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凡路 孫五郎
序·長夜漫漫
泱泱華夏,浩浩神州。文華燦燦,史脈悠悠。智慧惠滋人類,文明澤潤全球。然則封建陳疴,凋摧病樹;帝制積弊,侵噬沉舟。妄自尊大,列強炮艦驚皇夢;閉關鎖國,豪殿笙歌掩民愁。虎門銷煙,難禁抗英之?。获R關簽字,恥蒙甲午之羞。茍朝廷于一角,哀黎庶于九州。爾乃志士舍生,鑒湖女魂荒野草[1];英雄舉事,義和團首墜城樓[2]。戊戌維新,六君子頭顱枉落;辛亥革命,孫中山壯志未酬。茲則列寇逞威,橫行跋扈;軍閥耀武,割據(jù)封侯。三座大山重壓,兩個目標難求[3]。如斯舉目貧困、動蕩、分裂;何日享得富強、獨立、自由?漠漠兮炎黃日月,茫茫兮赤縣春秋!倏爾《新青年》創(chuàng)刊,電裂昏冥之夜;舊體制作古,民逐“德賽”之謀[4]。南陳北李,共擎大纛;學子工人,勇立潮頭。五四驚飆,卷工潮之駭浪;十月革命,傳馬列于神州!于是,睡獅醒東方,啟千秋之國祚;赤旗遍山野,競一代之風流。
第一章 風雨如磐
風拂禹甸,義聚紅船。舉錘鐮以救國,播星火以燎原。萍水兩廂,初卷罷工之浪;開灤五礦,繼擎浸血之幡。二七慘案,悟斗爭之經(jīng)驗;五卅申城,掀反帝之狂瀾。走工農(nóng)聯(lián)盟之路,開國共合作之篇。于是黃埔園中,淬煉沙場之刃;北伐路上,勇?lián)]“鐵軍”之拳。城市工潮,雷霆響震;鄉(xiāng)村農(nóng)運,風雨如磐。
——卷狂飆兮四海,擎大纛兮百川!
然則風云突變,正道臨淵。蔣介石舉刀“清黨”,悍然政變;革命者飲彈街頭,血濺旌旃。天人共怒,河岳飄殘。爾乃好兒女,慨恩仇,懷義憤,聚同儔?!翱缮砩涎E”,反思教訓;“埋好同伴尸首”,苦斗不休。于是南昌城頭,一聲槍響于子夜;湘贛邊界,萬人暴動于秋收。廣州城里,勇士舍生于街巷;瓊崖島上,義軍拼死于荒丘。百色風云卷旗劍,平江怒火噴恨仇。海陸豐將士驍勇,月歷百戰(zhàn);鄂豫皖英雄喋血,名垂千秋。
——“軍叫工農(nóng)革命,旗號鐮刀斧頭”[5]。
第二章 艱苦卓絕
征途險厄,步履維艱。悟真知以鮮血,積經(jīng)驗于磨難。漢口會議,定武裝斗爭之路;三灣改編,行黨建支部于連。旗卷羅霄,始創(chuàng)“割據(jù)”之舉;號鳴井岡,初開“圍城”之盤。武裝斗爭,如荼如火;土地革命,分糧分田。敵占區(qū)建“特科”,地下黨出生入死;根據(jù)地反“進剿”,指戰(zhàn)員血戰(zhàn)“霜天”[6]。農(nóng)會行“三抗”舉措[7],學生撒“三反”傳單[8]。女權運動呼風喚雨,左翼文化推波助瀾。龍巖爭端,誰領導誰,分歧各陳已見[9];古田決議,黨指揮槍,行動始得指南。
——建新型軍隊,創(chuàng)工農(nóng)政權。
蔣氏駭驚,派重兵以圍剿;紅軍機智,堅壁壘之森嚴[10]。三軍會師,精英并聚;幾戰(zhàn)連勝,紅域拓邊?!皺M掃千軍如卷席”,游擊閩贛;“天兵怒氣沖霄漢”,轉戰(zhàn)山川。毛潤之狂草《漁家傲》,三章激蕩[11];蔣中正罵娘金陵府,七竅生煙。
——成立蘇維埃政府,掀開根據(jù)地新篇。
第三章 殘陽如血
程途初探,雛翼待豐。共產(chǎn)國際,亦過亦功。其代表抱教條而不化,趨思想于左傾。強敵壓境,誤將堡壘對堡壘;弱旅抗擊,偏以劍鋒抵劍鋒。沖軍陷陣,勇士沙場喋血;畫地為牢,書生紙上談兵。廣昌鏖戰(zhàn),萬千將士悲壯烈;北門失守,無數(shù)英靈泣秋風。護革命火種,從長計議;為保存實力,決意長征。六年奮斗拋家棄業(yè),擇斷臂之舉;《十送紅軍》夾道牽衣,訴魚水之情。憂心忡忡,淚眼蒙蒙。蒼天寂寂,大地冥冥。抗日先遣隊,血濺征途;紅軍好兒女,彪炳汗青。
——殘陽如血,烈焰欲冰。
第四章 披荊斬棘
關山重重,望斷生路;天塹道道,遍踞敵兵??褶Z濫炸,主力紅軍受挫;圍追堵截,數(shù)系頑匪驕橫。暮云靄靄,八方火海彌煙壘;淫雨霏霏,萬里刀山走元戎。祭五萬英雄魂,血戰(zhàn)湘江天地慟;沖四條封鎖線,義昭泉曲鬼神驚。兩奪遵義,施調虎離山之計;四渡赤水,用神出鬼沒之兵。跨烏江絕壁之險,破婁山關隘之封。巧渡金沙遺妙筆,飭軍會理定征程。漢彝結盟傳佳話,軍民歃血照赤誠。安順場一舟躍波,虎狼膽裂;滬定橋九索飛渡,鷹鷙心驚。夾金山凍雪埋忠骨,臘子口絕壁降天兵。懋功會師,兩軍初慶勝利;巴西會議,再現(xiàn)決斷英明。然則另立中央,張國燾分兵南下;揮師北上,毛澤東夜走陜甘。天蒼蒼兮朔風冽,野寂寂兮凍雨寒。雪皚皚兮暮云涌,路迢迢兮曉月殘。茫茫草原,遍伏歿身之阱;漫漫沼澤,時現(xiàn)索命之淵。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愈堅。
——肝膽相照,官兵一致同甘苦;信仰益堅,革命理想高于天!
爾乃披荊斬棘,臥雪眠霜。千難萬險,斗志昂揚。翻越六盤山,望斷南飛之雁;會師吳起鎮(zhèn),議決發(fā)展之綱。將臺堡敲鑼打鼓,會寧鎮(zhèn)簞食壺漿。萬里血途,驚心動魄;千年功義,蕩氣回腸。鏖戰(zhàn)幾百個晝夜,驅馳十一省遐荒。尺腳量天,革命意志令天云失色[12];海胸懷日,長征精神與日月爭光!
——人間奇跡,舉世無雙。
第五章 深入敵后
日寇鐵蹄,踐蹂禹甸。黑云壓城,蒼生涂碳?!熬乓话恕北瘱|北之失,“一二九”燃救亡之焰?!叭镣獗叵劝矁取?,蔣介石唯慮獨裁;團結共御外侮,共產(chǎn)黨力促統(tǒng)戰(zhàn)。西安事變,華清池大義斡旋,盧溝炮響,黨中央全國通電[13]。于是軍民并肩,舉國敵愾同仇;國共合作,再結統(tǒng)一戰(zhàn)線。八路軍轉戰(zhàn)于黃河之濱, 新四軍游擊于長江兩岸。滅強虜之傲,平型關首戰(zhàn)告捷;斃“名將之花”,黃土嶺震惶敵膽[14]。陽明堡一襲夜戰(zhàn),行機場之劫[15];雁門關兩度設伏,阻太原之犯[16]。白山黑水,義勇奮擊;林海雪原,抗聯(lián)苦戰(zhàn)。烽火熊熊太行山,狼煙滾滾白洋淀。爾乃浴血犧牲,黨員濟濟;舍生取義,烈士錚錚。一曼血濡尚志之水,左權銘勒晉東之峰[17]。八烈女絕境投江,云天感泣;五壯士懸崖呼號,巒壑嘯鳴。楊靖宇英魂芳千古,白求恩義魄駐長城。熱血青年,報國爭飲延河水;仁人志士,抗日競赴圣地營。
——根據(jù)地軍民同仇,敵占區(qū)草木皆兵。
百團大戰(zhàn),八路軍聲威大震;十面埋伏,侵略者食寢不寧?!胺垂病⒎拦?、限共”,蔣介石排除異己;“燒光、搶光、殺光”,日本鬼天理難容。 晉察冀建武工隊,破“治安強化”[18];南泥灣舉大生產(chǎn),求自力更生。“皖南事變”,國民黨竟同室操戈,罪行難?。恢貞c泣書,周恩來悼“江南一葉”,義憤填膺[19]。整學風、整黨風、整文風,中共日臻成熟;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日偽膽顫心驚。豐衣足食,精兵簡政;肩槍攜鎬,能戰(zhàn)能耕。“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根據(jù)地軍民謀自救[20];“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國統(tǒng)區(qū)地下潛精英[21]。毛澤東思想地位確立,集體智慧結晶[22];共產(chǎn)黨優(yōu)良傳統(tǒng)形成,總括三大作風[23]。蔣氏炮制《中國之命運》,侈談“復興路線”[24];毛公發(fā)文《論聯(lián)合政府》,再指國運航程[25]。全球戰(zhàn)公敵,法西斯行將就木;圣地傳檄文,侵略者日暮途窮。
——日寇終歸末日,國家始釀新生。
第六章 折沖樽俎
積弱神州,河山凋瘁。民望和平,國期邦瑞。心恤天下,毛公壯毅赴渝,誠意化戈為帛;意懷專權,蔣氏密發(fā)“手本”,驅兵進犯華北[26]。山城唇舌交鋒,沙場針逢相對。上黨一役,首戰(zhàn)奏捷;秋冬三失,蔣軍震畏[27]?!缎旅裢砜泛蕾x“北國風光”,氣勢磅礴;《中央日報》攻訐“帝王思想”,文辭窮匱[28]。友我同心反內戰(zhàn),浪嘯滬渝;學子振臂呼和平,潮卷滇穗[29]。馬歇爾斡旋停火,略成微功;根據(jù)地力避沖突,不懈虞備。周恩來折沖樽俎,昭中共之誠;反動派倒行逆施,逆民心而悖。政協(xié)會成五項磋商,國綱初成[30];憲法案廢一黨專政,眾心尚慰。滄白堂暴徒恣事,兆民權之危[31];校場口特務猖獗,呈國運之昧[32]。還都南京城,國民黨背信棄義,積極備戰(zhàn);受虐下關站,馬敘倫為民請愿,慨灑血淚[33]。國統(tǒng)區(qū)“山雨欲來”,演繹窮兵黷武;根據(jù)地“耕者有田”,昭彰人心向背。
——云靄彌天,風雨如晦。
第七章 逐鹿中原
中國上空,陰霾密布;苦難大地,雷聲隆隆。度部署就序,蔣介石撕毀《停戰(zhàn)協(xié)定》;恃財大槍多,國民黨發(fā)起“全面進攻”??匡w機坦克,想“速戰(zhàn)速決”,乃失道而寡助;依小米步槍,行“積極防御”,聚民心以爭鋒。蔣氏放言,蕩平解放區(qū)只三五月之事[34];毛公宏魄,藐視反動派如紙老虎之兇[35]。劉經(jīng)扶驅兵壓境,八方進剿犀利;李先念血戰(zhàn)中原,三路突圍鑄功。集中以造局部優(yōu)勢,運動而迷主力行蹤??v橫蘇中,驚創(chuàng)“七戰(zhàn)七捷”;輾轉陜北,不謀“一地一城”。陳粟激戰(zhàn)魯南,蔣介石“雙矛”折半;彭帥鏖兵西北,胡宗南四處撲空。孟良崮白刃滴血,“王牌師”覆滅;沙家店紅水飄尸,黨中央安寧。
——得益“集中殲敵”,挫敗“重點進攻”。
老蔣屢敗,惱士氣萬丈迭落;美軍惡行,激全國“三反”呼聲[36]。經(jīng)濟瀕潰危,金圓券如同廢紙;官僚掌國脈,國統(tǒng)區(qū)民不聊生?!八脑嘛L暴”壯大進步力量[37],“三大民主”詮釋政策開明[38]。解放區(qū)土地改革,農(nóng)民翻身解放;西柏坡整黨運動,官兵眾志成城。運籌帷幄,千里折沖。審時度勢,揮師馳外線;雄才大略,乘勢轉反攻。挺進中原,定三軍配合之勢,一條血路鋪黃泛;用兵陜魯,成兩翼牽制之局,十萬大軍迫南京。
——國民黨內外交困,解放軍縱橫馳騁。
第八章 決戰(zhàn)決勝
民心所向,終現(xiàn)桑田滄海;國運兆昌,豈容螳臂當車。毛澤東宏論“轉折點”,吐胸中之塊壘[39];劉少奇組織“工作隊”,掀土改之洪波[40]。克復四平街,驚戰(zhàn)斗之慘烈;拔城濟南府,創(chuàng)攻堅之楷模。蔣軍轉“重點防御”,五個集團孤立[41];我軍施“全面反攻”,三大戰(zhàn)役磅礴。攻奪錦州,掩東北之戶樞,鎖一兩處困獸;布陣徐蚌,圍淮海之驕虜,殲五十萬嘍啰。金湯稱固,陳長捷難守津門之壁壘[42];大義縈懷,傅作義完歸北平而當歌。政策攻心,雜牌軍倒戈棄甲;指揮若定,子弟兵氣壯山河。車輪滾滾,支前民工赴湯蹈火;險境重重,地下黨員智斗妖魔。
——長城內外,盡傳凱旋曲;大河上下,高奏祝捷歌。
三年彈指,時局反轉;正道滄桑,翻天覆地。蔣介石通電“下野”演雙簧,謀退路“劃江而治”;毛主席號召“解放全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八項條件拒簽字,虞兮奈何[43]?百萬雄師過大江,所向披靡??偨y(tǒng)府飄落青天白日旗;上海灘閉幕蔣家王朝戲。風卷殘云,解放軍橫掃江南諸城;摧枯拉朽,國民黨龜縮臺海一隅。
——反動政權傾崩,人民力量勝利。
雷隆隆,水碧碧。風蕭蕭,雨瀝瀝。萬千烈士,為信仰而犧牲;無數(shù)英靈,謀解放而赴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勇捐軀;張思德服務為人民,全心全意。劉胡蘭大義凜然,動地感天;江竹筠寧死不屈,可歌可泣……
——革命英烈,青史永垂;先驅豐功,人民銘記。
第九章 旭日東升
硝煙散,炮火??;霧靄開,晨光吐。諸方攜手,籌建聯(lián)合政府;多黨合作,締結政協(xié)制度?!豆餐V領》,北京城繪國脈藍圖;“兩個務必”,西柏坡留“趕考”叮囑[44]。轉移工作重心,舉生產(chǎn)為總綱;團結一切力量,致國強而民富。及夫天安門上,毛主席莊嚴宣言,三十萬人揮淚;金水橋頭,解放軍威武受閱,五星紅旗飄揚。睡獅猛醒,世界為之震憾;病夫初痊,中華挺起脊梁!寒冬初迎雪霽,長夜終現(xiàn)曙光。五千年文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廿八載血淚,失民意者失家邦。
——青史新題社稷,紅旗漫卷東方!
第十章 戮力同心
滿目瘡痍,遍地廢墟;方略同謀,家園重建。祖國迎赤子之歸,權利付人民之盼。夫謀外交,廢特權,破封鎖,施鎮(zhèn)反。整黨風,戡匪患,行土改,平藏亂。穩(wěn)財政以經(jīng)營,依民情而通變。爾乃抗美援朝,五大戰(zhàn)役鑄英魄;保家衛(wèi)國,三八線上捍尊嚴。移風易俗,破陋習鼎新革故;大干快上,興建設熱火朝天。倡五項原則而恪守,發(fā)萬隆會議之宣言。民族政策,遠矚高瞻。自治區(qū)權責明確,《綱要》典護;各民族平等團結,《憲法》定盤[45]。葆文脈之特色,拯農(nóng)奴之身翻。大刀闊斧抓“三反”,腐敗官僚伏法[46];雷厲風行驅“五毒”,經(jīng)濟秩序井然[47]。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頒新法;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廢弊端?;ブ献?,農(nóng)業(yè)活力初顯;技術革新,工交捷報頻傳?!耙换摹保y(tǒng)攝過渡[48];一五計劃,成就斐然。
——國行公有之制,政揚馬列之帆。
第十一章 道路坎坷
新程起步,無例可循。邦途跌宕,偉業(yè)艱辛?!肮伯a(chǎn)風”尚未澄肅,“大躍進”左傾升溫。蘇聯(lián)反目,雪壓冬云,七億英雄驅虎豹;美帝猖獗,圍攻封鎖,九州堯舜競勞勛。獨立自主,戰(zhàn)三年災害;調整經(jīng)濟,依八字方針[49]。牛胰島素合成于上海,解放汽車誕生于長春。“大慶”摘貧油之帽,“大寨”樹理想信心。云橋臥長江,虹飛寧漢;鐵路穿巒壑,龍躍成昆。雜交稻實現(xiàn)歷史突破,紅旗渠凝鑄民族精神?!皟蓮棥背鼠@天之爆,“一星”作環(huán)宇之巡。聯(lián)合國席位恢復,掌聲雷震;亞非拉合作交流,應者若云。發(fā)展無坦途,文革潮起而釀動蕩;探索有坎坷,陰謀家藉以張野心。文攻和武衛(wèi)騰涌,秩序與法制沉淪。經(jīng)濟慘淡,文化蒙塵。劉少奇含冤情辭世,求是者為真理獻身。林彪叛國,千夫所指,身葬外蒙古;總理駕鶴,萬民痛悼,詩抄天安門。朱老總魂歸,四海抒情懷念;毛主席仙逝,九州淚雨傾盆。
——十月驚雷,粉碎四人邦;九州歡唱,迎接第二春。
第十二章 風雨兼程
民生交困,國力勢衰。揆時整飭紛囂,撥亂反正;首倡解放思想,新局初開?!皟蓚€凡是”,非真理之驗;“三中全會”,仲是非之裁。經(jīng)濟復蘇,依國情而定策;冤案昭雪,還歷史以清白。舉改革開放之旗,百業(yè)共舉;以特色理論之光,一掃陰霾。立“四化”目標以振國,國人競奮; 走“雙包”道路而興農(nóng),農(nóng)民開懷。建特區(qū)探路,荒灘聳樓立廈;勵個體經(jīng)營,大眾擁資聚財。至若尊師重教,教育煥發(fā)活力;強軍為國,國防打造精兵。經(jīng)濟戰(zhàn)略劃三步,四項原則掌舵;生產(chǎn)總值翻一番,兩個文明并行??茖W為前導,推“八六三”計劃;矯枉勿過正,敲“自由化”警鐘。平動蕩風波,穩(wěn)國內之局勢;防“顏色革命”,挫西方之暗攻。逢東歐劇變,胸懷冷靜;攬世界大局,我自從容。美蘇冷戰(zhàn)終結,世界多極形成。利劍擊腐敗,共欲上下;妙棋演外交,謀略縱橫。鄧公南巡,確定前行基調;舉國一心,投身國力提升。
——時逢機遇與挑戰(zhàn),主題發(fā)展與和平。
第十三章 探索前進
宏觀調控,穩(wěn)步求功?!俺A期”而適度,“軟著陸”而均衡。港澳回歸,首創(chuàng)一國兩制;斡旋臺海,達成兩岸三通。渡世界金融危機,隆振大國自信;戰(zhàn)南北洪澇災害,弘彰眾志成城。小浪底高標禹績,大三峽締造鴻功。萬眾一心抗“非典”,患難與共;千年孤月驚“神舟”,創(chuàng)新踐行。汶川震災,中華合力凸顯;北京奧運,國際聲望飆升。質量乃強軍抓手,科技為興國引擎。亞丁灣護航,抖擻軍威之旅;利比亞撤僑,昭彰國力之征?!膀札垺陛d人于深海,航母斬浪于東溟?!盎始Z”免征,破五千年之典例;“三?!苯ňW(wǎng),惠億萬眾而利生[50]。小平理論推立黨之本,三個代表繡興邦之旌。科學發(fā)展,與時俱進;建構和諧,本固邦寧。
——探正道銳意進取,圖富強玉汝于成。
第十四章 使命擔當
前景光明,挑戰(zhàn)嚴峻。繼往開來,穩(wěn)中求進。瞄“五位一體”而統(tǒng)籌,布“四個全面”而發(fā)軔。懷使命而擔當,納民生于方寸。壓茬拓展,求抓鐵而有痕;負重前行,固踏石而留印。追大夢以初心,奔小康而發(fā)奮。治國理政,高揚特色之旗;濟世經(jīng)邦,秉持創(chuàng)新之論。于是,改革深化,經(jīng)濟振興。民生改善,法治建功。生態(tài)文明,瞄綠色而推進;傳統(tǒng)文化,擇優(yōu)秀而傳承。黨建彰鐵腕之治,國安舉強軍之旌。港澳臺互動,憲法為協(xié)調之據(jù);全方位布局,外交有大國之風。倡睦鄰善鄰,開合作共贏之首創(chuàng);瞻人類前程,表命運同體之赤衷。爾乃創(chuàng)新驅動,科技興騰?!疤鞂m”接太空之吻,“墨子”勾星地之通?!疤煅邸毖}沖之望,“悟空”探暗粒之蹤?!版隙稹蔽甯埃稍聦m之“天壤”;火箭百發(fā),騰霄漢而“長征”?!疤靻枴边h涉,遙赴火星之旅;“九章”摶躍,勇登量子之峰?!皧^斗者”載人海底,“大飛機”振翼天空。定位導航,百域共依“北斗”;救援滅火,兩棲并舉“鹍龍”。至若西氣東輸,工程浩大;南水北調,壯舉恢弘。高鐵鋪向高原荒漠,神龍縱橫南北西東。長江經(jīng)濟帶,格標戰(zhàn)略;京津冀之區(qū),步調協(xié)同?!耙粠б宦贰?,指“五通”而開拓[51];基礎設施,集交運而勒銘。亞投行創(chuàng)立,促多邊之合作;供給側改革,化過剩之產(chǎn)能。扶貧攻堅,求決戰(zhàn)而決勝;脫困摘帽,達善作而善成?!叭健彪A梯,規(guī)鄉(xiāng)村振興之略;“兩山”理論,點環(huán)保生態(tài)之睛?!皟蓪W一做”,凝心聚力;“三嚴三實”,肅紀正風。巡視全覆蓋,敲鐘亮劍;反腐無禁區(qū),打虎拍蠅。爾乃疫情突襲而至,病毒來勢洶洶。黨中央統(tǒng)攬全局,果斷決策;醫(yī)護生白衣為甲,挺身逆行。黨政軍民學,齊心參戰(zhàn);東西南北中,戮力鏖兵。新決戰(zhàn)波瀾壯闊,大中華眾志成城。于是特色旌旗,高標傲世;中國道路,自信倍增。接力一百年,揚帆擊楫;開局十四五,躍馬彎弓。擼袖加油,拼搏于新時代;真抓實干,奮斗于新征程!
——大道之行,不辱使命;初心致遠,天下為公。
尾聲 任重道遠
一百年風雨,斬棘披荊;九千萬黨員,砥礪前行。追大業(yè)之功成兮,迎難而上;求國強而民富兮,繼續(xù)進征。攻堅克難,朝乾夕惕;為民服務,肝膽竭誠。勠力齊心兮,同甘共苦;嚴以自律兮,修齊治平。功成不必在我,我必致力功成!居安思危兮,戒驕戒躁;蹄疾步穩(wěn)兮,久久為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圓夢中華,奮斗終生!
注 釋
[1]鑒湖女魂荒野草?!拌b湖女俠”秋瑾(1875-1907),投身于救國救民的革命運動。1907年英勇就義。魯迅在小說《藥》中寫到夏瑜(原形秋瑾)死后,葬于野草雜生叢冢。
[2]義和團首墜城樓。義和團反抗八國聯(lián)軍侵華起義被清廷出賣后,成千上萬的義軍官兵被清兵和鬼子所殺,頭領人物在北平城門多有被梟首示眾者。
[3]兩個目標。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個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4]“德賽”之謀。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即民主與科學。
[5]“軍叫工農(nóng)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泵珴蓶|《西江月·秋收起義》(1927年9月)首起二句。
[6]霜天。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1930年冬)起句“萬木霜天紅爛漫”。
[7]三抗。抗租、抗糧、抗稅。
[8]三反。反蔣反帝反封建。
[9]龍巖爭端。1929年“九月來信”之前,6月22日,在龍巖城內召開中共紅四軍七大時,黨內意見分歧嚴重,對毛澤東“農(nóng)村包圍城市”、“將軍隊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提出批評,毛澤東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并落選前委委員。
[10]壁壘之森嚴。出自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11]三章激蕩。毛澤東寫井岡山三次反圍剿的三首《漁家傲》詞。
[12]尺腳量天。長征期間,根據(jù)地人民為紅軍做的布鞋被稱為“量天尺”。
[13]全國抗戰(zhàn)通電。1937年7月8日,即盧溝橋事變翌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中國共產(chǎn)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全國》,號召全中國同胞奮起抗戰(zhàn)。
[14]斃“名將之花”。1939年11月,八路軍在河北省淶源縣三岔口、黃土嶺地區(qū)對日軍進行的伏擊戰(zhàn),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guī)秀中將。
[15]陽明堡一襲夜戰(zhàn)。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129師第769團夜襲位于山西代縣的日軍陽明堡機場,殲滅日軍百余人,擊毀擊傷飛機24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
[16]雁門關兩度設伏。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八路軍第120師在雁門關的黑石頭溝兩次設伏,消滅日軍500余人,擊毀輜重車30余輛。
[17]左權銘勒晉東之峰。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遼縣(今左權縣)十字嶺指揮部隊掩護八路軍總部轉移時犧牲。左權紀念碑上,有朱德悼挽詩文、彭德懷撰寫碑志、劉伯承題字銘文。
[18]破“治安強化”。1941年3月,日軍在我根據(jù)地實施 “治安強化運動”的“三光”政策,中共中央北方局作出關于建立武裝工作隊的決定,以武工隊配合我軍的正面軍事行動,鞏固和發(fā)展根據(jù)地。
[19]江南一葉。1941年1月18日,周恩來為揭露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皖南事變,在《新華日報》上發(fā)表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薄盀榻纤离y者致哀”。
[20]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194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發(fā)展經(jīng)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號召解放區(qū)軍民自力更生,開展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自救運動。
[21]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箲?zhàn)時間,中共中央通過總結經(jīng)驗,為地下斗爭提出了“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
[22]集體智慧結晶。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會議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jīng)驗總結,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23]三大作風。黨的七大總結歷史經(jīng)驗,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24]《中國之命運》。由蔣介石撰寫、1943年正中書局出版的圖書。該書公開提出反對共產(chǎn)主義和自由主義,強調所謂的 “民族復興唯一正確之路線”。
[25]《論聯(lián)合政府》。中共七大毛澤東在會上作的政治報告。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一般綱領和具體政策,概括了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三大作風,指出了黨的戰(zhàn)略任務。該報告是中國共產(chǎn)黨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加強共產(chǎn)黨自身建設的重要文獻。
[26]蔣氏密發(fā)“手本”?!督朔耸直尽肥鞘Y介石在1933年6月編寫的一本作為廬山軍官訓練團教學用的重要普及性教材,時作為國軍第五次“圍剿”中央紅軍前的指導性讀本。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重新秘密印發(fā)反共的《剿匪手本》,并密令閻錫山出兵攻打山西上黨地區(qū)的人民軍隊。
[27]秋冬三失,國軍震畏。1946年秋冬期間,上黨戰(zhàn)役勝利后,我軍連續(xù)進行邯鄲、平綏、津浦三個戰(zhàn)役,共殲敵10萬余人,戰(zhàn)力之強震驚了國軍上下。
[28]帝王思想?!缎旅裢砜酚?946年11月14日刊發(fā)毛澤東《沁園春·雪》一詞后,因詞之恢弘氣魄且文情并茂,立即在重慶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蔣介石找來號稱“國民黨一枝筆”的謀士陳布雷商討對策,要批判毛澤東的“帝王思想”。陳指使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開會布署《中央日報》等報刊,以“和詞”形式組織近數(shù)十首詩詞和10余篇文章進行攻訐。重慶文化界進步人士郭沫若等也奮起寫詩作詞,予以反擊。一時間山城重慶詩詞斗筆,熱鬧非凡。但從立意、語境、文采、氣勢等方面來看,“無出毛詞右者”。
[47]“五毒”。隨著黨的“三反”運動的深入,揭露出許多資本家的行賄偷稅等嚴重違法行為。1952年中共中央文件指出,資本家有“五毒”。即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chǎn)、偷工減料、盜竊國家經(jīng)濟情報。于是,在私營工商業(yè)者中開展了一場 “五反”運動。
[48]“一化三改”,統(tǒng)攝過渡。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xiàn)國家對農(nóng)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即 “一化三改”。
[49]八字方針。1961年1月,黨中央在八屆九中全會上,正式?jīng)Q定對國民經(jīng)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糾正經(jīng)濟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左”的偏差起到了積極作用。
[50]“三?!苯ňW(wǎng)。經(jīng)過數(shù)年努力,我國農(nóng)村社會保障領域已經(jīng)織成了包括農(nóng)村醫(yī)療保險制度、農(nóng)村養(yǎng)老保險制度、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內的“三?!北U暇W(wǎng)。
[51]“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合作重點包括五個方面,即: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簡稱“五通”。
【作者簡介】
閔凡路,新華社高級編輯,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曾任新華社遼寧分社副社長、《半月談》雜志總編輯、新華社副總編輯兼國內部主任、《新華每日電訊》總編輯。退休后創(chuàng)辦《中華辭賦》雜志。2019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孫五郎,詩賦作家,傳統(tǒng)文化學者。自幼浸染國學,曾從軍33年,并系統(tǒng)學習計算機、軍事指揮、作曲、法律、建筑規(guī)劃等專業(yè),工程碩士學歷。現(xiàn)任中國楹聯(lián)學會辭賦研究院院長等職。
劉登龍,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文聯(lián)委員、河南省楹聯(lián)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楹聯(lián)書法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周口市書法家協(xié)會終身名譽主席、周口市政協(xié)書畫院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