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有鵬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永安 366000)
社會適應能力意為個體在社會上生存和發(fā)展的能力,而每一個體若想在自然和人類社會組織中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就要面對各種挫折與困境,迎接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而這些均要求個體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換言之,社會適應能力并非簡單的概念,其中可涵蓋相當多的內容,如身體素質、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只有在多個方面適應時代需求,才能使自我價值得到實現(xiàn)。為了保證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需注意到單純文化知識教育與傳統(tǒng)體育訓練模式的弊端,意識到當前多數(shù)人需要更加全面的身體素質、實踐能力、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支持,而此時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正可以因其體驗式學習優(yōu)勢,給參與者提供寶貴的挑戰(zhàn)極限機會,這樣能有效提升自我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中的多個方面。當今較多教育機構已經對戶外素質拓展活動進行了充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探索結果可以證實相關訓練活動對于參與者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巨大促進意義。
企業(yè)在設計活動目標時,應當注意到其與參與者預期活動結果、活動標準之間的關系,明確其中涉及到的參與目標、技能目標、身心健康目標、社會適應能力目標等多項內容,特別是留意當今時代后面兩項內容的現(xiàn)實意義。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可采用讓參與者自主體驗與挑戰(zhàn)的策略,改善其身體和心理素質,起到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戶外素質拓展與常規(guī)的體育訓練目標是基本相同,只是拓展活動更加強調實用性與體驗性。近些年福建永安開展大量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準備與實踐工作,并系統(tǒng)總結了工作成果。
福建永安已開展的戶外素質拓展活動項目主要有場地、水上與野外幾個大類,詳如表1所示。
表1 永安市戶外素質拓展活動項目
表1顯示,這些類型的活動項目,對于場地的要求各有不同。其中場地項目類別要求開闊的場景,水上項目類別要求江、河、湖、溪等場景,野外項目類型要求高山、叢林等場景,福建永安市基本能夠滿足這些條件。例如設置了400米塑膠田徑場,有標準足球場、籃球場等。場地項目類別所要用到的器材可以通過購買、自制的方式得到;而在水上和野外兩類項目中,永安市周圍的山水資源同樣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條件。
在場地基礎之上,應關注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成為進行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前提條件,比如在活動之前,做好了參與者的身體狀況尤其是既往病史的了解,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嚴格檢查,對參與者提出了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要求,使之在沒有明確指導時,避免做危險動作等。
企業(yè)具備進行戶外素質拓展活動的訓練條件,教練團隊思想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較高、結構分布合理,其中部分教練員從事過專門的戶外素質拓展活動理論研究,部分教練員在實踐能力方面有過較突出的成績。
對于戶外運動年輕愛好者而言,此前普遍認為自信心的培養(yǎng)并不成為問題,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有調查結果表明:社會適應能力的弱化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導致了年輕人群體抑郁和焦慮現(xiàn)象的嚴重,而這些現(xiàn)象又進一步損毀了年輕人的自信心。在已經開展的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支持之下,企業(yè)利用各種類型的體驗式培訓策略,能一定程度上恢復年輕人的自信心,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這一作用是值得重視的。年輕人可在交流過程中對自我做出準確評估,同時接納同伴意見,接下來還可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身能力,并與同伴建立互信關系,這些都將是自信心培養(yǎng)的有益做法。從具體活動內容方面來講,自信心培養(yǎng)需要自我不斷挑戰(zhàn)的支持,而戶外素質拓展訓練中的內容,如高空單杠、扎筏渡河、徒步穿越等,雖然實際操作難度不大,但卻正可以使參與者借此機會克服對于野外、高空等方面的恐懼心理。在多種刺激的帶動下,進行自我心理、行動的判斷與調整,并最終完成任務,這對其自信心將是較好的考驗。
利用戶外素質拓展活動的機會,參與者互相幫助提高,可以在身體素質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在具體的活動內容支持下,讓他們能密切協(xié)作完成各項任務,為了配合同伴,個體將產生較強的完成動力,正是這種動力的存在助推身體素質的發(fā)展。與此同時,當個體作為群體一員時,他需要利用不同手段與策略,讓自我表現(xiàn)得更好,自我表現(xiàn)與同伴表現(xiàn)相協(xié)調,其過程需要極為復雜的分析與判斷。該過程的持續(xù),是對一般體育訓練模式的補充,使參與者得到更加充分的訓練。也就是說,在戶外素質拓展活動中,參與者因為理解交流的必要性,享受交流的全過程,自我身體素質的適應性發(fā)展,將取得更為明顯的進步。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只有具備充分的團隊合作精神,才能保證社會適應能力處在較高水平。開展各類戶外素質拓展活動中,大部分項目都需要教練員和學員、學員和學員的充分團隊合作才能完成。舉例來講,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團委組織師生共同參與的信任背摔活動,便需要一名同學由高臺以后背躍下的形式來完成,其他同學負責組成人網接住,該項目既對參與者的勇氣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又是對參與者責任心和對團隊信任的一次大考驗。通過相關活動讓學生明白:合作意識在團隊活動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其它活動、未來學習和生活中的存在價值。
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對于個體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還往往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各項活動能夠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做法,使參與者被引導形成必要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筆者曾經組織參與的雷區(qū)取水活動中,教練員為參與者提供基本設備,包括如繩子、小杯、橡皮筋等,要求參與者站在一定距離之外,以不接觸小杯的做法,把裝滿水小杯移到腳下;該任務可以選擇多種做法來完成,參與者需要發(fā)揮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在最短時間內發(fā)現(xiàn)最具可行性的策略。整個過程中,參與者的想法、表現(xiàn)可能存在差異,也可能出現(xiàn)爭辯,但這些都是極為正常的現(xiàn)象。也正因為有了差異和爭辯,個體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得到體現(xiàn),社會適應能力才會得到有效提升。
前面述及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對參與者的綜合影響,屬于理論上的認知,在特定活動中的實際應用時,影響效果各有不同。調查永安市參與者進行分析,得到具體的影響效果。
福建永安現(xiàn)在活動涉及對象具有較廣的覆蓋面,同時個別活動在時間、場地的安排上不盡合理,且無法對參與者的年齡、能力等做出完全準確的統(tǒng)計,所以難免會對活動效果產生一定不良效果,以致造成某些活動項目的安排與參與者期待相違的問題,但此類問題并非主流。經調查分析研究可知,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訓練形式比較起來,在拓展培訓活動中,各項任務及細節(jié)會對參與者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jié)撃芷毡楫a生良好的效果。但對具體參與者個體而言,由于其參與態(tài)度、個人經歷、素質能力等方面的區(qū)別,所以存在一些主觀上的區(qū)別,甚至有部分參與者在活動時游離于團隊組織之外,做一些明顯同拓展活動無關之事。表2所列為調查了解到的參與者最喜歡的項目,結果取自參與者為期3個月的活動效果評價調查分析。調查問卷由筆者親自發(fā)放、回收與整理。
表2 參與者最喜歡的項目(百分比%)
愛好者進行戶外拓展活動,可以將目光著眼點放在自信心、身體素質、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幾個方面的強化上。通過對200份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分析,了解到絕大多數(shù)參與者認為企業(yè)組織的拓展活動能夠基本滿足需求。有113名參與者認為自己所參加的活動,使自己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認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另分別有人數(shù)不等的參與者,表示在身體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信心方面有所進步??偟恼f來,在培訓與指導者的帶動之下,學員各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對其社會適應能力的進步顯然是有益的,詳見表3。
表2顯示,高空斷橋、信任背摔、河流、水球、溯溪等項目較受歡迎,而高空單杠、扎筏渡河、攀巖等項目喜歡人數(shù)較少。除此以外,場地、水上、野外幾類拓展活動中,分別有占比3%、6.5%、8.5%的參與者表示沒有自己喜歡的項目。通過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可知戶外拓展活動對于參與者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依然需要深入探究,至少在參與者自我認可方面有待加強。
表3 參與者某方面有較快提高的調查
從整體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大部分參與者各項能力的進步比較明顯。但為期3個月的活動完成之后,依然有個別參與者認為戶外拓展活動對其幫助不夠明顯,甚至是沒有幫助,其中大部分反饋為對自信心的幫助不強。
首先,企業(yè)所采取的戶外拓展活動基本方案是可行的,然而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包括企業(yè)情況、參與者情況等做進一步的完善。其次,福建永安市已經注意到除了活動場地環(huán)境建設、設施改善方面的問題,需要盡快建成硬件功能比較完善的綜合化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基地外,在組織活動時,時間相對緊迫,缺少對參與者的培訓及前期調查,因此參與者滿意度依然有可提高的空間。第三,永安市參與戶外拓展活動的次數(shù)不多,認知程度較低,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即需要從認可度角度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后,參與者完成拓展訓練活動之后,有個別項目缺少及時的總結和反思環(huán)節(jié),讓培訓效果不同程度的弱化,這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對策。
首先,現(xiàn)在所采取的各種類型場地、野外及水上訓練項目,內容皆以傳統(tǒng)形式為主,希望未來可以從設施實施情況出發(fā),引入參與者更感興趣的拓展訓練項目;同時考慮參與者參與活動的不同目標,進行相應的功能性安排,使訓練內容更加科學化、更具針對性。其次,開展訓練活動之前,需要做好針對參與者的調查,全面了解參與者的學習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并據(jù)此做出活動計劃的調整;而當活動完成之后,則同樣需要與其進行及時溝通,了解反饋情況,做出效果評價。最后,建議增加戶外拓展訓練活動時間與次數(shù),并使參與者在參與之前便接受足夠的宣傳。
戶外素質拓展活動能夠全面滿足參與者運動參與,提升其身心健康、運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多個方面的目標,特別是可通過身心健康調整,使參與者愈能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需求。因此永安地區(qū)基于較為合理的運動場所和地理環(huán)境,開展相應的戶外素質拓展活動,是比較恰當?shù)淖龇?。該做法對于參與者自信心、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也可以被實踐證明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