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遙憶黑頭已珥貂 相逢快語徹清宵

        2021-05-28 13:38:14孫啟新李鋒
        蒲松齡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考證蒲松齡詩文

        孫啟新 李鋒

        摘要:蒲松齡與王士禛一生中只有一次會面,其后主要是書信往來、詩歌贈答,由于兩人的身份、地位、名望過分懸殊,交往中并非完全平等,但他們相知相賞,其交往和友情堪稱清初文壇的一段佳話。蒲松齡在與王士禛的交往中頗為自重,沒存非分之想,純粹是君子之交、文字之友。王士禛的獎譽和提攜,對蒲松齡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完成《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以及促進《聊齋志異》的廣泛傳播,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關鍵詞:蒲松齡;王士禛;友情;詩文;考證

        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識碼:A

        在蒲松齡交游的朋友中,王士禛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們二人,一個是困頓終生的窮秀才,一個則是位高權重的朝廷大臣;一個是默默無聞的鄉(xiāng)間文人,一個則是執(zhí)牛耳的詩壇領袖。兩人社會地位懸殊,文學追求相異,卻因機緣巧合,得以相識,書信往來、詩歌贈答,延續(xù)了20多年的友情。他們相知相賞,其交往和友情堪稱清初文壇的一段佳話。

        蒲松齡與王士禛的交往,始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春天。關于蒲松齡與王士禛的會面時間,山東師范大學教授裴世俊先生考證,王士禛寫有《宿唐濟武太史志壑堂即事》?!按嗽娀輻澦帯稘O洋精華錄》注明‘丁卯居廬詩,‘丁卯是康熙二十六年。”“從詩中‘新竹一聯(lián)看,士禛住宿其家是在當年春季,他是因為吊唁畢盛育(畢際有從侄)而來淄川,并順便到城里造訪唐濟武,對前年冬天其父親去世,唐到新城致悼,表示感謝?!?[1]242至于會面地點,專家們的觀點不盡一致。山東大學教授袁世碩先生考證:當時王士禛任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因父喪居家,期間曾到淄川縣西鋪村與其家族世代聯(lián)姻的畢家吊唁畢盛育,在畢際有家做客。畢際有夫人是王士禛的從姑母,與王士禛關系密切。作為畢家西賓的蒲松齡,出面陪侍王士禛,自然有緣與王士禛相識。[2]193-194蒲松齡紀念館原資料研究室主任楊海儒先生考證:蒲松齡與王士禛會面的地點,當在淄川縣城。因為此時蒲松齡不在西鋪,而在家中準備當年的鄉(xiāng)試。[3]145-146裴先生認為會面地點當在西鋪:“當畢家有婚喪之事,身在里居的士禛必定要前來淄川吊唁,并看望畢際有及其王夫人,在這里蒲松齡以畢家西賓的身份陪侍,二人第一次會面?!?[1]243

        蒲、王會面時,王士禛對蒲松齡的詩作了幾條批注,但并沒有過多注意,引起他重視的反倒是《聊齋志異》,因為此時他正在寫作《池北偶談》,所以對談鬼說狐的《聊齋志異》頗感興趣,便閱讀了部分篇章,稱賞其才,給予鼓勵,但并沒有評點。王士禛回家后,兩次致函蒲松齡,借閱《聊齋志異》稿本,還饋贈香茶。但遺憾的是《聊齋志異》手稿被他人借去,無法馬上送達,為此蒲松齡復信:

        耳灌芳名,傾風結想。不意得借公事,一快讀十年書,甚慰平生,而既見遽違,瞻望增劇。前接手翰,如承音旨,又以東風未便,裁答猶疏,載辱瑤函,悚仄彌至!溽暑困人,良不可堪。粲花之在目也,想源上仙居,門近清流,序依碧荷,南窗一卷,下候姮娥為剪綠衣,亦快事也。若老熊見月欲喘,當此溽暑,倍益龍鐘,云漢之憂,近亦復相同耳。幾許阿堵物,何須尚存念慮?然欲卻而不受,又恐無以見,昧君子一介不茍之高節(jié)也。梅屋以索無期,姑緩之,中元之后日無不相寄者。蒙遙致香茗,何以克堪?對使拜嘉,臨池愧悚![4]1133-1134

        此文先向王士禛表達與其結識“甚慰平生”的尊崇和敬重,以及別后“瞻望劇增”的友情,然后解釋《聊齋志異》現(xiàn)在不在手中,需要等待幾天,中元節(jié)(農(nóng)歷七月十五)后一定要回手稿,即時送去,請其審讀。

        王士禛收到《聊齋志異》后,利用居家時間認真閱讀了稿本,對31篇文稿作了評點,計有36條批語。這些批語,大致分以下四類:一是補注或辯明本事,二是品評篇中人物,三是贊賞文章佳作,四是就題旨而抒發(fā)感慨。[2]213這些評語,大多只言片語,較為簡略浮淺,基本上沒有觸及到文章的本質。雖然如此,王士禛卻是《聊齋志異》的第一位評點者,比其他評點者早了100多年,對于《聊齋志異》的流傳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王士禛還采錄了《聊齋志異》中的《五羖大夫》《妾擊賊》《張貢士》《赤字》《小獵犬》等5篇文章,經(jīng)改動,放到自己編著的《池北偶談》(成書于康熙二十八年冬)中,如王士禛在《小獵犬》文末就說:“事見蒲秀才《聊齋志異》。” [5]3487其余還有7篇文章,如《蔣太史》《陽武侯》等,雖然與《聊齋志異》相關文章的內容有較多相同之處,但應該是他們各自記錄其所聞所見,并不是抄錄。蒲松齡則在《聊齋志異》中記錄了王士禛家族的一些傳聞軼事,如《龁石》《廟鬼》《四十千》《王司馬》等。

        王士禛還在《聊齋志異》原稿卷后題寫了一首七絕,題目是《戲書蒲生〈聊齋志異〉卷后》,詩云:

        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5]1072

        前兩句以村民雨天里豆棚瓜架下聽講神鬼故事的情景,隱寓《聊齋志異》言之無稽、聽之有趣。后兩句以揣度的口氣,說《聊齋志異》作者大概是厭談人間事、喜說鬼怪事。此詩寫得極其含蓄,意在言外,符合王士禛的一貫詩風。首句“姑妄言之”用蘇軾強人說鬼的典故。末句“鬼唱時”出自李賀《秋來》詩句“秋來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這兩句連在一起,婉轉地道出了蒲松齡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的底蘊,即像蘇軾、李賀一樣困頓潦倒、懷才不遇。蒲松齡收到《聊齋志異》稿本及題詩后,十分珍視王士禛的的題詩和評論,把它過錄到《聊齋志異》稿本卷首及各篇,借以抬高身價。同時作《次韻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見贈》回贈,詩云:

        志異書成共笑之,布袍蕭索鬢如絲。十年頗得黃州意,冷雨寒燈夜話時。[6]233

        蒲松齡的這首詩反映了他安于窮困,不顧他人譏笑,堅持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的心態(tài)。由此詩可以探知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心態(tài):自己談鬼說狐別有深意,并不那么輕松;獲得詩壇盟主王士禛的稱許,也算得到了些許慰籍。

        康熙四十年(1701),王士禛點志了《聊齋志異》中的部分篇章,請蒲松齡抄錄后,寄給他閱讀。蒲松齡于此年春天寄去抄本,并附上信函。信中說:

        十年前一奉幾杖,入耳者宛在胸襟?;蛟评舷壬m有臺閣位望,無改名士風流,非親炙謦欬者,不能為此言也。近于玉斧年兄案頭,得詩集兩種快讀之,自覺得“論衡”而思益進。先生調鼎有日,幾務殷煩,未敢遽以相質,而私淑者竊附門墻矣。前拙志蒙點志其目,未遑繕寫。今老臥蓬窗,因得以暇自逸,遂與同人共錄之,輯為二冊,因便呈進。猶之“四本論”,遙擲急走,惟先生進而教之。古人文字多以游揚而傳,深愧谫陋,不堪受宣城獎進耳。[4]1134-1135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蒲松齡對王士禛非常敬重,以至于說自己是“竊附門墻”的“私淑者”,對王士禛恭執(zhí)弟子禮。蒲松齡對王士禛的敬重,是一個社會底層的文學愛好者對一位詩壇盟主的敬重,這種敬重決不是因為王士禛有“臺閣位望”,而是因為他“無改名士風流”,對蒲松齡能平等相待、以文相交。當時全社會讀書人只注重舉子業(yè),連詩詞都被視為分外事,蒲松齡致力于創(chuàng)作談鬼說狐的《聊齋志異》,科舉屢屢受挫,被一般人看作不務正業(yè),甚至加以詆毀。在這種情況下,王士禛獨具慧眼,對蒲松齡的創(chuàng)作給予褒獎,使蒲松齡增添了繼續(xù)創(chuàng)作《聊齋志異》的信心和力量。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士禛無疑是蒲松齡的知音,更是伯樂。蒲松齡在信末還委婉地請求王士禛能夠為之“游揚”,也就是為《聊齋志異》作序,使這部作品借助王士禛的聲望,在社會上得以廣泛流傳。

        王士禛接到蒲松齡的信后,并沒有馬上回信。這年三月,己升任刑部尚書的王士禛上疏請急遷其祖、父墳墓,康熙帝準假5個月。五月王士禛回到新城老家,辦理完諸事后才給蒲松齡復信。信中說:

        流金煉石,倍于往年。惟坐臥把奇書,當青松短壑、赤腳踏層冰耳。二冊返璧,尚有幾卷,統(tǒng)惟惠教。圈出三十余則,并希錄寄也。屬序,固愿附不朽,然向來頗以文字輕諾,府怨取詬,亦自取之,遂欲焚筆硯矣?;蚱评粸橹纯芍?。今春拜手示,并獲讀《志異》書定本,以臥病久,兼之上疏請急,未遑裁答。匆匆歸里,宿疾未痊,亦當稽尺一申候。雨后新涼,遙承起居清泰。近刻數(shù)種,附呈教削。因舍侄行,草草申候不一。[2]197-198

        王士禛在信中表示,現(xiàn)將2冊《聊齋志異》抄本送回,剩余的幾卷也想借閱。對于蒲松齡請求為《聊齋志異》作序之事,王士禛沒有應允,他在復信中婉言謝絕:先說自己有時也為他人作序,但都不盡如人意,所以發(fā)誓以后不再為他人作序;但又沒有表示一定不為他作序,只是說作序這件事“或破例一為之”。王士禛不愿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作序,并不是說不欣賞這部作品,而是有他的考慮:一是《聊齋志異》中的某些篇章有些觸犯時忌的內容、詞語,在“文字獄”盛行的清初,為之作序很有可能因之獲罪,葬送了自己前程,毀滅了自己家庭,風險極大,作為朝廷重臣的王士禛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二是等級觀念和傳統(tǒng)的文學觀念束縛著王士禛的思想。王士禛既是朝廷重臣,又是詩壇泰斗,而蒲松齡只是一個社會地位很低的老秀才,其作品又是不為文人看重的志怪小說。王士禛若為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作序,在當時看來,或將有辱其清望。

        蒲松齡接到王士禛的復信后,本來想到新城拜訪王士禛,新城離淄川并不太遠,但他斟酌再三,終未成行。王士禛于十月假滿回京后,蒲松齡寄信并附《送別》詩為之送行,同時將自己的文集一同寄往,請求指正。信中說:“久擬一親杖履,輒慮倉卒不能竟所欲談。思近通德之門,覓一居停主人,僑寓五日,庶朝夕蹈隙,得以罄所懷來。荏苒因循,而舍人已趣裝矣。近不能晤,遠復如何?望樹瞻云,只有悵切。松留心風雅,雖固有年,然東涂西抹,其實無所師授。少苦鮑、謝諸詩詰曲不能成誦,故于五古一道,尤為粗淺。近妄擬古作,寄求指南,冀不吝數(shù)筆之涂,亦猶在夷貊則進之耳?!端蛣e》一首,所謂貧別在骨,止足以供笑資,不堪箋奏。統(tǒng)俟揮擲,臨池翹切!” [4]1135-1136能夠再次與王士禛面談,得其教誨,這對蒲松齡來說,確實是個難得的機遇,但他考慮再三,終未成行。為此,蒲松齡在信中這樣解釋:在王士禛請假居家期間,本來計劃前往新城拜訪,但由于沒有居停之所,無法就近住宿,不能朝夕請教,因此沒有前去。這個理由似乎有些牽強附會,難以自圓其說?,F(xiàn)在來看,應該這樣理解:蒲松齡是自尊心極強的窮秀才,王士禛是達官顯貴、詩壇盟主,二人社會地位極為懸殊,再加之王士禛未答應為其作序,蒲松齡頗為自重,怕遭人慢待,自取其辱。盡管如此,蒲松齡對王士禛仍然非常尊重,視為知音,這從他的五言古詩《俚言奉送大司寇先生假滿趕闕》可以看出。詩云:

        奎壁照齊魯,光茫亙萬丈。群登李郭門,共爭滕薛長。白發(fā)臥衡茅,傾風起遙想。登高眺平原,山川何修廣!恨無雙飛翼,飄墮親幾杖。雖固隔塵情,夢中常獨往。遙遙問何為?謦欬傳云響。未睹衡氣機,心情亦開朗。愧無項斯善,堪蒙士元獎。學類炳燭明,力衰志猶仿。憐此危敗魂,老去更惚恍。喜近子云居,得奇冀參賞?!鰪瓦h違乖,中心殊悵惘。芳鄰如他遷,四繚剩墟莽。圣明望治深,駕言不可強。名夾琉璃瓶,勛行炳天壤。舍人促裝行,大地盡瞻仰。[6]318

        這首詩抒發(fā)了蒲松齡對王士禛的傾慕之情,對王士禛的獎掖之恩表示衷心感謝,并祝愿王士禛輔佐皇帝為國家建立更多功勛。詩文首先將王士禛比作東漢的李膺、郭太,言稱當時文人紛紛登臨王氏之門,請王士禛評定其能力高低。接著說作者傾慕王士禛的風采,愿意追隨在他的身邊,虛心請教,但知道這是脫離實際的幻想,只能設想與其在夢中相見。然后敘說自己文才平庸,卻得到王士禛謬贊,心中有愧,只好效仿古人“老而好學”,彌補自身不足。最后說王士禛離家回京,作者與王氏家鄉(xiāng)的文人失去芳鄰,無從請教,實在遺憾,但王士禛回京侍奉皇帝,不久當入閣拜相,又是幸事,借此表達對王士禛的美好祝愿。

        蒲松齡的文集似乎不入王士禛的法眼,他對此并無多大興趣,沒有詳加指正,只是禮節(jié)性地贊美一番,并不中肯。這篇評語蒲松齡附于《聊齋文集》后,文曰:

        八家古文辭,日趨平易,于是滄溟、弇州輩起而變之以古奧;而操觚家論文正宗,謂不若震川之雅且正也。聊齋文不斤斤宗法震川,而古折奧峭,又非擬王、李而得之,卓乎成家,其可傳于后無疑也。[3]154

        王士禛認為蒲松齡的古文自居一格,“卓乎成家”,既不宗法明朝唐宋派的巨擘歸有光,也不模仿后七子李攀龍、王世貞,是唐宋八大家古文后的翹楚,相信其文必傳,光照后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蔣寅先生在《王漁洋事跡征略》記載:已故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物理所袁旂教授藏有王士禛贈送蒲松齡的對聯(lián):“大蘇筆墨多游戲,左國文章見性情?!甭淇钍稹百稻鋵戀浟粝傻佬郑钔さ芡跏慷G”,鈐“王士禛印”。蔣寅先生推測,這副對聯(lián)或許是同時所作。[7]475對聯(lián)中的“大蘇”當指蘇軾,“左國”當為《左傳》《國語》《國策》的并稱。此聯(lián)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對于研究蒲松齡與王士禛的交往意義重大。估計此聯(lián)當系蒲家早年散失文物,袁旂之父袁守謙先生收藏后,不輕出示人,故目前不見著錄。

        王士禛接到蒲松齡的書信和詩文后,向其贈送《古歡錄》。為此,蒲松齡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寫作《謝阮亭先生遙賜〈古歡錄〉,用黃太史題〈放鷴圖〉韻》,詩云:

        懷中內雙足,霜風下松杪。緬想古沉冥,高風亦已杳。遙惠《古歡錄》,披讀淡美好。名浮天地窄,才橫渤澥小。調羹濟蒼生,想望亙四表。胡乃羨文人,結契海鷗鳥。[6]348

        這首詩不僅贊揚《古歡錄》內容高雅、言辭美妙,還贊頌王士禛的文才、名望和政績超乎常人,同時對王士禛對作者的屈尊結契表示愧不敢當。

        據(jù)蒲松齡所作《皇清敕封孺人、進階宜人、畢母王太君墓志銘》所載,畢盛鉅的母親王老夫人生于明天啟三年(1623)十二月十九日,康熙四十一年將迎來八十歲生日。按照世家大族的慣例,畢盛鉅將為母親舉行盛大壽誕禮儀,在此之前要向親朋好友或者本縣鄉(xiāng)紳征集祝壽詩。王士禛是王老夫人的從侄,又是朝廷重臣、詩壇領袖,借重他的官位和名氣,由其領銜發(fā)出征詩的邀請,一定會得到廣泛響應,這是再合適不過的事??滴跛氖炅拢阉升g按畢盛鉅的要求,替王士禛草擬了征詩文稿,題為《為新城王司寇漁洋先生征畢母王孺人壽詩啟》。蒲松齡在畢家坐館時間長,熟悉畢家的內部情況,由其寫出的草稿肯定符合實際,不致出現(xiàn)失誤。文曰:

        伏以惠哲賢母,實啟女宗;耄耋大年,是稱人瑞。賴學士之風雅,表盛世之禎祥。家從姑畢母王孺人:世舊珥貂,門嘗列戟。適地官之胄,不以王、謝為驕;卻文繡之華,輒將桓、孟自許。時值清郎之似續(xù),稍見陵遲;因舉楊子之農(nóng)桑,并煩紀理。家聲為之再振,宦業(yè)由此重興。佐制錦于高涼,三載遺桐鄉(xiāng)之愛;襄刺郡于南國,千秋傳杜母之仁。迨后琴鶴旋歸,褐裘偕隱。一再任自甘清儉,尚分惠于鄉(xiāng)鄰;二十年獨奉姑嫜,不委勞于娣姒。布衣接座,盡十房之內賓;空釜待炊,多三眷之子姓。遠宗以及近黨,不止荔枝之圖;丘嫂實為同胞,日勞饔飧之奉。驚八袠之初滿,喜五官之俱靈。擇鄰之教清嚴,建闕之門肅穆。膝前一鳳,獨成君子之鄉(xiāng);孫舍八龍,堪號高陽之里。向高堂舞彩,承顏色以為笑啼;負王母登樓,計朔望而作更代。分甘者亦既抱子,得樂事于天倫;問安者漸不知名,見曾孫于壽考。京陵之家范,沾逮閨門;敬姜之勞思,化行里社。眠食安健,喜幾杖之從容;瓜葛瞻依,祝蓬萊之清淺。愿得燕、許之筆,惠賜褒揚;尤求屈、宋之才,無吝珠玉。[4]1213

        桓臺縣地方稅務局陳汝潔先生考證,這篇由蒲松齡代筆的征詩文稿,經(jīng)過王士禛過目并做了不少修改,由他人謄抄后,以王士禛名義發(fā)出。蒲松齡的原作辭藻華麗、用典繁密。王士禛的修改更加典雅、精當。如蒲氏文中“時值清郎之似續(xù),稍見陵遲”一句,“陵遲”改為“陵夸”,大約是因為“陵遲”與“凌遲”同音,在征壽詩中略嫌忌諱。再如,“千秋傳杜母之仁”句中,將“千秋”改為“五狼”(按:五狼為江蘇南通山名,畢盛鉅父親畢際有曾任職南通州知州),“千秋”是身后之事,這在祝壽文中也應為忌諱。又如,“愿得燕、許之筆,惠賜褒揚”中的“惠賜褒揚”改作“特惠瓊瑤”;“尤求屈、宋之才,無吝珠玉”改作“拜求屈、宋之才,早霏玉屑”。從以上列舉的修改來看,王士禛的改動頗具匠心,使這篇征詩文稿用詞更加準確,更為典雅。[8]128-129

        康熙四十三年(1704),王士禛以“王五”一案被誣罷歸,回到新城。蒲松齡聞訊后,作五言古詩《阮亭先生歸田二十四韻》以示安慰,詩云:

        玉皇香案吏,謫位冠中樞。海內稱三絕,魯東止一儒。羽儀表朝寧,名字滿寰區(qū)。不羨穿針巧,寧甘抱甕迂。傾筐時倒屐,待漏尚操觚。文章驅屈宋,明允佐唐虞。名士風流在,良臣氣概殊。眼中遼海闊,胸次點塵無。胡乃麛裘謗,忽成薏苡誣。事方理蝌蚪,人自嚇鹓雛。蕉鹿終難判,馬牛任所呼。久羞棧豆戀,適入寰瀛圖。叢桂夙招隱,碧山不負吾。無如飲酒樂,豈必握蘭趨?宦囊存詩窖,角巾出帝都。猶堪事游釣,喜不就橛株。人本如春柳,家原近白榆。到門無俗駕,悅耳有真娛。蓮社欣相待,醴泉幸不孤。桑田故阡陌,劍櫑舊眉須。聊復修花宅,何勞乞鏡湖?君才吟哨遍,我欲論潛夫。趙婦雅能瑟,香醪許再沽??此嵐母偅量喃C吳姝。[6]385

        全詩歌頌了王士禛的德行、政績和文才,既為王士禛罷官表示不平,又為他歸田感到欣幸。此詩大意是:王士禛是皇帝的心腹、朝臣的表率,他像鄭玄一樣是山東的大儒,文章堪比屈原、宋玉,名滿天下。王士禛勤勉有加,等待上朝間隙還在草擬奏章,以優(yōu)異才能輔佐明君。王士禛對人對事寧守迂拙、不施巧詐,氣韻風度超群,志向氣節(jié)不同凡人,胸懷像渤海一樣寬廣,心中沒有一點私心雜念。王士禛官運亨通,青云直上,卻受到小人嫉妒,遭到讒人誣陷,以致罷官。官場得失如同夢幻,庸人安于現(xiàn)狀不愿離開官位,他卻毅然歸隱,歸來時兩袖清風、一車詩書。王士禛是天上的文曲星謫居人間,來往的都是正人君子,家鄉(xiāng)的詩友們陪伴左右,參加的都是高雅活動,醴泉寺也因他的到來而名揚天下。王士禛修復自己的花園,其家靠近錦秋湖,優(yōu)悠游哉,還有什么過分希求?

        康熙四十七年(1708),蒲松齡收到王士禛近期刊刻的詩集《唐人萬首絕句選》,誦讀之后,心有所感,竟然夜夢相逢,因而創(chuàng)作2首七言絕句《王司寇阮亭先生寄示近刻,挑燈吟誦,至夜夢見之》,詩中回憶了他與王士禛論詩的由來,抒發(fā)了對王士禛的思慕之情。詩其一云:

        花辰把酒一論詩,二十余年悵別離。曩在游仙夢中見,須眉猶是未蒼時。[6]437

        詩的大意是,二十年前繁花似錦時節(jié),作者與王士禛把酒論詩,相談甚歡,之后一直沒有相見。此時夢中見面,彼此相貌依然如故。詩其二云:

        自從供帳角巾還,春樹暮云日日看。不是夢魂迷中道,徒緣憊骨怯征鞍。[6]437

        大意是,王士禛去官歸田做隱士,春觀綠樹、暮看浮云,心境平和、恬然自安。作者之所以沒有去看望王士禛,不是因為不識路途,而是因為年老體弱,不堪鞍馬勞頓。從以上這兩首詩可以看出,盡管蒲松齡十分感激王士禛對自己的提攜和揄揚,但他自尊自重,絕不趨炎附勢,這應該是他的性格使然。蒲松齡在詩中說因為“徒緣憊骨怯征鞍”,所以不能前往新城拜見王士禛,這只是一個借口,并不是他的真實心聲,因為這期間他還是每年數(shù)次往返于蒲家莊和西鋪,年逾古稀的他還去西鋪吊唁畢際有夫人,這段距離并不比去新城短多少。

        同年蒲松齡還寫了七言絕句《王玉斧諾賜〈蠶尾集〉,久許不與。偶因漁洋惠近詩,夜夢索之,戲柬一絕》,詩云:

        長史馬豆真堪笑,忽得漁洋惠好音。最愛挑燈吟白雪,妄因數(shù)齒夢黃金。[6]440

        這首詩以開玩笑的口吻對王玉斧說:你許諾送我一套王漁洋刊刻的《蠶尾集》,直到今天也沒有送給我,現(xiàn)在漁洋先生贈送我一套《蠶尾后集》,我在夢中已經(jīng)向漁洋先生索要《蠶尾集》了,估計不久就會送來,就不再麻煩你了。盡管此詩是戲作,但從中仍可看出蒲松齡對王士禛崇敬和愛戴的情懷。詩題中的王玉斧,名啟座,新城縣秀才,是王士禛的族侄,早年在京師追隨王士禛。蒲松齡與王玉斧交往密切,王士禛與蒲松齡之間相互贈送詩集和物品,大都由他辦理。

        康熙四十九年(1710),蒲松齡撤帳回家,本應安度晚年,但因淄川漕糧經(jīng)承康利貞漁肉鄉(xiāng)民、中飽私囊,他義憤填膺,挺身而出,領導淄川文人士紳與康利貞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斗爭。原先淄川漕糧只征收正米,每石折銀六錢,不附加席、草、腳價等雜費,后來每換一任知縣便增加一二分銀,康熙四十七年(1708),淄川知縣韓遇春病亡前已達到每石一兩六錢??滴跛氖四辏?709),康利貞充任漕糧經(jīng)承,“妄造雜費名目”,每石增派至二兩一錢有零,“闔縣皆為切齒”。蒲松齡先有《墾減米價呈》投向官府,同時又會同縣學生員當面質問康利貞,康利貞支吾搪塞,聲稱事不在己。于是蒲松齡便以個人名義,向當時兼署淄川縣事的利津知縣俞文翰遞交了《又呈俞縣公呈》。然而,俞文翰并沒有約束康利貞減少應征漕糧米價。蒲松齡出于義憤,只身趕赴省城濟南,向布政司告發(fā)康利貞?!八脑轮醒_訪其蠹狀,行文到縣,使不得入公門。”康利貞聞訊,腰纏所征糧款赴德州不返。[2]207-208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利貞又返回淄川,聲稱已得到王士禛薦舉,明年復任漕糧經(jīng)承,全縣士紳為之嘩然。蒲松齡毅然致信王士禛,直陳其事,勸他切勿幫助康利貞復職,以欺詐鄉(xiāng)民,引起公憤。蒲松齡在信中說:

        尺書久梗,但逢北來人,一訊興居,聞康強猶昔,惟重聽漸與某等。竊以喇喇者不入于耳,則瑣瑣者不縈于懷,造物之廢吾耳,正所以寧吾神,此非惡況也,不知以為然否?蒙惠新著,如獲拱壁,連日披讀,遂忘晝曛,間有疑句,俟復讀后再請業(yè)耳。適有所聞,不得不妄為咨稟:敝邑有積蠹康利貞,舊年為漕糧經(jīng)承,欺官害民,以肥私橐,遂使下邑貧民,皮骨皆空。當時嘖有煩言,渠乃腰纏萬貫,赴德不歸。昨忽揚揚而返,自鳴得意,云已得老先生薦書,明年復任經(jīng)承矣。于是闔縣皆驚,市中往往偶語,學中數(shù)人,直欲登龍赴訴。某恐攪撓清況,故尼其行,而不揣卑陋,潛致此情??狄酃甸T人紀綱,請諭吳公別加青目,勿使復司漕政,則浮言息矣。此亦好事,故敢妄及。呵凍草草。[5]1136-1137

        蒲松齡的這封信寫得頗為藝術。開頭一段從王士禛的健康談起,并就年老“重聽”之事發(fā)了一通妙論,說耳朵聽不清,正可以心安神寧,并非“惡況”。其實這是巧妙地勸告王士禛,年齡大了,還是以少管閑事為好。接著不避忌諱,直言相告康利貞的蠹行,然后勸誡王士禛,不要舉薦康利貞復任淄川漕糧經(jīng)承,以免淄川士紳妄加評論,毀其聲譽。王士禛接到蒲松齡的信后,沒有認為這是對自己大不敬,平和地接受蒲松齡的意見,不再推薦康利貞復任漕糧經(jīng)承,這可從蒲松齡《與張益公同上譚無競(再生)進士》信中所稱“始知利貞即叛漁洋而營窟于先生之門”得到證實。[4]1139由此可以看出,蒲松齡的確“天性伉直,引嫌不避怨,不阿貴顯”。[9]77蒲松齡敢于向王士禛這樣的朝廷高官“累幅直陳,不復恤受者之難堪”, [9]77足以見其性格之伉直。

        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十一日,王士禛因病逝世。蒲松齡得知王士禛病故消息,極為震驚,因為就在三十日夜里他還夢見這位師長。蒲松齡含淚連作4首七言律詩《五月晦日,夜夢漁洋先生枉過,不知爾時已捐賓客數(shù)日矣》,沉痛悼念王士禛。詩其一云:

        昨宵猶自夢漁洋,誰料乘云入帝鄉(xiāng)。海岳含愁云慘淡,星河無色日凄涼。儒林道喪典型盡,大雅風衰文獻亡。薤露一聲關塞黑,斗南名士俱沾裳。[6]460

        蒲松齡在詩中極言王士禛去世,日月為之無光,海岳為之悲傷。王氏去世,是文章之道喪失、詩壇風韻衰竭,天下名士無不為之潸然淚下。詩其二云:

        遙憶黑頭已珥貂,相逢快語徹清宵。角巾歸后羊裘老,芒屩辦成李杜遙。訃乍聞時驚欲絕,懷無傾處恨難消。衰翁相別應無幾,魂魄還將訂久要。[6]460

        此詩首先追憶作者與王士禛初次相見的情景,接著贊美王氏歸隱后的高雅舉止,最后表示不日之后,自己也將追隨王氏而去,永遠陪侍近旁。詩其三云:

        驢背紅塵久憚勞,頻煩尺一降林皋。穸臺深已掩松露,鹵簿喧猶入枕濤。久以家傳貽小許,猶遺剩馥溉群曹。牡丹一賦留宮禁,涕淚他年灑御袍。[6]460

        此詩回憶王士禛對己多次致函慰問、關懷備至的情景,贊頌王氏家學淵源、提攜后學,描述王氏去世后皇帝悼念他的哀容,也表達了作者在其生前未能與其再次相會的遺憾。詩其四云:

        高軒聞作玉京游,老淚橫披不自由。國士忍看埋玉樹,達人已自樂瑕丘。祗深騷雅垂亡懼,不比尋常死別愁。道遠未能將絮酒,垂纓屣履恨千秋。[6]460

        此詩的大意是,聽到王士禛去世的消息,想象王氏魂歸黃泉,作者禁不住淚流滿面。一代詩宗故去,真令人擔心今后詩運不暢。自己悲痛欲絕,未能前去吊唁,實在是千秋之恨。

        此后,蒲松齡還應其館東畢盛鉅之請,代寫了一篇情辭哀切的祭文《畢韋仲祭王司寇》。文章說:

        天下之士,生有輕于鴻毛,死有重于泰山,此其言如河漢而無極也,而余于今日確信其然。其或家以祿富,人以爵傳,澤不及乎再世,名不出乎里闬,其生則榮,沒則已焉。如公者:少年擢第,譽滿人寰。德則豐玉儉谷,才則博翠浮瀾,言則飛花粲齒,心則皎月光天,出則羽儀當代,處則獎掖后賢。故其存也,山川為之生色;其沒也,天地為之黯然?!灰蚤惺a之故,臨穴而忉怛傷心者,此猶瓜葛之情也;至夫天壤間少此一人,遂覺乾坤慘淡,風月凄冷,一聞訃而千淚俱下,此非復情之恒也![4]1347-1348

        祭文從人格、德才、地位等方面,對王士禛備極稱頌。雖是代筆,文中也洋溢著蒲松齡對王士禛的深摯感情,表達了對王氏的高度評價。

        蒲松齡與王士禛的身份、地位、名望過分懸殊,交往中并非完全平等,難能可貴的是真摯友情貫穿始終。對于蒲松齡來說,在科舉蹉跎、創(chuàng)作困頓之時,受到王士禛這位朝廷重臣、文壇泰斗的關心和褒獎,感到倍受鼓舞,為此感激涕零、念念不忘;對于王士禛來說,以一代詩宗的身份,對當時名氣囿于一隅的蒲松齡贊賞文才、給予鼓勵,體現(xiàn)了他“獎掖后賢”的寬廣襟懷。蒲松齡對他與王士禛的交往,十分看重,將王士禛對《聊齋志異》的評語過錄到自己的手稿中,在其詩文中表達感激、欽佩之情。難能可貴的是,蒲松齡與王士禛的交往純粹是君子之交、文字之友。而就王士禛來看,他對這段交往卻沒有真正放在心上,既沒有為《聊齋志異》作序,也沒有應允為蒲氏作家傳。今天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當然可以理解,并且感覺無可厚非。但無論如何,王士禛的獎譽和提攜,對蒲松齡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完成《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以及對促進《聊齋志異》的廣泛傳播,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這一歷史事實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

        參考文獻:

        [1]裴世俊.王士禛傳論[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2]袁世碩.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M].濟南:齊魯書社,1988.

        [3]楊海儒.蒲松齡生平著述考辨[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

        [4][清]蒲松齡.蒲松齡全集[M].盛偉,編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5]袁世碩.王士禛全集[M].濟南:齊魯書社,2007.

        [6][清]蒲松齡.聊齋詩集箋注[M].趙蔚芝,箋注.北京:中國出版社,2006.

        [7]蔣寅.王漁洋事跡征略[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8]陳汝潔.蒲松齡為王士禛代筆的《征詩啟》——蒲松齡與王士禛交往補考[J].蒲松齡研究,

        2009,(4).

        [9]路大荒.蒲松齡年譜[M].李士釗,編輯.濟南:齊魯書社,1986.

        I remember the poor scholar and the dignitary,

        When they met,they talked all night

        ——A study o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Pu Songling and Wang Shizhen

        SUN Qi-xin1 ?LI ?Feng2

        (1. Zibo city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Zibo 255001,China;

        2. Zibo Normal college,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enter,Zibo 255130,China)

        Abstract: Pu Songling and Wang Shizhen met only once in their lives,and they communicated mainly through letters and poems. They were not equal in their friendship due to the great disparity in their status and fame,but they knew and appreciated each other,and their friendship could be called a story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early Qing Dynasty. Pu Songling is quite self-respecting in his contacts with Wang Shizhen,and has no unreasonable thoughts. Wang Shizhen's praise of Pu reinforced Pus confidence of finishing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read of it.

        Key words: Pu Songling;Wang Shizhen;Friendship;Verse;Textual research

        (責任編輯:景曉璇)

        收稿日期:2020-10-10

        作者簡介:孫啟新(1964-),男,山東淄博人。淄博市紀委監(jiān)委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jiān)察組組長,中國聊齋學會(籌)理事,蒲松齡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淄博地域文化研究;李鋒(1966-),男,山東淄博人。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魯中地域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聊齋文化、唐宋文學研究。

        猜你喜歡
        考證蒲松齡詩文
        詩文里的元旦韻味
        公民與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8
        蒲松齡:努力換來逆襲
        蒲松齡
        詩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極相思·檢翻舊日詩文
        高職院校技能競賽保障體系
        蕪湖《商務日報》檔案之發(fā)現(xiàn)及初步研究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2:47:19
        基于考證與實操并舉的會計專業(yè)改革與實踐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1:51:29
        蒲松齡
        天下詩文第一樓 綿州越王樓
        劍南文學(2015年5期)2015-02-28 01:16:12
        曹操詩文中的飲食文化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看麻豆|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Aⅴ性色| 美女被黑人巨大入侵的的视频 |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有坂深雪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一本一道人人妻人人妻αv|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 亚洲在战AV极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免费看一级a女人自慰免费| 亚洲国产av精品一区二|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一区久久蜜臀av|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 超碰性爱|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av|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美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2019| 高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少妇露脸精品自拍网站| 国产爆乳美女娇喘呻吟|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综合av| 欧美 丝袜 自拍 制服 另类|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