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君瑤
我的婆婆羅馥貞是一個溫和慈祥的女人,她是舊上海灘的地皮大王及著名私家名園“哈同花園”(即“愛儷園”)主人歐司愛·哈同和夫人羅迦陵的長養(yǎng)女。羅馥貞生于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故于1978年,終年82歲。她原是一個混血孤兒,一次巧遇進入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哈同花園”變成了一個“大丫頭”,后被迫結婚,婚后被丈夫欺騙、遺棄,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過上了自由舒心的日子。作為羅馥貞長子莊則敬的妻子,為了更正因私心、獵奇而編造的歷史,我要寫點事實,還歷史一個合理和公正。
———作者的話
一、被哈同夫婦收養(yǎng)住進“愛儷園”
上世紀40年代的人,大多聽說過上海灘有過哈同這個人物,研究歷史的人也可能知道這個遠東首富、上海灘地皮大王歐司愛·哈同。1951年,哈同出生于一個猶太人家庭。20歲那年母亡,他獨自流浪到香港,在那里混了兩年,于1873年22歲時來到上海淘金。
他先在猶太巨商老沙遜洋行做小工,做鴉片煙倉庫的門衛(wèi),因工作賣力,勤奮,被提升做了跑街,慢慢升為大班,又做了十年法工部局的董事、四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894年,哈同申請入英國籍,并自己申辦了“哈同洋行”。
哈同于1886年與一位中法混血女子羅迦陵結婚,據他自己說,“因此財運暢通”,因此他非常尊重夫人。羅迦陵于1864年即同治三年出生在上海。她出身貧寒,年輕時做過女傭、賣花女等工作,于1886年22歲時與35歲的哈同同居,后來在1922年夫婦合辦130歲大慶,也算補做了結婚大慶。
羅迦陵聰明能干、專橫獨斷、大膽潑辣,篤信佛教。她對靜安寺附近羅家村一帶的土地非常關切,有人曾說因為羅家村是她的出生地。后來哈同買下了這塊面積300畝的土地,同意羅迦陵在此建立私家花園,這就是 “愛儷園”(亦稱“哈同花園”)。花園的設計者為金山寺的知客僧烏目山僧,宗仰上人。羅迦陵去金山寺拜佛,結識了宗仰上人,拜作師父,請其下山并設計花園。
花園于1901年開始動工,1903、1904年部分完工,羅迦陵急于搬進入住,1909年全部完工,1910年再擴建?!皭蹆珗@”之名是黃宗仰選用夫婦原名中的愛字和儷字,合稱而來的。愛儷園內有亭臺樓閣、奇花異草、小橋流水、竹園假山、中式樓臺、西式餐廳、尼姑庵堂、嚴華大學(為中國第一所佛教大學)、羅家祠堂(羅純嘏堂),建有倉圣明智大學及全圣女校,建有佛塔、什舫、西亭、池塘等,全園共有83處景點,樓80棟,臺20座,閣8個。池沼8處,小榭4所,還有10個院落,9條馬路及無數小橋、小亭。整座“愛儷園”具有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1941年,日寇占領租界,強占“愛儷園”搶劫一空,一把大火燒毀了部分樓宇,這年羅迦陵也在“愛儷園”去世。
羅馥貞生于1896年的上海,她的生母姓黃,生父是愛爾蘭籍的洋船員,她是私生的混血兒。其生母后嫁給同里弄中的一個青年。羅馥貞時常被男青年的父母打罵,有時候被打得受不了就往外跑,她怕回家,她跑到對馬路正在動工建造的“愛儷園”邊上。她還記得“圍墻是竹籬笆圍上的,我常常用小眼睛穿過籬笆的洞去張望里面的花園,而忘了身上的疼痛”。
1902年“愛儷園”部分樓宇已造好,羅迦陵已搬入園內,她出入時經??匆娺@個長得可愛的小姑娘,就讓人打聽,知道她是個棄兒,她動心了。哈同夫婦結婚多年,但沒有生養(yǎng)子嗣,偌大一個花園,沒有一點人氣,便收養(yǎng)了這個小姑娘,后取名為羅馥貞。之前羅迦陵收養(yǎng)了一個男孩取名羅友良。
羅馥貞6歲不足進了“愛儷園”,聽羅馥貞自己講“我是6歲進花園的,已經有記憶了,我每天早晚為羅迦陵奉茶,奉茶要跪著奉,我要給她捶腿,我要陪她午睡,她沒有睡著絕對不能離開,我要給她點鴉片煙炮子。要給她上香敬佛,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丫頭,整天要看她的臉色,如果不合她的心意,雖然不打就要罰跪,罵得厲害,直到現在我看見上香就煩。不過哈同很喜歡我,常常把我放在他的膝蓋上,他想讓我姓哈同可羅迦陵又不肯,他也沒辦法?!?/p>
“我10歲以后也曾送我去外面學校讀書,因為我沒讀過書,學習跟不上,不多久就放棄了,后來花園里也有了女校,女校我也去過,可那時我已經19歲了,感到年紀比別人大,不好意思也就不去了?!?/p>
“我記得在15歲時花園里接待過孫中山先生,我們都想去看他,羅迦陵不許我們去他住的地方,孫先生住在‘俟秋吟館,前后住過許多時候,遠遠看過去,他常在那里散步?!?/p>
后來花園里收養(yǎng)了不少弟弟妹妹,中國人姓羅,外國人姓哈同。中國的養(yǎng)子女出生都比較苦,后來羅友良死了,羅友蘭算中國孩子的老大,都在花園中的學校讀書,花園里也熱鬧不少。羅馥貞是長養(yǎng)女,因為從小遭虐待,她童年的天真早已失去了,但她為人寬厚老實,非常能容忍,甚至幾乎有點傻,弟妹們有時叫她“傻大姐”。
1962年,我們歌劇院排演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演出就在常熟路自己的小劇場。我問羅馥貞是否想去看演出。她說晚上出去不方便,你就把故事講給我聽聽吧。我就簡單的把劇情講給她聽,沒料到,她眼睛含滿了淚水,我有點不知所措,急忙問她:“娘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了?”她看著我慢悠悠地說:“我就是那個巧巧桑的孩子。我媽雖然不是歌妓,可她卻一直盼望著我的生身父親能夠再回上海來。”我對羅馥貞身世的了解,就是從這次講劇情開始的。以后,她斷斷續(xù)續(xù)地給我講了她的婚姻、生子、被欺騙,拋棄、分居……讓我對她十分同情。
二、婆婆羅馥貞的婚姻是羅迦陵強加給她的
婆婆羅馥貞的婚姻是因哈同夫人在北京買了一所三百間的豪宅而起。羅迦陵為什么要去北京買一所豪宅?羅迦陵是個擁護舊禮教的人,對君君臣臣的那一套有較深的感情。她身邊有一個“不陰不陽”的貼身大總管姬覺彌。他伺候羅迦陵完全是皇室的那一套,而羅迦陵對慈禧太后也特別崇拜。
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財富和權力,她想方設法去和清室攀親,她先是請人引線,朝拜了光緒皇后的母親并認作干娘,這樣她就和光緒的皇后隆裕成了干姐妹,去皇室順理成章了。那時羅迦陵40多歲,正是意氣風發(fā)的時候,經常和天津、北京的皇室打交道。1908年光緒和慈禧相繼駕崩,1909年由溥儀登基,而真正的執(zhí)政者是光緒的皇后隆裕太后,也就是羅迦陵的干姐妹。
1912年2月隆裕太后下詔退位,但允許“小朝廷”存在。隨后隆裕太后去世,由光緒的瑾妃掌管內廷,羅迦陵又和瑾妃打起了交道。瑾妃的侄女來上海哈同花園玩,又拜羅迦陵為干娘,形成了親上加親,并說請羅迦陵再去北京玩,為了去北京有個著落,羅迦陵非常想在北京有自己的房子。
當年慈禧把送給太監(jiān)小德張的一處房屋轉送給張勛,但張勛想賣此房屋。羅迦陵就連家具、傭人一起買了下來,那房子總共300間,坐落在雍和宮和國子監(jiān)附近,豪華程度不下于哈同花園。那么大的房子總得有人去管理,羅迦陵開始物色人選,最后選中了花園里自己辦的學校里的候補教員莊惕深。
莊惕深的祖輩是福建人。他父親本在福建做個小官吏,因抽鴉片被貶到揚州做個小文吏,降級之后惡習不改,在一個大冬天因煙癮發(fā)作,又無錢買煙而被凍死在街頭。1915年,莊惕深19歲,要擔起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那年正好花園辦起了自己的學校,報上刊登招收教職員工的廣告。莊惕深從揚州來上海投考,當時的校長姬覺彌和教務長費恕簡看過筆記,覺得莊惕深的語文基礎尚可,字也寫得不錯,面貌清秀,身材高大,雖然沒有學歷,破格錄取為國文候補教員。校內膳宿供給,每月還有點工資應付揚州一家生計。那是1916年,莊惕深在花園教書勤奮又唯唯諾諾,看上去忠厚老實,這大概是羅迦陵選他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莊惕深去銀行匯錢時在馬路上拾到一張賽馬票,他得知這張馬票說不定能中獎,就去了上海跑馬廳,沒想到竟然中了一筆不小的錢。之后他悄悄分成多次去把這筆意外之財匯回揚州老家。這種偷偷摸摸的行動很快被總管姬覺彌知道了,并匯報給羅迦陵。她聽到非常生氣,花園經常失竊,他們認定莊惕深偷了東西去變賣,所以才有錢跑郵局寄錢,于是他把莊惕深叫去當面審問。
莊惕深不敢隱瞞,如實坦白經過。這是羅迦陵和姬覺彌萬萬沒有想到的,眼前這個人竟會平白無故拾到一張馬票,這個人是個有福之人,錢財居然會主動跑到他的手中。這是菩薩的旨意還是他的命?羅迦陵崇信佛教,這時她對莊惕深有了好感。她又問莊惕深為什么要分多次去寄錢?莊惕深的回答是,“我怕引起誤會,也怕家里亂用錢”。羅迦陵看著他,心里想這個人細心,說明他恪守用錢之道,而且有心機。她仔細觀察這個堂堂儀表的年輕人,覺得他的行為都符合佛道。她和姬覺彌商量是把他留在身邊當秘書,還是讓他去北京管房子?
姬覺彌一聽要把他留下,以后必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因此極力勸說羅迦陵讓他去北京管房產,可他們又不放心讓他一人去。苦思之后想出一個辦法,即給他成立一個家,把他變成“自家人”,終于他們想到了長養(yǎng)女羅馥貞。那年羅馥貞26歲,和莊惕深同庚,嫁給他,把他拴住,就像慈禧把自己的侄女隆裕嫁給光緒一樣,羅迦陵就比較放心了。
我婆婆說:“當時我嚇了一跳,我根本不同意,人都沒見過,怎么就嫁給他了?我在女校,知道婚姻要自愿的思想,所以當時我是拒絕了。”
羅迦陵說:“自古婚姻都是父母做主,你不同意也得同意,我要你們去北京看管房子,這件事已經決定了,我給你選的人沒錯?!?/p>
我婆婆不愿意,想逃走。逃婚的事馬上傳到羅迦陵的耳中,把婆婆叫去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還鐵板釘釘地說:“我養(yǎng)了你10多年,我把你們當自己的親子女撫養(yǎng),難道不該回報我嗎?我現在要你們?yōu)槲易鳇c事,你們還推三阻四的,你是長養(yǎng)女,那以后下面的弟弟妹妹們也像你這樣不聽話,你叫我怎么辦?都一個個把你們都打死呀,這樁婚事你不愿也得愿。告訴你,我并非是要你去管房子,我是要你去管住這個人。”婆婆不敢反抗,只得認命,羅迦陵不久宣布了這件事,又因為是養(yǎng)子女中第一個在花園辦喜事,所以當時的場面是很大的。
三、遵囑隨夫進京生兒育女為良母
1922年,羅馥貞婚后不久懷孕了,準備去北京前,在探望莊惕深母親途中不幸小產,他們只能回上海養(yǎng)息,真正北上的時間是1923年。
北京的房屋買下來時,家具、傭人一應俱全,因此羅迦陵說你們什么都不必帶,只要去兩個人就行了。坐落于永康胡同的300間房子,實際上就是一條永康胡同,從1號至12號。3號以洋式為主有個大花園,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北京的哈同花園。甲3號以中式為主,他們就生活在甲3號,他們到時,幾十號傭人都已在等待,分別是廚房5人,管花園、樹木、養(yǎng)魚的5人,看大門的、養(yǎng)馬的、車把式幾人,馬和馬車在12號內,還有丫頭女傭多人,除了大花園,還有大魚缸幾十口,還有一個大戲臺子。羅馥貞回憶說,“著實是又大又豪華的大宅子,不比愛儷園差?!?/p>
一個舊式女子,嫁夫隨夫是不變的信律,她被迫嫁給這個男人,可也不得不依賴這個男人。不久羅馥貞懷孕了,生下一名女嬰,取名吟秋。吟秋勝似年畫上的洋娃娃,十分可愛,夫妻倆如獲至寶。
一天,遜位皇帝溥儀得知上海哈同花園有人來北京,并生了一個洋娃娃,他帶著隨從直奔永康胡同。莊惕深得知皇上駕到,又不知是為何而來,心中很是忐忑。當皇上說是想看一看洋娃娃時,羅馥貞當即回說:“孩子這幾天正在出麻疹,吹不得風,等過幾天再請來玩?!倍邇x卻執(zhí)意要看。莊惕深怕得罪皇上,主動去里屋抱來吟秋。溥儀真的還從未見過一個如此漂亮可愛又是活的洋娃娃,抱過來放在懷里逗著,還跑到院子里去逗樂。吟秋受了風寒,不幾天就夭折了。當羅馥貞為失去吟秋悲傷哭泣時,皇上根本不知道自己任性作為傷害了一個可愛的嬰兒,而莊惕深卻說是吟秋福薄經不起皇上一抱。
這以后羅馥貞在永康胡同接連生了長子莊則敬(1927年)、次子莊則忠(1928年)、長女莊則君(1930年)、三子莊則恒(1932年,于1934年夭折)、1934年小產一胎,次女莊則煌(1935年)。羅馥貞連著懷胎,成活4胎,每個孩子都有一名奶媽和一名看媽。她享受著做母親的歡樂和擔憂,長子莊則敬出生后直至4歲還不會開口說話,也不會走路,著實讓她提心吊膽,她把全部母愛傾注在每個孩子身上,才使得她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1923年至1935年的12年間,是上海哈同花園的鼎盛時期,北京的花園內也是人丁興旺,滿院笑聲。1932年,莊惕深把他母親接到北京小住。臨回揚州時,在自家庭院中拍了一張全家福,莊惕深曾題字說“……母親來平小住,并視諸孫一家歡聚,頗覺怡然……”
這時的莊惕深離開揚州已17年,他從一個貧窮的候補教員成了哈同的大姑爺,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
1931年哈同不幸逝世,夫婦兩人急急去上海奔喪。這里抄錄一節(jié)當年花園畫師李漢青之子李恩績在他寫的《 愛儷園夢影錄》中描繪莊惕深的話:“1931年哈同去世,在家奔喪事前后,大姑爺莊惕深回來上海,看著他的連襟小楊(指哈同花園里后來的賬房總管)正在大發(fā)其財,自然未免眼紅,自己又插不下手去,因此就事情挑眼,原想賴在上海抓個權兒,不再回北京去了,但是這非但對小楊是致命的,連老姬(姬覺彌)也是非常頭腦子痛的,結果還是老姬扮了黑面孔,攆他到北京去的。大姑爺回到北京后,小楊總算透過一口氣,此后大姑爺雖還常到上海來,但已不如以前,他懂事了,他懂得還是弄幾個安穩(wěn)錢,閑事少管為妙?!?/p>
李恩績的《愛儷園夢影錄》是投在老報人、老作家柯靈手上的,幾十年后柯靈為他出版并作了序,序中說:“……作者長期生活在愛儷園,所見所聞所述所感,都出于第一手資料,尤其在于作者的態(tài)度和見識,有實事求是之心,無嘩眾取寵之意,這就保證了記載的真實性,而且他為愛儷園所做的描述還是第一可靠的信史。”
莊惕深回北京之后,回憶起當年姬覺彌說的話,他醒悟了,他也開始行動了。
(本文下期續(xù)完,敬請關注)
(作者為羅馥貞的長兒媳,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特約編輯? 王 嵐/責任編輯? ?姚亞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