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
摘 要:我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我國培養(yǎng)源源不斷的人才,國家農村振興策略是農村學校進行德育工作的基礎,按照我國有關的理論進行實踐。本文針對立德樹人背景下農村學校德育工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立德樹人 農村 學校 德育工作
我國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中思想道德的要求始終占據一席之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新課改目標的現代社會素養(yǎng)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樹人,能促進學生全面化發(fā)展。通過對農村的調查可以發(fā)現,留守兒童目前是農村地區(qū)較為嚴重的問題,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兒童受到爺爺奶奶的撫養(yǎng),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和父母親自撫養(yǎng)的孩子相比較更容易產生厭學和心理疾病的可能性,無法約束自身的道德規(guī)范。教育學家要重視農村地區(qū)立德樹人的重要性,積極展開立德樹人背景下的農村學校德育工作,發(fā)揮教育的根本作用,增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依戀與熱愛的情感,在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有限的教育設施下能最大程度增強學生道德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1 增強立德樹人理論指導的重視程度
1.1 理論引向
第一點,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僅是立德樹人的主要指引思想,也是我國現代化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馬列主義經過實踐所得出該主義是社會發(fā)展的正確理論指導,促進社會主義的快速發(fā)展。第二點,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是較為重要的指導思想,在這些指導思想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導思想的第一位,提升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是立德樹人。
1.2 基本要求
社會行為道德、職業(yè)專業(yè)公德、個人修養(yǎng)、家庭生活美德、政治思想道德是立德樹人對品德的要求??茖W創(chuàng)新精神、社會責任感、思維科學方法、社會責任感、身心健康是立德樹人對素質的要求。要從全方位的塑造人的形象。
2 立德樹人背景下農村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措施
2.1 增強教師的基礎素質修養(yǎng)
增強學校立德樹人的開展有效性,首先要增強老師的基礎素質修養(yǎng),對自身嚴要求,行為習慣要以道德規(guī)范為準則,向學生樹立良好的模范。對于留守兒童來講,老師是引導學生的重要角色,老師自身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在潛移默化著學生的道德規(guī)范。
2.2 充分的發(fā)揮課本的優(yōu)質特色
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教育水平明顯處在較為落后的階段,老師要發(fā)揮課本中立德樹人的作用,充分對課本進行利用。
2.3 增強和學生家庭的聯絡
老師在展開教育的過程中,要增強和學生家庭的聯絡。不斷的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進行及時地了解。老師要增強對家訪的重視程度,通過老師和學生的監(jiān)護人進行談話來增強監(jiān)護人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監(jiān)護人的思想也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著學生對于學習的重視度。
2.4 展開道德培育活動
僅在課堂上實施立德樹人工作是不夠的,老師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3 德育工作的類型
3.1 學科德育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思想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該內容傳達出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也展示出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教學觀念進行不斷的革新,將不同類型的學科按照其自身的特點進行分類,發(fā)掘學科中蘊含的德育知識,將知識和道德素養(yǎng)、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人才進行統一。
3.2 校本教育
在每個學期期初,老師要訂定不同的德育主題,布置給學生任務,讓學生增強自身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校要重視德育課和禮儀課,不斷地進行黑板報和班級文明評比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陶冶情操水平,增強身體素質和思想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化發(fā)展。對于農村較為貧困的家庭,老師要給予更多的幫助,落實國家精準扶貧的策略,可以通過向城市學校發(fā)動捐款計劃。
3.3 影視德育
國家應加強對農村地區(qū)教育設施的建設,讓多媒體也能走進農村地區(qū),老師通過多媒體組織學生定期觀看經典的影視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懷,幫助學生對生命的意義理解得更為透徹,形成良好的真善美品德,塑造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4 生態(tài)教育
農村地區(qū)相對于城市地區(qū)來說,能更容易帶領學生進行春游活動,將地域特色和教育特色進行結合,讓學生能加了解到大自然的美麗,并且要敬畏自然。
4 總結
農村的教育水平較為落后,社會也在思考對于大量的留守兒童應該如何解決,在農村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加強文化建設,促進農村地區(q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利紅.立德樹人理念下西部地區(qū)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路徑探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20,22(6):151-153.
[2] 潘玉玲.春風化雨,立德樹人 ——農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2):257.
[3] 李國鋒.農村學?!傲⒌聵淙恕钡睦碚撝笇c實踐途徑[J].新課程·下旬,2019,(3):13.
[4] 覃秀梅.基于立德樹人的農村初中德育教育的開展研究[J].中外交流,2019,(10):150.
遼寧省大石橋市官屯鎮(zhèn)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 (遼寧省大石橋市 1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