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程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000
停車位基本參數(shù)見表1、表2。
表1 機動車設計車型的外輪廓尺寸
表2 機動車之間以及機動車與墻、柱、護欄之間最小凈距
在實際工程中,常用的小型車尺寸為:1800mm×4800mm,根據(jù)表2機動車與墻、柱、護欄之間最小凈距要求,當兩個車位背對背停放時,停車位尺寸:2400mm×5100mm;當車位垂直墻體停放時,停車位尺寸:2400mm×5300mm,由于目前很多項目中要求設置充電樁車位,增加了防護單元墻體設置,加上近年來車型尺寸不斷增加,因此目前實際項目中,更常采用2400mm×5300mm車位代替2400mm×5100mm車位。
當車位側面靠墻停放時,應滿足車位與墻300mm距離,當采用平行停車時,車位間應預留600mm,確保車輛側面停車使用方便。
地下停車場柱網大小的選擇,不僅關系到使用功能,對停車數(shù)量及地下室面積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柱網的選擇對地下室建設成本至關重要,既要控制柱網不能設計過大,避免成本浪費,同時也不能設計過小而影響使用。因此針對不同的項目類型,選用不同的停車柱網。
實際項目中,根據(jù)結構柱網的經濟性,通常采用1跨柱網并排停放3輛車位,假設地下室柱子寬600mm,柱網尺寸為:2400×3+600mm(柱子寬度)=7800mm,推算得到停放3輛車的最小柱網大小為7800mm。7800mm柱網是停放3輛車的理論值,在中低端住宅項目多有采用,柱網大小越靠近7800mm,停車效率越高。但實際項目由于施工誤差和后期畫線問題,7800mm柱網容易出現(xiàn)停車空間不足的情況。因此可采用7900mm、7950mm柱網替代7800mm柱網。總體而言,7900~8100mm柱網是目前住宅較常用的停車柱網尺寸。在剛需樓盤中多采用7900mm、7950mm柱網,在高端盤中可采用8100mm,甚至8400mm柱網。
與住宅不同,公共建筑停放7座車,6座車的頻率遠高于住宅,因此對車位及車道的要求更高。在公建項目中,優(yōu)先考慮8100~8400mm的柱網,其中8100mm柱網更加經濟,8400mm柱網一般適用于高端住宅及對停車要求較高的公共建筑。
實際項目中,根據(jù)不同需求和用地,選擇合適的柱網。柱網尺寸不是千篇一律的,根據(jù)實際項目需要,選擇出最適合的停車柱網。
(1)柱邊不宜齊平車位
該情況不利于車轉彎,首先柱子對視線造成一定遮擋,不利于更好地觀察周邊來車,其次,柱子卡住車頭,不利于車轉彎,特別在柱網較小的時候,更加需要避免此類情況。
(2)柱邊與車位的距離不應大于2000mm
根據(jù)車門開啟位置及角度,推導而來。該情況會影響車門正常開啟,應在實際項目中盡量避免,若條件允許,可將該數(shù)值控制在500~1700mm。若實在無法實現(xiàn),應保證車位距離柱邊有300mm的空間,方便車門開啟。
(3)盡端停車不宜過長
設計流線時,盡量采用環(huán)形的行車流線,減少近端車位。對于車輛而言,繞行比掉頭更方便,當不可避免地采用盡端停車時,盡端流線不宜過長,過長會導致行車流線不暢,考慮視線可達性,建議控制3~5跨柱網較為合適。
(4)停車水平段不宜過長
2條豎向通道之間的水平段不宜過長,過長會導致車行動線過遠,不利于找車。水平段也不宜過短,過短會導致停車效率降低。一般建議水平段長度控制在80~120m,詳見圖2。
在實際項目中,根據(jù)項目定位,選擇適合的長度。剛需住宅盤或普通公建,該長度可以控制在100~120m,高端住宅樓盤或級別較高的公建,該長度可以控制在80m左右,對于一些業(yè)主特殊需求,也可做相應調整。
圖1 停車位布置原則(單位:mm)
車位沿場地長邊布局,可減少車道面積,從而提高停車效率。在取得場地邊線以后,利用最大矩形原理,在場地中找出長邊方向,并沿長邊布置車位,可獲得最高的停車效率,該方法可幫助設計師判斷大的設計方向。以某停車場項目為例,從圖2所示可見,車位沿長邊展開,提高停車效率。
圖2 某城市公共停車場項目
正常情況下,一條車道兩邊布置車位停車效率最高。在設計時,應盡量采用該形式。避免單邊布置車位,更要避免單純通車道。車道越多,停車效率越低。
地下室流線以環(huán)形流線為主,避免較多的盡端車位。同時在地下室邊界處,采用車道+車位的方式布置,也可以有效提高停車效率。
方整的區(qū)域優(yōu)先布置停車位,異形或狹小的區(qū)域不利于停車,可用于布置輔助房間,以此爭取最大的停車效率。
地下室建設面積是控制地下室建設成本的絕對因素。而控制地下室面積,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地下室停車效率。停車效率越高,地下室面積越少。
土方開挖是控制地下室建設成本的主要因素,減少土方開發(fā),運輸和回填的數(shù)量,可以極大減少地下室的建設成本。一般情況下,當需設置2層及以上地下室時,應盡量增加負一層地下室面積,減少負二層地下室面積。當負一層某些區(qū)域不利于停車時,可綜合考慮增加負二層停車效率較高區(qū)域。
當采用梁板結構且無人防需求時,負一層地下室層高可按3.7m控制,有人防需求時,考慮人防管線高度疊加,地下室層高可按3.8m控制。當首層需要做園林,有覆土要求時,應將覆土高度加入層高設計中。
地下室凈高應滿足使用要求,一般而言,車位區(qū)域可按2.2m凈高,車道區(qū)域可按2.4m凈高,非機動車庫可按2.0m凈高。確保地下室凈高,控制成本的同時,滿足使用要求。
在滿足消防要求的同時,盡量優(yōu)化防火分區(qū)個數(shù),以此減少因防火分區(qū)增加,而帶來的相應建設成本。
通過精細化設計,達到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例如:合理設置防火分區(qū)卷簾門,可減少卷簾門數(shù)量;通過優(yōu)化地下室排水設計可減少集水井數(shù)量,避免在車輪或車道位置設置集水井;合理設置人防門,避免因人防門打開而無法停車的情況等。
近年來隨著參數(shù)化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精細化設計可通過軟件協(xié)助進行,更好地幫助設計師進行方案比選。設計師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同時,結合更加智能的軟件,未來精細化設計將更有效地實現(xiàn)節(jié)約成本,篩選最優(yōu)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