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平面向量模長取值范圍問題是平面向量知識的一個重要考查方向.筆者發(fā)現(xiàn)這類問題常常會讓所求向量的終點落在一個定圓上,但問題表述的過程較為委婉,不會直白地指出這個圓的存在,給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加了難度.下面筆者就自己的解題感受,來談談如何把背后的“隱”圓找出來,進而窺視一下命題者命題時的想法.
在平面幾何中刻畫圓有四種方法:第一是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軌跡;第二是定線段所對的角為直角,那么直角頂點的軌跡為圓;第三是定線段所對的角為定值,其頂點的軌跡為一個圓,即圓周角和弦長確定,可以確定一個圓;第四是一個凸四邊形對角互補,可以產生四點共圓,這個凸四邊形可以確定一個圓.平面向量問題中的“隱”圓基本就是四種形式的向量表示,下面分別舉例加以說明.
例題1:(2017年浙江省數(shù)學競賽)已知平面向量a,b,c,滿足|a|=1,|b|=2,|c|=3,0<λ<1,若b·c=0,則|a-λb-(1-λ)c|所有取不到的值的集合為________.
例題2:(2018年4月杭州市高三二模第9題)記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Mmax和Mmin,若平面向量a,b,c滿足|a|=|b|=a·b=c·(a+2b-2c)=2.則
()
圖1
圖2
通過條件的代數(shù)變化,得到向量垂直的代數(shù)結構,確定C點的軌跡為圓,這個圓本質上就是一個直徑確定的圓.而我們需要做的是把問題中隱含的幾何關系解讀出來,那么結果就可以看出來了,下面我們再看一例.
例題3:(2019年1月紹興上虞高三期末考試填空壓軸題)向量a,b,c滿足|a|=|b|=|a-b|=c·(2a+b-c)=1,求|c-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命題者的思維過程無非就是把這個幾何結構用向量的代數(shù)關系式進行表示,并進行了一定的偽裝.
當然我們也可用運算的方式來刻畫阿波羅尼斯圓,由條件得|b|2=|2b-3e|2,化簡得b2-4b·e+3e2=0,所以(b-e)·(b-3e)=0.
事實上和阿波羅尼斯圓相關的向量代數(shù)結構,都可以轉化成這樣的形式.如果把這個問題中的b2-4b·e+3e2=0寫成b2-4b·e+3=0后,就變成了浙江省2018年高考的第9題:
()
由例題4分析我們知答案為A.
回歸到初中的幾何知識同弧(弦)所對的圓周角相等.
例題6:(浙江省2019學年第一學期五校聯(lián)考16題)已知向量a,b,c,其中|a-b|=2,|a-c|=1,b,c的夾角為60°,(a-b)(a-c)=-1,則|a|的最大值為________.
利用四點共圓,結合三角形正(余)弦定理,讓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便可以獲得最終的結果,真所謂數(shù)形結合百般好.
事實上“隱”圓是命題者構造問題的幾何背景,命題的過程是將這個圓的幾何特征用代數(shù)的語言來進行描述.對于解題者來說,根據(jù)向量的代數(shù)關系通過建系用解析法來處理固然可以,但此時重在向量的計算能力的考查.
但如果解題過程中強調數(shù)學幾何結構背景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上四類問題共同的“源”是“隱”圓,無非是借助了圓本身蘊含的幾種不同的幾何性質.解題教學的過程中要借助直覺思維和邏輯推理達成解題者對數(shù)學的整體理解,進而實現(xiàn)對數(shù)學本質的認識,追求結構體系的至精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