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波
[摘? ?要]注重名著整本書閱讀是語文部編版教材的亮點之一,它打破了片段式閱讀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要求學生完整地、系統(tǒng)地閱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彌補了片段式閱讀的不足與缺陷。文章從做好讀前引導、強化讀中指導、構建讀后多元評價體系三個方面對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索,以期學生能夠獲得較好的閱讀實效。
[關鍵詞]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2-0006-02
根據(jù)教育部要求,自2019年秋季學期始,全國中小學啟用部編版教材。部編版語文教材的亮點之一就是非常重視名著整本書閱讀。結合江蘇省初中語文名著閱讀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的收獲,根據(jù)平時的教學實際,筆者對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了探究。
一、做好讀前引導,激發(fā)閱讀興趣
1.科學規(guī)劃閱讀時間
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其學習自覺性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教師可以先根據(jù)不同名著的內容規(guī)劃好閱讀時間,再讓學生根據(jù)他們的閱讀實際進行調整。
如七年級上冊教材推薦閱讀的《朝花夕拾》中收錄了魯迅先生所作的十篇散文。其中有側重寫人的,有側重記事的,有側重議論的,等等。筆者建議學生用三周的時間完成《朝花夕拾》整本書的閱讀。學生第一周的主要任務是了解這部名著的相關知識并閱讀記錄魯迅童年生活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無?!?,第二周閱讀批判封建思想、封建教育等的《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父親的病》《瑣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三周閱讀表現(xiàn)對親友和師長的崇敬、懷念之情的《藤野先生》《范愛農》。
2.積極營造閱讀氛圍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整合圖像、視頻、音頻等資源,營造活潑生動的閱讀氛圍,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西游記》的閱讀教學為例。在教學前,筆者播放了動畫片《西游記》中的幾個精彩片段,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欲望,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3.調整閱讀內容
每冊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都會給學生介紹2本必讀名著和4本推薦閱讀名著。如部編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中把《朝花夕拾》《西游記》作為必讀名著,把《白洋淀紀事》《湘行散記》《獵人筆記》《鏡花緣》作為推薦閱讀名著。
由于初中生的學業(yè)負擔較重,筆者將教材的安排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筆者會引導學生重點閱讀必讀名著,再讓學生從4本推薦閱讀名著中選取1本并另外挑選1本自己喜歡的其他名著進行閱讀。這樣,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可靈活調整閱讀內容,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權,讓學生較好地完成閱讀任務。
二、強化讀中指導,提高閱讀實效
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科學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深度和閱讀效度。
1.用“學習清單”驅動閱讀
在教學中,筆者運用“學習清單”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有了任務的引導,學生的閱讀不再信馬由韁、自由散漫。在設計“學習清單”時,筆者嚴格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在引導學生閱讀《小王子》時,筆者提供了以下“學習清單”:(1)《小王子》的作者是誰?他有怎樣的成長經(jīng)歷?(2)小王子為何離開B612星球,他先后去了哪些星球,遇到了哪些人,他們分別有怎樣的特點?(3)小王子最終回到B612星球了嗎?(4)書中反復出現(xiàn)“大人們真奇怪”。作者為何要塑造奇怪的大人們?(5)若你在生活中同時遇到玫瑰和狐貍,你愿意和誰做朋友,如何做朋友?這份“學習清單”遵循了由淺入深的原則,既關注到了小說情節(jié)的分析,又關注到了主題探究。
在學生學習閱讀整本書的初期,“學習清單”可由教師來擬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后,教師可讓學生練習自擬“學習清單”。當學生掌握了自擬“學習清單”的方法后,他們的閱讀成效也定能得到提高。
2.開展專題探究
開展專題探究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以對作品的主旨、社會意義等深層內容有所感悟,進而由表及里地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
在閱讀《朝花夕拾》這部名著時,筆者結合教材上的資料引導學生進行以下專題探究。專題一:探究魯迅的童年。筆者把展現(xiàn)魯迅童年生活經(jīng)歷的《狗·貓·鼠》《五猖會》《阿長與〈山海經(jīng)〉》《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四篇文章進行歸類,要求學生完成三個探究任務:任務一是給重點字詞、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做批注,任務二是對照“學習清單”感悟魯迅的童年生活,任務三是續(xù)寫文章中的相關情節(jié)。專題二:探究《朝花夕拾》中的重要人物,要求學生對《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的長媽媽、《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壽鏡吾老先生、《范愛農》中的范愛農等重要人物進行探究。筆者提出了兩個任務:任務一是寫一篇個人視角下的人物分析小論文,比如《我眼中的長媽媽》《我談范愛農》等;任務二是畫一幅人物簡筆畫。學生需選擇某一篇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一個人物,用簡潔的線條畫一幅能體現(xiàn)其形象特點的簡筆畫,并配上相應的文字介紹。
3.師生共讀相互促進
“師生共讀”這一理念很早就在閱讀教學中被提出來了,但目前落實效果還不太理想。筆者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堅持做到師生共讀,并與學生一起探討、交流。比如在閱讀《西游記》這部作品時,有學生提出“唐僧真可惡,孫悟空救了他還要被責怪,甚至被趕走”,還有學生提出“豬八戒好吃懶做,還挑撥是非”等具有偏見色彩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告知學生不要急于下結論,應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全方位的評價。通過再讀、再品,學生慢慢懂得了唐僧的佛家情懷,八戒的一時沖動,看到了他們善良、不達目的不放棄的一面。
師生共讀,能夠促進師生雙方的共同成長。師生共讀,將使師生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實現(xiàn)師生從“閱讀”到“悅讀”的轉變,進一步提高師生的閱讀實效。
三、建構讀后多元評價體系,促進習慣養(yǎng)成
學生在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之后,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探討交流,以深化感悟。為了讓學生的閱讀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讓閱讀成為常態(tài)、成為習慣,教師應發(fā)揮多元評價體系的作用。
1.通過自主測評了解讀情
筆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班上成立自主測評小組。每天上課前5分鐘,各小組要對組內所有成員的名著閱讀情況進行測評并做好統(tǒng)計。
在閱讀《小王子》后,筆者請每個小組先獨立設計自主測評試題再匯總成一份試題。各小組經(jīng)過多次討論,最終確定了自主測評試題。判斷題有如下幾題:(1)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非常小,叫作B330。(2)小王子居住的星球有一種非??膳碌姆N子,是猴面包樹的種子。(3)小王子拜訪的第二個星球住著一個扳道工。(4)小王子拜訪的第六個星球住著一個大部頭書的老先生。(5)在撒哈拉沙漠,我遇到一個小家伙,他就是小王子。(6)小王子拜訪的第七個星球是地球。簡答題有如下幾題:(1)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上有一種危險的植物,它的名字叫什么?(2)小王子生活的星球有多大?(3)小王子在悲傷的時候喜歡干什么?(4)小王子會用他的火山干什么?(5)那朵難伺候的花兒一直折磨小王子的原因是什么?(6)那位從來不離開辦公室的地理學家不愿意記載什么?(7)狐貍告訴小王子的真理是什么?
通過自主測評,教師不僅能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而且能夠清楚學生的閱讀進度,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名著整本書閱讀。
2.通過展示增強自信
展示是有效的激勵性評價之一。筆者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如進行閱讀手抄報、閱讀筆記、黑板報專題展示,故事講演等。在閱讀《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后,筆者指導學生每人出一份關于《紅星照耀中國》的文學小報。內容要包括作者簡介、情節(jié)概述、主題探究及寫作特點分析等,并力求做到版式新穎、圖文并茂。
3.通過多元評價深化認知
實際上,不論是在普通的考試,還是在中考中,名著整本書閱讀都是必考內容。所以在考前整理相關的名著整本書閱讀材料、進行名著整本書閱讀訓練就顯得非常必要。閱讀屬于個性化行為,“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在開展訓練時, 要關注多元評價。筆者會引導學生將相關名著內容改編成話劇、漫畫,并積極開展經(jīng)典片段朗誦、“我看名著人物”辯論賽等。
筆者不僅努力為學生搭建各種展示平臺,還建構多元評價體系,以使學生讀有所獲、讀有所悟、讀有所成,并逐漸養(yǎng)成閱讀名著的愛好和習慣。
總之,初中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多種多樣。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名著整本書閱讀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名著整本書閱讀的價值,語文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積極探索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致力于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 農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