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博白林場,廣西 博白 537600)
鐵皮石斛屬蘭科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中國南部山區(qū)海拔1600m的山地中半陰濕的巖石上,其中安徽、福建、浙江等省份為主要產地[1]。鐵皮石斛屬于名貴的中草藥,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莖可入藥,屬補益藥中的補陰藥,具有滋陰清熱、益胃生津[2]等作用。
鐵皮石斛原先只有野生,經過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目前鐵皮石斛已經可以進行人工栽培[3]。近年來,在國內鐵皮石斛的種植面積和收益也日益擴大,但對于人工栽培的鐵皮石斛來說,基質是成活的關鍵[4]。如楊旺利[5]研究了不同基質附著物對鐵皮石斛成活率的影響,發(fā)現(xiàn)含有苔蘚組的基質中的石斛成活率最高,達到93.33%,高于對照組171%,并且平均從凈重達到11.28g,是對照組的1.31倍。敖茂宏[6]的研究發(fā)現(xiàn),若以松樹皮作為扦插的基質,萌發(fā)時間、成活率、新根數(shù)量均高于其他組,還有研究認為雜木屑對于石斛蘭來說是一種最佳的栽培基質[7]。
另外,在混合基質研究方面,肖昌泰(2012)用青木樹皮∶細鋸末這兩種基質對鐵皮石斛進行培植[8],發(fā)現(xiàn)青木樹皮(5)∶細鋸末(1)的比例,用于石斛的試管苗移栽后的基質栽培,效果最佳。郭益紅用泥炭+樹皮+刨花作為栽培的基質[9],發(fā)現(xiàn)三者之間比例為2∶4∶4的時候,基質的保肥保水性以及透氣性較好,且移栽后的試管苗成活率達到90%以上,后期的萌芽率達到86.7%,莖稈較粗。孫永玉以常見的樹皮、鋸末和羊糞作為鐵皮石斛的栽培基質,發(fā)現(xiàn)當三者比例為5∶3∶2時,能夠提高鐵皮石斛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和水分,且鐵皮石斛的產量最高,達到328kg/畝[10]。秦廷豪用谷(麥)殼、河沙、珍珠巖作為鐵皮石斛的栽培基質,發(fā)現(xiàn)三者比例為2∶1∶1的時候,鐵皮石斛的試管苗成活率達到9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基質中加入谷殼,透氣性大大增強,河沙能夠增加保水性,珍珠巖的吸水性能也非常好,三者因素疊加,所以鐵皮石斛的成活率大為提升[11]。另外,還有泥炭∶樹皮∶刨花,木刨花∶木屑、泥炭∶鋸末∶珍珠巖,樹皮∶火山石,花生殼∶碎石,葦末渣∶木炭∶鋸木屑,廢菌糠∶樹皮等多種基質混合的試驗,結果證明部分基質對于鐵皮石斛的生長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12]。
基于基質對石斛生長發(fā)育的研究,本文選擇了脫脂松樹皮、松樹木糠、杉樹木糠、木碳、椰糠等基質,進行了不同基質混合和不同栽培條件的正交試驗栽培,發(fā)現(xiàn)不同試驗處理間有顯著差異,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以下,為今后研究和利用栽培基質進行石斛種植提供參考。
鐵皮石斛的幼苗品種主要有4種,即鐵皮石斛H-3#、H-15#組培苗,由廣西國有黃冕林場林科所培育;桂平白石山鐵皮石斛組培苗、容縣南山鐵皮石斛組培苗,由南寧市藥用植物園培育。
本試驗作3因素4水平正交試驗,其因子與水平采用SPSS18.0軟件中的L16(4^5)設計,試驗因素與水平詳見試驗因素與水平表(表1),共設置16個組合處理,分別為A1B1C1、A1B2C2、A1B3C3、A1B4C4、A2B1C2、A2B2C1、A2B3C4、A2B4C3、A3B1C3、A3B2C4、A3B3C1、A3B4C2、A4B1C4、A4B2C3、A4B3C2、A4B4C1。各因子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排列,重復3次,每重復種植33叢。種植管護518d后,統(tǒng)計種植成活率、萌芽數(shù)、采摘鮮條重量數(shù)據(jù),并作正交試驗分析。調查方法為全查,試驗結束后用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正交水平處理。
表1 試驗因素與水平
2.3.1 定植準備。
(1)場地消毒。定植前3d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噴淋定植場地周圍及種植基質。定植前一天淋透基質水分。
(2)瓶苗管理 把計劃移栽的鐵皮石斛組培瓶苗在定植前20~25d放于煉苗棚內進行煉苗。定植前,根據(jù)天氣狀況提前一天或兩天用清水洗凈組培苗根上的培養(yǎng)基,裸根苗、少根苗和污染苗與正常苗分開擺放,用0.1%的百菌清溶液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處理好的小苗放置于通風陰涼處,待小苗根系氧化變白既可定植到準備好的基質上。
2.3.2 定植管理
按株行距10cm×10cm進行定植,定植時在基質上挖穴深2~3cm,把小苗放置于小穴內,根系能自然舒展,基質完全覆蓋根系為宜,輕輕提苗,使小苗根系與基質充分接觸,澆足定根水。 鐵皮石斛為耐陰性植物,用75%的活動遮陰網(wǎng)覆蓋;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晚15~20 ℃,低溫不低于8 ℃,高溫不高于35 ℃;濕度控制在60%~80%;注意通風。注意保持定植后的植株水分,待定植苗新根萌動后(20d)進行30%沼氣水溶液根外追肥,每隔10d追肥一次。
不同品種、基質和栽培條件正交試驗處理對鐵皮石斛生長影響見表2。對于平均成活率來說,成活率在90%以上的有兩個處理組合,即A3B1C3和A4B4C1,成活率分別高達97.2%和97.98%;成活率在80%~89%之間的處理組合有5個,分別為A2B4C3(成活率82.82%)、A3B2C4(成活率88.6%)、A3B3C1(成活率87.88%)、A3B4C2(成活率84.88%)、A4B2C3(成活率80.47%);成活率在60%~79%的處理組合有兩個,分別為A4B1C4(成活率75%)、A4B3C2(成活率66.84%);成活率在60%以下的有7個,分別為A1B1C1(53.11%)、A1B2C2(48.36%)、A1B3C3(55.24)、A1B4C4(35.23%)、A2B1C2(16.75%)、A2B2C1(18.00%)、A2B2C1(20.10%),其中,以A2B1C2處理組合為最低,成活率僅有16.75%。
表2 不同品種、基質和栽培條件正交試驗處理對鐵皮石斛生長影響
對于平均萌芽數(shù)來說,以達到4條以上的處理組合有6個,分別為A1B1C1(4.49條)、A2B4C3(4.20條)、A3B1C3(4.40條)、A3B2C4(4.66條)、A3B3C1(4.52條)、A4B4C1(4.58條);對于1m2帶葉鮮重來說,達到1kg以上的處理組合有7個,分別為A3B1C3(1.63kg)、A3B2C4(1.11kg)、A3B3C1(1.75kg)、A3B4C2(1.30kg)、A4B1C4(1.10kg)、A4B3C2(1.30kg)、A4B4C1(1.10kg)。從3個生長數(shù)據(jù)來看,以A3B1C3組合對平均成活率、平均萌芽數(shù)和1m2帶葉鮮重的影響為最高,其次為A4B4C1處理組合,A3B2C4、A3B3C1兩個處理組合對鐵皮石斛的生長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建議在實際生產中,選擇A3B1C3組合(即品種選擇桂平白石山鐵皮石斛,產地選擇大王椰樹林下、種植基質選擇脫脂松樹皮+木碳)和A3B3C1(品種選擇桂平白石山鐵皮石斛、場地選擇桉樹林下、種植基質選擇脫脂松樹皮)這兩個不同種植品種、場地和基質,來進行鐵皮石斛的栽培,將會取得較好的栽培收益。
鐵皮石斛對栽培條件要求較高,選擇成本低廉、易于推廣的栽培條件對于提高鐵皮石斛的種植收益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品種選擇桂平白石山鐵皮石斛,產地選擇大王椰樹林下,種植基質選擇脫脂松樹皮+木碳,品種成活率高達97.2%、平均萌芽數(shù)達到4.4條,1m2帶葉鮮重達到1.63kg,在各個處理組合中,處于較理想的生長狀態(tài),因此,建議在生長中推廣應用這種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