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北京時間周三上午舉行視頻通話,中方的通報說,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和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并且都認為中美經濟關系十分重要。美方也發(fā)布了簡短的通話信息,另外中美都在通報中提及雙方愿意繼續(xù)保持溝通。
這次通話是劉鶴上周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通話后舉行的,這兩次通話標志著中美經濟高官溝通的全面恢復,它在兩國關系總體上相當緊張的背景下顯得很突出。
自2018年美國發(fā)動對華貿易戰(zhàn)以來,兩國關系急轉直下,美國一些政治精英對與中國對抗的反復動員致使美國對華打壓迅速升級為高科技脫鉤和全面戰(zhàn)略圍堵。時至今日美國能用的各種招數(shù)大多都使了出來,但回頭看,最初打響的經貿戰(zhàn)幾乎毫無效果,中美貿易去年不降反升,今年前四個月又同比大增約50%。
經過三年多貿易戰(zhàn),相信中美雙方都對對方的實力和兩國經貿關系在雙方之間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有了更多認知。在兩國當下互動中,經濟高官接觸對外釋放的信息是最平和積極的,這增加了人們對中美當前圍繞經貿合作比其他領域更多一些冷靜和理性的印象。
事實證明,中美經濟分不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品征收那么高額的關稅,但不僅兩國貿易額經短暫下滑后不斷大幅回升,并且美方希望通過貿易戰(zhàn)所達到的制造業(yè)從中國回流美國、減少美國逆差、用削弱中國經濟壓北京政治讓步等目標一個都沒實現(xiàn),而那些加征的關稅很大一部分由美國企業(yè)和家庭分擔了。對華貿易戰(zhàn)是非常失敗的,這完全可以看成一個定論。
必須指出,今天的美國經濟要比三四年前更加脆弱,政治上的來回折騰以及疫情沖擊讓美國的問題進一步極化,不斷的量化寬松削弱了全球對美元的信心,美國有可能處在一場新金融危機前夜的擔心不時出現(xiàn)。今天的美國同中國搞經濟撕裂和對抗的資源顯然在加速減少。
把中國視為戰(zhàn)略競爭對手并以“脫鉤”的總思路同中國打交道,這有悖中美關系在全球化時代的基本現(xiàn)實,它所造成的巨大消耗也實為美國長期戰(zhàn)略上的不可承受之重。拉盟友打造共同對付中國的地緣政治同盟不可能起到加強美國力量的實質作用,因為這樣的冷戰(zhàn)迷思與各國增加競爭力的急迫事項錯位太嚴重,只能是個花架子。
美國面對中國崛起的危機感不是因為它的軍事優(yōu)勢受到嚴重挑戰(zhàn),也不是它的舊有盟友關系遭到中國影響力擴大的嚴重侵蝕,而是來源于它對本國經濟實力和活力相對下降的焦慮。它要解決這個最大問題就要在全球化業(yè)已形成的新現(xiàn)實中尋找答案,搞貿易戰(zhàn)和脫鉤是怯懦的表現(xiàn),是無用的自我安慰和壯膽。
現(xiàn)在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qū)與中國的貿易大于同美國的貿易,美國的盟友沒有一個愿意真正降低與中國的貿易聯(lián)系,這種情況下,美國公司如果脫離中國市場將意味著多數(shù)情況下失去成為全球頂級公司的機會。這就是為什么一邊打著貿易戰(zhàn),一邊有很多美國公司繼續(xù)增加在華投資的原因。
中國的態(tài)度非常穩(wěn)定,我們不希望與美國對抗,但美方如果將對抗強加到中國頭上,我們會坦然接受挑戰(zhàn)。去年以來兩國貿易的急劇增加提供了與兩國政治緊張關系相反的平衡信息,也推動了人們對中美關系新的穩(wěn)定構架各種可能性的思考。我們希望,這種推動能夠產生積極的結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