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倪瑄 楊 超,2 閆 茜
(1. 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804, 上海; 2. 同濟大學城市交通研究院, 200092, 上海;3. 深圳北斗應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518001, 深圳∥第一作者, 本科生)
深圳市軌道交通自2004年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通運營始,至2020年底已形成11條線路、運營里程412 km的規(guī)模,進入了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階段。本文以深圳市2020年11月9—15日一周工作日的軌道交通客流刷卡數(shù)據為基礎,對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客流特征進行分析,探討周五客流特征,并從站點及線路特征、出行特征的角度對周五新增客流的特征進行研究,以期為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客流量分布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工作日客流不均衡,周一至周四總客流量均低于周五;工作日平均客流為621.9萬人次,周五客流量達到664.9萬人次,周五客流量比工作日平均客流量高6.93%。
圖1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客流量分布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進出站客流時間分布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工作日的客流高峰集中在7:00—9:00和17:00—19:00,工作日早高峰客流量相似,周五晚高峰客流量最大;在13:00以前,周一至周五的客流量規(guī)模相當,變化趨勢相似;在13:00以后,周五的進出站客流量均高于其他工作日的;13:00以后,周五的客流量比工作日平均客流量高13.02%。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客流量在周五明顯增加。為了探究這一現(xiàn)象,以下對周五新增客流成因進行分析。提出以下2種假設:
a) 進站客流量
b) 出站客流量
1) 部分個體在周五的出行次數(shù)增加。
2) 周五有更多新的個體產生出行,即周五出行總人數(shù)增加。
根據出行時間的不同,將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乘客定義為3類個體:① 在周五和某工作日都出行的乘客;② 在周五不出行、某工作日出行的乘客;③ 在某工作日不出行、周五出行的乘客。通過比較第一類個體在某工作日和周五出行總數(shù)的差異來研究假設一,通過比較第二類及第三類個體總人數(shù)和出行總次數(shù)的差異來研究假設二。表1、表2分別為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出行的不同種類乘客的總人數(shù)和出行總次數(shù)。
表1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不同類別個體的出行總人數(shù)
表2 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不同類別個體的出行總次數(shù)
由表1和表2可見3類個體出行變化對周五客流增加的影響如下:
1) 對于類別①,周五的出行總次數(shù)相比某工作日的確實有所增加,但增加較少,對周五客流增加沒有顯著影響。
2) 類別③的總人數(shù)比類別②的總人數(shù)顯著增加,說明與其他工作日相比,周五有更多新的乘客出行。同時,類別③相比類別②的出行總次數(shù)增加較大,且分別占周五增加的出行總次數(shù)的89.13%、93.17%、95.18%、92.86%,說明周五新增出行乘客增加的出行次數(shù)對周五客流增加影響顯著。
綜上所述,深圳市軌道交通工作日客流量在周五明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周五出行人數(shù)增加,而不是部分個體在周五出行次數(shù)增加。
從總體來看,在周五出行的新個體共有463 720人,新增出行總次數(shù)共有637 635次。
3.1.1 線路客流特征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線路特征如表3所示。3號線的總長度僅占全網的10.5%,但客流量占全網客流量比例最高,為21.3%,表明周五新增客流對3號線需求高。6號線總長度占全網12%,客流量占比僅為全網的4.6%,表明周五新增客流對6號線需求較低。
表3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線路特征
3.1.2 站點客流特征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進出站客流量排名前10的車站如圖3所示。其中深圳北站、雙龍站的客流量均大于2萬人次,規(guī)模顯著大于其他站點。前10個站點中,只有老街站、翠竹站位于中心城區(qū),其余8個站點均位于郊區(qū)。深圳北站、布吉站主要連接交通樞紐,其他站點周邊分布有大量商業(yè)和住宅區(qū),周邊土地開發(fā)和混合利用強度較高。
圖3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進出站客流量
3.2.1 周五新增客流時間分布特征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時間分布如圖4所示。由圖4可見,新增客流晚高峰出行比重較高,沒有明顯的出行早高峰,進站客流晚高峰(16:00—18:00)比出站客流的晚高峰(17:00—19:00)提前1 h,進出站高峰時段客流量占全天客流量的比例分別達到43.53%、31.76%。
圖4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時間分布特征
圖5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來源熱點分布
圖6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去向熱點分布
3.2.2 周五新增客流空間分布特征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來源和去向熱點分布如圖5和圖6所示??土鱽碓春腿ハ蚨咴诳臻g分布上基本一致,客流來源多的區(qū)域去向也多。但客流來源或去向自身相比較,在空間分布上存在較大差異,在郊區(qū),客流主要在深圳北站、布吉站、雙龍站等單個站點集聚;在中心城的羅湖區(qū)、福田區(qū),客流則在相近的多個站點集聚。
基于2020年深圳市的行政區(qū)劃及軌道交通站點布局,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區(qū)域劃分為福田區(qū)、羅湖區(qū)、南山區(qū)、寶安區(qū)、龍崗區(qū)、龍華區(qū)6個交通大區(qū)。周五新增客流排名前10的OD(起訖點)流向圖如圖7所示。周五新增客流的大區(qū)OD分布如圖8所示。由圖7和圖8可見:周五新增客流主要在福田區(qū)內部及福田區(qū)和其他大區(qū)之間流動,其中福田區(qū)內部的OD量達到18.4萬人次,福田區(qū)和其他大區(qū)間的交換量都在8萬人次以上;而位于中心城區(qū)的福田區(qū)、羅湖區(qū)、南山區(qū)之間也有較強的交流,其中福田區(qū)和南山區(qū)之間的交換量最多,達到10萬人次以上。
圖7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排名前10的OD流量
圖8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大區(qū)OD分布
3.2.3 周五新增客流的出行時長和距離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出行時長和距離分布如圖9所示。從出行時長來看,40 min以內的出行占67.10%,表明周五新增出行者以中短時間出行為主。從出行距離來看,5 km以內的出行量占40.03%,10 km以內的出行量所占比例高達71.89%,表明周五新增出行者以短途出行為主。
3.2.4 周五新增客流的出行者特征
周五新增客流的平均出行次數(shù)為1.37次。周五新增客流出行次數(shù)分布如圖10所示。由圖10可見:以一次出行的乘客為主(共有316 583人),占68.27%;其次是兩次出行的乘客(共有116 966人),占27.38%,兩者合計占比超過95%。
周五新增一次出行乘客出行時長和排名前5的OD流量分布如圖11所示。由圖11可見:乘客出行的時長較短,1 h內的出行占比為83.28%;從乘客來源和去向來看,客流主要集中在大區(qū)內部流動,其中龍崗區(qū)內部的OD量超過4.5萬人次。
a) 出行時長分布
b) 出行距離分布
圖10 深圳市軌道交通周五新增客流的出行次數(shù)分布
周五新增客流的兩次出行乘客出行時間間隔和排名前5的OD流量分布如圖12所示。從出行時間間隔來看,出行時間間隔主要集中在4 h內,占78.04%。從兩次出行的起終點所在站點來看,出行閉環(huán)(先從A站出發(fā)到B站,然后從B站返回A站)的共64 605人,占55.23%;從兩次出行的起終點所在行政區(qū)來看,出行閉環(huán)(先從A區(qū)出發(fā)到B區(qū),然后從B區(qū)返回到A區(qū))的共有237 301人,占74.95%。從排名前5的OD流量來看,全部出行和閉環(huán)出行的客流均集中在大區(qū)內部流動,其中福田區(qū)內部閉環(huán)出行量超過2.0萬人次。
在周五新增客流中,一次出行乘客和兩次出行乘客的出行時空模式具有相似的規(guī)律,而這些乘客特征與個人層面出行行為有關,反映了不同出行目的乘客使用軌道交通的時空需求。后續(xù)研究將針對這些用戶的出行特點進行活動目的分析,為可能的客流調控措施提供依據。
a) 出行時長
b) OD流量
a) 出行時長
b) OD流量
基于深圳市軌道交通刷卡數(shù)據處理和分析結果,本文分析得到周五新增客流成因主要在于周五有新的個體產生出行,并對周五新增客流特征概括如下:
1) 3號線在軌道交通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周五新增客流對3號線需求高;受土地開發(fā)強度的影響,周五郊區(qū)的交通樞紐、大型商圈和居住區(qū)等位置的站點承擔較大客流壓力。
2) 周五新增客流的出行量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均存在不均衡性。時間分布上,晚高峰出行比重較高??臻g分布上,在郊區(qū),客流主要在單個站點集聚;在中心城區(qū),客流主要在相近的多個站點集聚分布。OD分布上,以福田區(qū)內部及福田區(qū)和其他大區(qū)之間為主。周五新增客流以40 min和5 km以內的中短時間和短距離出行為主。
3) 周五新增客流中,一次出行乘客的出行時長集中在1 h內,兩次出行乘客的出行時間間隔集中在4 h內,一次出行乘客和兩次出行乘客的OD分布均集中在各大區(qū)內部。后續(xù)研究將針對這些用戶的出行特點進行活動目的的分析,為可能的客流調控措施提供依據。
基于深圳市軌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對軌道交通的規(guī)劃設計及運營管理提出如下建議:
1) 應根據客流特征調整運營組織方案。針對工作日中周五客流量增大的問題,可根據周五新增客流的時空分布及出行規(guī)律調整和優(yōu)化運營方案,特別是周五13:00后主要線路的發(fā)車班次。
2) 提升站點服務水平。對需求較高的線路,應提供與之匹配的服務能力。對客流壓力較大的站點,應考慮站點周邊土地利用和開發(fā)強度對客流的影響,做好相應的交通接駁服務。
3) 工作日客流構成和分布具有自身特點。進一步分析工作日客流規(guī)律,可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