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冉
北京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包含的美育元素無處不在。例如,禮貌用語的使用、友好待人的滲透、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等等,都非常自然地融入教材的單元話題、文本或圖片中。教師要深層解讀教材內(nèi)容,充分挖掘、開發(fā)和拓展教材中的美育元素,這樣既能增加英語線上教學的趣味性,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同時還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美育的滲透與培養(yǎng)。在先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結合疫情特殊時期下的英語線上教學特點,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認知規(guī)律,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等方面做了如下嘗試。
在表達中感受美,激發(fā)學習興趣
英語課堂上,教師想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像演員吸引觀眾的目光一樣,尤其是線上教學就更需要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教師純正的語音、流暢的語調(diào)和頓挫的節(jié)奏都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尤其是在英語課文對話中人物語言情感的揣摩與表達,時而低沉,時而高亢,使英語課堂對話表演宛如一部精彩的好萊塢大片。
例如,北京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4復習單元中,涉及英語讀音的韻律美。韻文中的每個句子都是以同樣的讀音結尾,作為押韻,學生可以邊讀邊體會英文的語言美,教學時教師會選班上幾名朗讀有感情的同學連麥,嘗試讀一讀這些句子,再配上背景音樂,讓全班同學一起在美的感受中學習,體會語言美。
在活動中鑒賞美,培養(yǎng)審美情趣
線上教學評價是關鍵,為抓住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提升的重要契機,我們嘗試開展了以立足單元整體的英語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居家學習生活,鼓勵和指導學生依據(jù)自身特長進行展示,然后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線上活動展示交流,如:身臨其境、歌聲嘹亮等,在此過程中通過互相欣賞、互相評價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藝術修養(yǎng)。
例如,四年級圍繞“天氣”這一主題,我們開展了“我是小小天氣預報員”英語主題實踐活動?;顒又校行┖⒆忧擅畹乩眉依锏闹袊貓D作為背景營造天氣預報的氛圍,有的手持地球儀來體驗“天氣預報員”的感覺,有的通過搜查自己想了解的天氣英文名稱學習并向大家介紹天氣類詞匯,一個個“小小天氣預報員”都工作得有模有樣!在最后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從語言運用、作品呈現(xiàn)兩個維度進行內(nèi)容多樣的互評,學習別人身上的亮點,取長補短,并給予合理的建議。孩子們在活動中都收獲了成長的快樂,體驗了評價的同時也提高了審美情趣。
在展示中表現(xiàn)美,培養(yǎng)良好習慣
要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實現(xiàn)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良好的行為習慣顯然是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之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也包含了養(yǎng)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北京版小學《英語》教材中隱含了很多這方面的素材,如通過學習“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do you do?”等教學生與人打招呼的禮貌用語,并表達關心關愛他人的情感。通過學習“Excuse me!”“Sorry!”“Thank you!”“Please!”等教會學生交流時要有禮貌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使用文明用語,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美的真正魅力。
例如,北京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Where can I fly the kite(我在哪可以放風箏)?”單元話題圍繞“安全”展開,以安全為主線,通過學習了解室內(nèi)、室外活動警示語的說法,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與文明意識。受疫情影響,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居家生活學習,盡量減少外出,于是教師巧妙地通過百度地圖軟件形象地呈現(xiàn)了小區(qū)、公園、街道、校園等場景,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然后他們拿著提前制作好的英文警示牌,將其放置到相應位置,并進行口語交際,這樣更直觀地開展了行為習慣培養(yǎng)教育。
在合作中創(chuàng)造美,發(fā)展綜合素質(zhì)
合作學習最基本特征就是通過引導學生在小組情境中共同工作和學習來培養(yǎng)積極的互助精神,拓寬思維廣度,拓展思維深度。然而,疫情期間,學生們無法面對面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線上教學缺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內(nèi)互動、組間互動等優(yōu)勢,于是教師通過項目學習的方式,從引導學生解決真實問題的角度出發(fā),指導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成教師設定的學習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創(chuàng)新的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順義區(qū)裕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