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茹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以及新時代綜合素質才人培養(yǎng)理念的不斷加深,德育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同時,也是小學教育班級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的重要性,并針對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工作提出了相關設計,旨在提高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班級管理;德育;小學班主任
現在的教育制度越來越傾向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這不僅是當今新課標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為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所必要具備的條件。學生在學習教育過程,不僅要對學習課程內容有較高的知識掌握水平,還要熟悉度和掌握德育,提高自身素質修養(yǎng)。小學班主任作為小學生步入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負責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小學生的德育,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構建合理優(yōu)化的班級環(huán)境,滿足小學生對德育的需求。
教師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品性。因此,小學教師應該注重在班級管理中對小學生的德育,并針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改進,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本文通過結合班級管理和德育的方式,研究小學班主任在實際的德育工作要求,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
一、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
1.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的原因
小學生正處于接收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各種知識有很強烈的學習熱情,同時小學生對周圍環(huán)境與人群特點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影響其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建立。此外,小學生對外界的知識和生活的判斷能力較為欠缺,沒有構建成屬于自己的一套判別系統(tǒng)。然而,有些小學教師并未注意到德育在課程教育中對小學生的重要性,只是簡單地進行知識點的傳授,忽略了德育工作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2.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重點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小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較為妥善和恰當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與學習中理解什么事情是能夠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進行的?小學班主任應在小學生學習中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方法,健康成長,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設計
1.以身作則,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風
育人不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小學生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斟酌說每一句話、做每一件事。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堂堂大方,在班級管理中說話得體,給學生做好典范,影響并帶動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德性。同時,小學班主任還應該注重良好班風的創(chuàng)建,樹立“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班風中,主動努力探求和學習德育知識,以促使德育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此外,班主任還應該利用善于發(fā)現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善于挖掘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優(yōu)點,并予以一定的鼓勵與支持。良好的班風,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的是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與維護,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力、向心力,互幫互助,共同解決一些問題。并且,在一些班級問題上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促使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每周設立一個小型辯論會,針對“如何建設良好的班風?”等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并順勢引導學生良好習慣和班風的建設。
2.品德教育的創(chuàng)新管理
小學班主任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應該開設創(chuàng)新的管理模式,拋棄以往的管理模式,從學生的角度豐富德育工作形式、制定管理制度、開展相應的活動。由于當代小學生中大多數仍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深受家長的溺愛,會導致其將一些不好的習慣帶入到學校中。教學應該更新和矯正小學生的不良習慣,促使小學生能夠遵守課堂紀律,團結友善。例如,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展開游戲“丟手絹,找朋友”,在促進班級團結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同時,小學班主任應該進行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幫助小學生發(fā)展健全的人格,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應該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引導其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對于班級學生打架事件,教師不能一上來就開始批評學生,必須先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給學生分析整件事情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較好地解決此類事情的發(fā)生。
3.提高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小學班主任應該利用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提高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該私底下關注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做好相關記錄,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高效率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針對一些學生對勞動活動不愿意去參加的,為了調動學生大掃除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從大掃除和勞動的重要性出發(fā),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大掃除過得。同時,可以結合不同的大掃除內容進行男女生的分工合作,幫助其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以及形成團結的班集體。
4.利用溝通藝術來創(chuàng)新管理班級
學會溝通能夠很有效地提高解決事情的效率。作為小學班主任,應該學會與學生溝通,改善班級管理措施,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班主任在面對調皮、不聽從管教的學生,應該采取說教的形式,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性以及自身的職責;對于懶散、不作為的學生,應該采取較為強硬的措施,指導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自己的經歷與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正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水平,達到高效管理班級的目的。
三、結語
小學生作為初步學習的群體,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顯得至關重要。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主要負責人,不僅承擔著教學任務,同時還需要對小學生的德育加以重視。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模式,以身作則,學會溝通等形式在班級管理中實施德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文花蘇.小學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9,2(6).
[2]廖碧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探索[J].讀書文摘,2017(1).
[3]鄭偉秋.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