但其熱度還不十分顯著。這與前文語料庫量化研究成果“仍然很不突出”也形成了相互照應。

        2)高引用文章分析

        考察表3,可以更直觀地看到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熱點涉及的主題和其受追捧的程度:

        表3 論文最高引排序表

        首先,西方翻譯理論研究一枝獨秀。其研究熱度、可及度和認可度都顯著高于其他類別研究。在所有40篇論文中,有27篇屬于這一類。排名前10位的高引論文中,有5篇屬于此類,前20位中有12篇,前30位中有19篇?!皻w化、異化、意識形態(tài)、功能主義、文本類型、語用順應、接受美學、哲學闡釋、關聯(lián)理論、多元系統(tǒng)以及后殖民視角”等主題已然席卷了整個中國翻譯研究空間。

        其次,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也達到了相當?shù)臒岫群涂杉岸?。在高引論文當中,也出現(xiàn)了眾多此類論文,例如“中國的文學翻譯”“外宣翻譯三貼近原則”以及對翻譯主體的討論。還有從嶄新的視角看待翻譯本質(zhì)的論文,例如“生態(tài)翻譯學解讀”和“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而且引用頻次還非常高。這與前文的分析結(jié)果“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也受到了特別關注”保持一致。

        最后,翻譯教學類論文在最高引排行榜上也十分引人注目,其研究成果的可及度和接受度可見一斑。例如“口譯訓練:內(nèi)容、模式、方法”“譯員知識結(jié)構(gòu)與口譯課程設置”和“中國的翻譯教學:問題與前景”這3篇論文的引用頻次十分靠前。

        五、討論與建議

        (一)討論

        從前文分析可以看出,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三強三弱”的特點,即“西方理論強,中國理論弱”“現(xiàn)代理論研究強,傳統(tǒng)理論研究弱”“理論性研究強,實證性研究弱”。另外,各個理論子板塊研究的活躍程度隨著時間變化也有所波動。下文結(jié)合這些特點產(chǎn)生的學術背景和社會文化背景進行語境化的分析,以闡明其背后的動因。

        從學術背景來看,“西方理論強,中國理論弱”的特點很可能是兩者之間發(fā)展程度嚴重失衡造成的。西方翻譯理論借鑒了包括語言學、文學、哲學、文化研究、美學、認知科學等一系列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發(fā)展出了一個較為科學而嚴謹?shù)睦碚擉w系,可以多角度、跨學科地闡釋整個翻譯過程。例如語篇語言學和語用學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翻譯過程中語言轉(zhuǎn)換的問題;意識形態(tài)、多元系統(tǒng)、翻譯規(guī)范、后殖民等文化學派理論可以從社會文化和政治層面揭示翻譯行為背后的各種操控因素;闡釋學理論對譯者主體性的研究可以揭示翻譯過程中原作、譯者和譯作三者之間的關系;關聯(lián)理論和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又可以從人類思維層面解釋翻譯現(xiàn)象。反觀中國本土翻譯理論卻遠未達到西方翻譯理論的發(fā)展程度,缺乏邏輯性、系統(tǒng)性和可操作性,難以用來指導翻譯理論或?qū)嵺`中遇到的紛繁復雜的難題。這樣,學界自然會青睞一個成熟可靠的理論體系,并推廣運用,從而形成了目前“西強中弱”的理論格局?!艾F(xiàn)代理論研究強,傳統(tǒng)理論研究弱”可能是由于傳統(tǒng)理論的現(xiàn)代闡釋轉(zhuǎn)換不易,或者過于抽象、籠統(tǒng),并不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見諸古代佛經(jīng)翻譯的序、跋、例言或評注之中,例如,唐玄奘的“五失本”“三不易”“求真喻俗”等等。它們以零散的方式存在于古籍當中,不成體系。嚴格來說,它們還只是翻譯經(jīng)驗而非翻譯理論。(周忠良 2016)要發(fā)掘整理這些古代文獻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可能收效甚微,不如直接從現(xiàn)代翻譯實踐中提煉出合適的理論并加以運用更為方便。“理論性研究強,實證性研究弱”則可能是實證性研究自身的特點造成的。一般來說,自省式、歸納式的理論思考總是先于實證研究。先是有了理論總結(jié)或假設,然后通過實證研究加以驗證。這樣就會在大規(guī)模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之間形成一個時間差,似乎前者總是要先于后者達到繁榮。語料庫翻譯學是翻譯實證研究的代表,但是由于起步晚、數(shù)據(jù)采集和分析時而會遇到困難、研究周期長等不利因素,造成了當前翻譯實證研究明顯落后于理論研究的狀況。

        從年度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2010年前后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以及翻譯教學和翻譯與文化傳播研究逐漸興起。這是“三強三弱”總體格局下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從社會文化背景來看,這個特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官方政策的扶持、對自身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斷加深以及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現(xiàn)實需求等因素。首先,2012年以后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的研究趕上甚至超越了西方翻譯理論研究,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官方大力提倡挖掘中國自身的翻譯理論,給予了項目申請和出版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學界意識到了中國本土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近年來,中國學者提出了不少原創(chuàng)翻譯理論,例如變譯理論、玄翻譯學、大易翻譯學、和合譯學理論等等。其中,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首次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解讀翻譯本質(zhì),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研究范式。從高引文章分析來看,“生態(tài)翻譯學解讀”和“生態(tài)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2篇文章被引頻次竟都達到1000次以上,其熱度和認可度可見一斑。這表明中國學者從一味追捧西方翻譯理論回歸到了理性,開始專注于本土翻譯理論的建設。其次,翻譯教學類研究從2009年起成為熱點之一,呈現(xiàn)出迅猛的發(fā)展勢頭。這也歸因于官方為了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對高層次翻譯人才的需求在政策上的扶持。自2007年以來,MTI學位教育在全國開展得如火如荼,其課程設置、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也火爆起來,從而大大增加了翻譯教學研究的熱度。再次,翻譯與文化傳播類研究自2011年起穩(wěn)步攀升。這與官方政策的支持和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現(xiàn)實需求密不可分。由于中國政府大力實施“中國文化走出去”工程,中國文學作品的譯介傳播自然成為研究熱點。特別是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后,學界更是聚焦于這方面的討論。

        (二)建議

        上節(jié)“三強三弱”的討論實際上暴露了當前中國翻譯理論研究存在的不足。一言以蔽之,就是“中西理論話語生態(tài)失衡”(周忠良 2016:89)現(xiàn)象。中國學界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于臣服于西方翻譯理論話語,學會了用洋話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其演講的主題、措辭、腔調(diào)已然全盤西化。長此以來,離開了西方翻譯理論話語,中國本土翻譯研究大廈就會轟然垮塌,因為它沒有自己的核心理論支撐。這個狀況必須改變。為此,本文強烈呼吁建立中國自身的翻譯話語體系,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美學思想為依托,融合西方理論話語中積極的成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翻譯理論話語體系。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三結(jié)合”,即古今理論話語相結(jié)合、中西理論話語相結(jié)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jié)合。

        古今理論話語相結(jié)合,就是在現(xiàn)代學術話語規(guī)范的指引下,將中國傳統(tǒng)典籍中蘊含的哲學和美學思想進行現(xiàn)代闡釋和轉(zhuǎn)換,為現(xiàn)代翻譯理論研究服務。這方面已經(jīng)有學者做出了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例如朱志瑜(2001)將中國古典玄學中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進行現(xiàn)代轉(zhuǎn)換,發(fā)展出了神話說(神韻、化境),較好地擺脫了直譯/意譯、歸化/異化的二元對立式無休止爭論。錢紀芳(2010)將中國哲學和合理論中的“生生”理念和“融突”方法解讀為翻譯活動中人與語言之間“共生共長”的關系,于是原作、譯者和譯作之間就有了和諧共生的聯(lián)系。王宏印(2003)則將玄奘的“五不翻”分別轉(zhuǎn)換為“一詞多義”“文化局限詞”“約定俗成的通行譯法”“神秘色彩詞語”和“感染力”等5個現(xiàn)代理論范疇,實現(xiàn)了古今融通。相信經(jīng)過學界的共同努力,今后會有更多古為今用的概念和術語覆蓋翻譯理論研究領域,為建設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翻譯理論做出貢獻。

        中西理論話語相結(jié)合就是以中國翻譯理論融合或改造西方理論的壟斷局面。西方理論確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一面,因此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全盤拋棄。但是它也存在短板,例如在解釋漢藏語系和印歐語系的翻譯難題時就經(jīng)常無能為力。許鈞、穆雷(2009:87)認為,“我國不少翻譯研究成果是對西方翻譯理論研究的譯介、驗證或應用,而對其進行質(zhì)疑、反思、證偽、發(fā)展的卻很少”。那么,是否可以利用中國傳統(tǒng)理論修正或補充原有的西方理論呢?這樣既可以保留西方理論合理的一面,又可以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理論的長處,起到一石二鳥的功效。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周領順(2014)就在西方譯者主體性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譯者行為批評理論。該理論借用“求真、務實”譯者行為連續(xù)統(tǒng)評價模式作為新批評模式,并創(chuàng)造了“譯內(nèi)效果”“譯外效果”等理論術語,更高效地解釋了譯者作為翻譯主體的能動作用。如此吸收、改造和創(chuàng)新的道路為中西理論話語相結(jié)合提供了一個范例。

        “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jié)合,就是既要引進吸收西方理論,也要積極向國際譯學界展示、傳播中國本土的翻譯話語。當前譯學話語西強中弱的情況下,后者顯得更為迫切。是否可以在政策層面上向中國本土理論的發(fā)展傾斜?例如,翻譯研究項目的申報可以重點突出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研究板塊,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研究成果在海外出版,期刊也可以設置中國本土翻譯研究專欄,在高校翻譯專業(yè)當中增設翻譯與國學研究課程,等等??傊澳脕碇髁x”應與“送去主義”相結(jié)合;現(xiàn)階段應該重點實施“送去主義”,促進中國本土翻譯理論話語權的提升,這樣才可能逐漸實現(xiàn)與國際譯學界的平等對話。

        此處,筆者嘗試將“三結(jié)合”的建議納入到Holmes(1972)的描述性翻譯理論框架(DTS,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ystem)當中,以期對中國本土翻譯研究體系的建構(gòu)有所啟示。Holmes將描述性研究視為翻譯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其劃分為產(chǎn)品導向(product-oriented)、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和功能導向(function-oriented)的研究。產(chǎn)品導向主要關注譯作,過程導向關注譯者,而功能導向主要涉及到譯作在目的語文化中的傳播?!叭Y(jié)合”研究模式的核心在于建立一套以中國話語特征為導向的、可以完整闡釋整個翻譯過程中諸多因素運作特點的理論體系,其實質(zhì)就是要用中國話語描摹翻譯產(chǎn)品形成過程中原作、譯作和譯者三者之間,以及這三者與各種外部制約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毫無疑問,這一研究模式完整地覆蓋了Holmes提及的描述性翻譯學3個導向的內(nèi)容。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生生”理念和“融突”方法就描述了原作、譯者和譯作之間的關系;“神話”說則描摹了翻譯標準問題;而譯者行為批評理論又描寫了譯作在目的語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功能和作用。總之,“三結(jié)合”的研究模式旨在客觀地描述能夠解決中國翻譯問題的理論、原則和方法,期待為未來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翻譯輔助材料的編纂以及翻譯政策的制定等問題提供決策參考。

        六、結(jié)語

        本文梳理了2000~2019年度《中國翻譯》發(fā)表的所有理論文章,發(fā)現(xiàn)了過去20年中國翻譯理論發(fā)展的總體特征和趨勢,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過去20年間中國翻譯理論研究在西方翻譯理論引進和吸收、本土翻譯理論建構(gòu)、翻譯教學、翻譯與文化研究以及翻譯實證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輝煌成果,但呈現(xiàn)出過度依賴西方翻譯理論話語、本土翻譯理論發(fā)展創(chuàng)新不足、翻譯實證研究偏少等缺陷。針對這一情況,本文提出了“三結(jié)合”的發(fā)展思路,希望能給學科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猜你喜歡
        理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2020年國內(nèi)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新版C-NCAP側(cè)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九月色婷婷免费| 农村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 国产乱人对白| 在线观看的a站免费完整版| 中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av| Jizz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蜜桃|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精品| 午夜视频网址|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欧美99|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亚洲av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自产自现在线视频地址| 99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免费看| 美国少妇性xxxx另类|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自偷自免费一区100| 丰满女人猛烈进入视频免费网站| 日本精品人妻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天堂|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一区二区| 婷婷开心五月综合基地|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剧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尤物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