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8元一份的水餃,管飽不限量。”日前,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某工地旁的“暖心攤位”火了,但其能夠保留下來,也歷經不少波折。
這個臨時攤位已經營半年多,近期因道路兩側停滿車輛,攤主便將其轉移到在建片區(qū)的綠化區(qū)域中,卻被告知這里不許擺攤。就在不少人憂心“暖心小攤兒”難留之際,聽聞此事的當地街道辦事處,專門劃出臨時“暖心攤位”,規(guī)定每天中午11點到1點可擺攤經營,經營期限與工期同步。有愛心的小攤兒,遇上有溫度的城市管理,這不啻為一股暖流。
時事鮮評
從報道可知,這家水餃攤給附近工地工人們吃飯?zhí)峁┝撕艽蟊憷?。工人稱工地食堂只開放給施工單位的人,附近餐館又遠,這個水餃攤就成了上佳之選。原本8元一份30個水餃,工人們一份吃不飽、兩份吃不完,攤主才定了8元管飽的“規(guī)矩”。但當這份善意遇上“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難免生出些問題來。說實話,這個攤位在工地旁存在安全隱患,也容易出現衛(wèi)生問題,很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其他攤販照做的話,可能給城市管理帶來難題。
好在街道辦事處靈活施策,對這個便民攤位“特事特辦”,為其定下專門的時間、地點和期限。這樣有溫度的城市管理,既順了民意,也暖了攤主和工人們的心,呵護的更是民生———留下一家水餃攤,托舉的是農民工的“飽暖”,也是小販的“生計”,某種意義上還是對凡人善舉的呵護。
為“8元管飽”水餃攤留下活路的城市是有溫度的。這樣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越多,越能彰顯城市管理的人文溫度。
選自《新京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