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婷 王丹鳳 楊夢思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兒科,河南省洛陽市 471000
小兒支氣管肺炎(children bronchial pneumonia,CBP)的發(fā)病率較高,患兒以氣促、咳痰、發(fā)熱為主要臨床癥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呼吸衰竭,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阿奇霉素在臨床上常被用來治療CBP,其抗菌作用較強,但單用的治療效果不顯著,常需聯(lián)合其他止咳平喘藥物配合治療[1]。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和鹽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 and Ge Injection,AH)均具有較強的祛痰作用[2-3]。為比較阿奇霉素分別聯(lián)合NAC或AH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CBP患兒110例進行了治療觀察,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11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支氣管肺炎的診斷標準[4];(2)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顯示IgM陽性,診斷為支原體感染;(3)患兒家屬自愿簽署治療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近期內曾服用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的藥物;(2)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3)存在先天性疾?。?4)器官功能障礙。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納入研究的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5例。對照組患兒男27例、女28例;年齡10個月至6歲,平均(2.42±0.45)歲;病程1~3 d,平均(2.15±0.21)d。觀察組患兒男26例、女29例;年齡1~6歲,平均(2.44±0.38)歲;病程1~4 d,平均(2.21±0.23)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在飯后靜脈輸注阿奇霉素(江蘇吳中醫(yī)藥有限公司蘇州制造廠,生產批號:1910122)10 mg/(kg·次),1次/d,持續(xù)5 d。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靜脈輸注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六安華源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1003)治療[2~6歲患兒7.5 mg/次,3次/d;2歲以下患兒7.5 mg/(kg·d),2次/d],持續(xù)5 d;觀察組患兒霧化吸入治療乙酰半胱氨酸溶液(Zambon S.p.A,生產批號:28004968)治療,3 mL/次,2次/d,持續(xù)5 d。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癥狀 比較兩組患兒咳痰、發(fā)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1.3.2 炎癥因子水平 治療前、治療5 d后,分別采患兒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3 肺功能 治療前、治療5 d后,采用FGC-A+型肺功能檢測儀(安徽電子科學研究所)分別檢測兩組患兒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咳痰、發(fā)熱、肺部啰音的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d,n,x±s)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5 d后,兩組患兒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顯著降低,觀察組患兒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n,x±s)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5 d后,兩組患兒的FEV1、FVC均顯著升高,觀察組患兒的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比較 (L,n,x±s)
小兒支氣管肺炎(CBP)主要由病毒、細菌等感染所引發(fā),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可導致呼吸衰竭,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阿奇霉素抗菌性強、抗菌譜廣,但單獨使用其治療CBP的臨床效果并不理想,臨床上常聯(lián)合其他祛痰藥物進行治療[5-6]。
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鹽酸氨溴索(AH)均是臨床常用的祛痰藥物,為比較阿奇霉素分別聯(lián)合NAC或AH治療CBP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將CBP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聯(lián)合NAC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聯(lián)合AH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咳痰、發(fā)熱、肺部啰音的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提示阿奇霉素聯(lián)合NAC治療CBP患兒可更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阿奇霉素聯(lián)合HA治療。AH可刺激患兒黏膜的漿液腺分泌,抑制黏液腺活性,降低痰液黏度,促進纖毛運動,加速痰液清除,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7];NAC可斷裂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鏈的二硫鍵、DNA纖維,降低痰液黏度,使膿性痰液溶解,促進痰液清除[8-9]。治療5 d后,觀察組患兒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阿奇霉素聯(lián)合NAC治療CBP能更有效低降低患兒的炎癥因子水平,促進患兒康復,療效優(yōu)于阿奇霉素聯(lián)合AH治療。NAC可清除患者活性氧介質,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信號通路表達,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緩解炎癥反應[10-11]。治療5 d后,觀察組患兒的FEV1、FV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阿奇霉素聯(lián)合NAC治療可有效改善CBP患兒的肺功能,效果優(yōu)于阿奇霉素聯(lián)合AH治療。NAC一方面能溶解氣道黏液,降低氣道阻力,從而改善患兒的肺功能;另一方面具有細胞保護功能,可減弱活性代謝物質對患兒肺部的損傷,從而促進患者的肺功能恢復[12-13]。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聯(lián)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效果優(yōu)于阿奇霉素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治療,可更有效地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降低患兒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患兒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