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敏
同學們,我們每天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們的外貌、性格、興趣等各不相同,怎樣才能讓這些人物在我們的筆下生動、鮮活起來,塑造出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人物形象呢?在寫作過程中,要抓住以下兩個關鍵要素。
人物特點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包括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同學們在塑造人物時,首先要掌握人物的這些特點,才能進行準確、深入的描寫。
外貌是指人物的體貌特征,包括容貌、衣著、姿態(tài)等。寫人物時,抓住了外貌特征,就能順利地把這個人和其他人區(qū)分開來。描寫外貌時,最忌千人一面,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這個人最顯著的外貌特征。
有位同學在《胖爸爸》的作文中,這樣描寫:
他的臉又圓又大,一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臉上的肉像“麻團”。臉上的肉長滿了,就往脖子上“溜”,脖子變得又粗又短。那脖子上的肉一層蓋一層,就像重疊的波浪。背上的肉也是厚厚的,拍起來還會發(fā)出“啪啪”的響聲。最胖的要算肚子了,不用鼓氣,也像皮球一樣圓。我常常在寫完作業(yè)以后,將頭靠在爸爸那又圓又鼓的胖肚子上,把它當成“肉枕頭”,舒服極了。
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外貌描寫,小作者通過生動的描寫、貼切的比喻,對爸爸的臉、脖子、背、肚子等不同部位進行刻畫,勾畫了一個“重量級”的胖爸爸,寫出了爸爸的慈愛,使人難忘。
人物描寫的目的是刻畫人物的性格,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從而更深刻地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出色的性格描寫,能做到活靈活現地再現“人物”,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有位同學在《我的“土老帽”爺爺》這篇作文中,這樣來描寫爺爺節(jié)儉的性格:
爺爺很樸素,總愛穿他那身中山裝。有一次,爸爸給他買了一身新衣服,爺爺卻生氣地說:“我這身衣服又沒壞,趕緊退了!”爸爸只好將新衣服退了。我問爺爺:“你為什么不肯買新衣服?”爺爺風趣地說:“我要發(fā)揚艱苦樸素的精神!”逗得我哈哈大笑。
這段文字,通過語言描寫再現了爺爺拒絕穿新衣服的生活片段,表現了他簡樸的生活,從而突出小作者對爺爺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的贊揚,也表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爺爺不是“土老帽”,爺爺具有勤儉的傳統(tǒng)美德。同學們,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是這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外在表現,寫出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才能將這個人寫“活”。
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如果能抓住他們的興趣愛好來寫,往往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
一位同學在作文《愛讀書的我》中,寫出了自己喜歡讀書的愛好:
我十分迷戀看書。記得有一次,我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媽媽喊我吃午飯我都沒聽見。終于,在媽媽的幾聲“獅吼”之后,我才含含糊糊地答應了,可我又怎能放下心愛的書本呢!我邊看著書邊漫不經心地說:“你們先吃吧!”然后又繼續(xù)埋頭看書了。
這篇作文,通過寫小作者酷愛讀書的愛好,是不是讓我們對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要想抓住興趣愛好來寫,需要同學們對描寫的這個人物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就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人物,多積累生活素材。
同學們在描寫人物時,可以合理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常見的寫作手法,同時,還要注意通過典型事例、細節(jié)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
人和事是分不開的,寫人離不開寫事。選取一件或幾件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典型事例來寫,可以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與眾不同。
有位同學在作文《我的媽媽》中,寫了這樣一件事:
俗話說“嚴父慈母”,我的媽媽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慈母”。一天晚上,窗外寒風呼嘯,天寒地凍。我伏案做著習題,寒冷、疲倦一齊向我襲來。正當我有些招架不住時,突然房門“吱呀”一聲開了。“華華,喝杯熱茶,暖暖身子,提提神!”隨著媽媽親切的話語,一杯冒著熱氣的香茶被遞了過來。我趕快站起身用雙手接住,感激地喝了一大口。頓時我渾身熱乎乎的,剛才的寒冷和倦意立即一掃而光。于是我又振作精神,投入到解題的“戰(zhàn)斗”中去了。
這段文字,生動描述了媽媽給“我”寒夜送熱茶的事情,看似平常,卻很典型,表現了媽媽對“我”的關心,贊揚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細節(jié),是文章的生命??梢哉f,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讀性。
請看作文《運動場上》,其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
“加油!加油!”同學們拼命地為單杠上的小勇鼓勁。他就要做第12 個引體向上了,這是我們班至今無人突破的紀錄。只見他的身子前后擺了擺,仿佛在積蓄力量,就在身子再一次向前晃的時候,他大喊一聲:“嗨!”立刻,他全身都繃得緊緊的,雙臂用力向上拉,身子哆哆嗦嗦地慢慢向上移動。他雙眼緊閉,汗水順著通紅的臉頰往下流。胳膊上的肌肉像正在充氣的氣球一樣逐漸鼓了起來,小臂上的青筋也暴出來,像一條條青色的蚯蚓。小勇堅持著,在同學們的吶喊聲中,他的頭慢慢地靠近單杠,超過了單杠!“成功了!”同學們歡呼起來!
這段文字,小作者描寫得很細致,我們仿佛親眼目睹了小勇的動作:“擺”“拉”“移動”“靠近”等;聽到了他的吶喊聲:“嗨”;觀察到了他的神態(tài):眼睛“緊閉”,臉“通紅”,汗水“往下流”;注意到了他全身都“繃得緊緊的”,身子“哆哆嗦嗦”“慢慢”地向上移動,肌肉“逐漸鼓了起來”,小臂上的青筋也“暴出來”。同時,小作者還注意到了周圍同學的狀態(tài),以此襯托出小勇努力向上的形象。
同學們,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如果注意以上方法的運用,相信一定會令你們筆下的人物增色不少。試著觀察一下身邊的人,選取幾個典型事例進行一次與眾不同的人物描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