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梅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國家和學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德育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困難應對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成長。但因為小學生年紀尚小,對于很多事情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在遭受到困難、挫折的時候經(jīng)常會喪失繼續(xù)嘗試的勇氣,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思考,挫折本身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挫折主要指的就是學生這一個體在進行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了阻礙,影響了目標的實現(xiàn)。
一、小學實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德育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夯實的基礎,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zhì)。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育制度的影響,現(xiàn)如今的挫折教育和德育發(fā)展尚不成熟,教師還沒有掌握良好的應用方法,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沒有辦法掌握分寸,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沒有正確的了解。因此,在小學德育中應用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學生受年紀的影響,思想尚不成熟,是非觀念還不明朗,對于很多事情的難易程度判斷不明確,這也是導致小學生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學這個年齡段,每個學生的個性都逐漸變得更加鮮明,學生受到家長和教師的影響,經(jīng)常會將學習成績當成自己的奮斗目標,所以學生遭遇到的挫折大多是因為學習。在小學階段,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教師可以讓學生直面生活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敢于解決困難,在挫折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由此可見,德育中的挫折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健全學生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國推廣德育的重要目的所在。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如今的小學生容易受到社會文化的各種誘惑,這些誘惑會讓學生誤入歧途,遭遇挫折,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分辨這些危險,然后通過德育、挫折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在小學德育中應用挫折教育的策略方法
1.幫助學生堅定抗挫信心
教師需要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幫助學生堅定抗挫信心。首先小學生對于外界的事物了解較少,他們非常容易受到生活中人、事物、事情的影響,學生的心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以此為考慮基準,當學生遭遇到挫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為學生進行開導,幫助學生堅定抗挫的信心。教師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舉一些我國優(yōu)秀的歷史人物的事跡,讓學生了解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思想,如越王勾踐。教師還需要在學生的心態(tài)發(fā)生一定變化之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明確這種上進心,激發(fā)學生不要懼怕困難,勇敢面對這些問題。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方法的使用,因為即使學生重拾信心,但是如果方法不對導致了失敗,那么學生的自尊心將會受到二次打擊,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2.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師需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以此鼓勵學生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學生自己已經(jīng)喪失了尋找方法的勇氣,教師需要告知學生,學生需要的除了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之外,還要讓學生具有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觀察、自我解脫等幾個方法完成訓練,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例,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到挫折的關鍵所在,在面對挫折的過程中應該掌握哪一種心態(tài),以及如何克服困難,這些東西都是學生需要學以致用的東西。教師可以通過軍訓等方式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以及方法。
3.家校聯(lián)合,共同提升學生抗挫能力
家校合作一直以來都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需要和學生的家長多次溝通,一起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家庭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學生在被挫折打到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家長的責怪,因此教師有必要和父母進行長時間的溝通,減少父母的錯誤行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抗擊困難的決心。比如,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家長所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應該是放松的,家長所要勸告的話語越簡潔越好,以此來平復學生的心情,讓學生具有抗挫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家長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給學生建議,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假如學生沒有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那么家長就需要給予更多的陪伴和溝通,培養(yǎng)學生共同成長,與學生一起面對困難,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抗擊挫折的能力。
4.開展團隊活動
教師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開展一些團隊活動,通過團隊活動中的活動設置來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并在學生遇到挫折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進行德育和受挫教育。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開展挫折教育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堅定抗挫信心,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這些教育方法都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尋找更加有用的教育方法,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