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道忠
(安徽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 安徽池州 247099)
支氣管肺炎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疾病,小兒屬于高發(fā)群體,且以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1],患兒多有流涕、發(fā)熱、呼吸加快、氣急、咳痰等癥狀,嚴重影響他們的生長發(fā)育,需及時診斷與治療。有研究顯示[2],支氣管肺炎致病病原體以細菌為主,為此合理選擇與應用抗生素是治療本病的關鍵。1987年國外有學者提出抗生素序貫療法,指的是選擇抗生素治療時依次序連續(xù)用藥,先腸道外給藥,比如肌內(nèi)注射或靜滴待病情穩(wěn)定后,選擇口服用藥[3]。為了進一步探究應用頭孢替唑-頭孢克肟序貫治療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的臨床療效,某院就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患兒120例實施了研究,報道如下。
2018年5月~2020年5月某醫(yī)院收集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患兒120例進行研究,應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2~10歲,均值(5.48±1.24)歲;觀察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10歲,均值(5.56±1.14)歲。兩組患兒性別與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有咳嗽、咳痰、氣促等癥狀,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不低于10×109/L,中性粒細胞不低于70%,肺部可聞及濕羅音或X線可見斑片或點狀陰影,確診滿足《實用兒科學》關于細菌性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4],家屬愿意配合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其他肺部病變,嚴重心肝腎病變,免疫系統(tǒng)缺陷或造血系統(tǒng)疾病,該研究藥物過敏體質(zhì),感染性休克或敗血癥患兒,非細菌所致肺炎。
兩組均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維持呼吸道暢通,常規(guī)吸氧、吸痰、霧化吸入及支持治療等。對照組選擇頭孢替唑(生產(chǎn)廠家:山東羅欣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4019)連續(xù)靜滴治療,每天2次,每次40mg/kg。觀察組用頭孢替唑-頭孢克肟序貫治療,先靜滴頭孢替唑3~5d,用法與用量同對照組,待病情穩(wěn)定后改為口服頭孢克肟(生產(chǎn)廠家: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50259)治療,每天2次,每次3mg/kg。
比較兩組療效、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①臨床療效[5]:治療后患兒的發(fā)熱、氣促、咳嗽、肺部濕羅音明顯改善,而胸部X線炎癥吸收,血象等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兒的發(fā)熱、氣促、咳嗽、肺部濕羅音有所改善,胸部X線炎癥有所吸收,血象等實驗室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未能滿足前述要求或惡化為無效??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與治療后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兒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采集靜脈血3mL,離心處理后取血清待檢,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與說明書執(zhí)行。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則為85.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對比[n(%)]
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
表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對比
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CRP、IL-6、TNF-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致病病原體中,細菌占了很大部分,且比成人感染率更高,而抗生素的應用也逐漸常規(guī)化。但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得細菌耐藥性提高,對治療效果有影響[6]。因此,合理應用抗生素,同時保持良好的療效成為研究熱點。序貫療法指的是同一抗菌藥物不同劑型間的轉換,或同一級抗菌藥物不同藥物間的轉換,或從高一級抗菌藥物轉換為低一級抗菌藥物。近幾年,序貫療法在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中逐漸開展起來,成為熱點課題。
該研究中,對照組選擇頭孢替唑連續(xù)靜滴治療,觀察組用頭孢替唑-頭孢克肟序貫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兒治療前CRP、IL-6、TNF-α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血清CRP、IL-6、TNF-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合同類研究發(fā)現(xiàn),序貫療法治療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有著很多優(yōu)勢,比如可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減少醫(yī)療費用的支出,節(jié)約醫(yī)療成本;靜注治療會破壞血管完整性,誘發(fā)靜脈炎、輸液反應等不良事件,給患兒增加痛苦,但序貫療法可減少靜注次數(shù)與時間,從而減少了輸液所致不良反應[7]。頭孢克肟屬于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進而實現(xiàn)抗菌的作用,而且該藥物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且與其他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等特點,加上藥物為顆粒型,患兒易于接受。此外,當機體感染細菌后,可導致其中性粒細胞產(chǎn)生血清炎性因子如CRP、IL-6、TNF-α等,其中IL-6可促進肺泡產(chǎn)生多種介導炎性細胞遷移到肺泡的因子,導致機體級聯(lián)反應,加重病情;CRP則是機體特異性免疫蛋白,機體感染發(fā)生后,其水平明顯升高,進而介導炎性反應,使得機體免疫水平紊亂,從而導致病情的加重[8]。選擇頭孢替唑-頭孢克肟序貫治療,使得患兒的血清CRP、IL-6、TNF-α明顯降低,可見能快速殺滅致病菌,改善機體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小兒細菌性支氣管肺炎應用頭孢替唑-頭孢克肟序貫治療,可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為患兒改善病情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