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梅,李 俐,鐘明江
(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510800)
心力衰竭主要由于射血功能受損造成心排血量難以滿足肌體組織代謝需要所致,其是各種心臟病終末期的表現(xiàn)[1]。隨著我國老齡化加劇,現(xiàn)代各種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影響,各種心臟病及心力衰竭發(fā)生率急劇上升,其具有高死亡率、高費用、高住院率,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2]。由于多數(sh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往往伴隨多種基礎疾病,治療難度增加。目前,臨床多采用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guī)藥物,以延緩心肌重構(gòu),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療效不夠顯著[3]。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屬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呔酶抑制劑(ARNI)類藥物,主要通過阻滯血管緊張素受體和抑制腦啡呔酶,起到舒張血管、預防心肌重構(gòu)的作用,常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4]。鑒于此,本研究探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基線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納入標準: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5]相關診斷標準;年齡<75 歲;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40%;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900 pg/ml(腎小球濾過率<60 ml/min,腎功能不全時NT-proBNP 應>1 200 pg/ml);精神良好;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標準: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者;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妊娠期婦女;腫瘤疾病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 41 例。對照組男 22 例,女 19 例;年齡 54~70 歲,平均年齡(64.95±3.69)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2.82±1.09)年;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14 例Ⅱ級,21 例Ⅲ級,6 例Ⅳ級。研究組男 24 例,女 17 例;年齡 56~74 歲,平均年齡(64.69±3.81)歲;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2.77±1.08)年;NYHA 分級:16 例Ⅱ級,20 例Ⅲ級,5 例Ⅳ級。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利尿劑、他汀類藥物、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洋地黃類、β 受體阻滯劑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予以貝那普利口服,初始劑量為2.5 mg/次,1 次/d,待患者耐受后,每7~14 d逐漸增加劑量至10~20 mg/次,1 次/d。研究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口服治療,對于收縮壓≤100 mmHg 者予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50 mg/次,2 次/d,對于收縮壓>100 mmHg 者予以 100 mg/次,2次/d,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每7~14 d 將劑量增加至200 mg/次,2 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 1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以NYHA 心功能改善2級及以上、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為顯效;以NYHA 心功能改善1 級,呼吸困難等癥狀緩解為有效;以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和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采用心臟超聲診斷儀測定LVEF 和LVEDD。③血漿N 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及雙抗體夾心法原理,用于體外定量測定NT-proBNP 水平。④6 min 步行距離:采用6 min 步行試驗法記錄6 min 內(nèi)患者可完成的最遠距離。⑤不良反應:記錄兩組低血壓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22.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分別采用±s 和百分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與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t 檢驗和 χ2檢驗;P<0.05 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 LVEF、LVEDD、NT-proBNP 和6 min 步行距離比較 兩組治療前LVEF、LVEDD、NT-proBNP 和6 min 步行距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 LVEF 高于治療前,LVEDD和NT-proBNP 低于治療前,6 min 步行距離長于治療前,且研究組LVEF 高于對照組,LVEDD 和NT-proBNP 低于對照組,6 min 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LVEF、LVEDD、NT-proBNP 和 6 min 步行距離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LVEF、LVEDD、NT-proBNP 和 6 min 步行距離比較(±s)
與治療前同組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
LVEF(%)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1) 33.68±4.79 43.77±5.29* 65.40±3.77 61.92.±3.09*組別治療前2 743.56±135.78 NT-proBNP(pg/ml)治療后1 351.72±189.36*6 min 步行距離(m)治療前 治療后224.75±34.27 273.16±38.57*研究組(n=41) 33.57±4.58 51.38±5.42*△ 65.85±3.32 58.97±2.67*△ 2 795.64±143.82 867.15±154.33*△ 218.64±33.75 324.16±42.83*△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 12.20%(5/41),4 例低血壓,1 例腎功能輕度損傷;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2%(3/41),3 例低血壓;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冠心病、高血壓等發(fā)生率逐年上升,而各種類型心臟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會引發(fā)心力衰竭,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6]。我國心衰流行病學最新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7],≥35 歲居民心衰發(fā)生率為1.3%,預估目前心衰患者數(shù)量約890 萬,與 2000 年調(diào)查比較,患病人數(shù)增加了近 500 萬[8]。心力衰竭具有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等特點,是目前影響居民生命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目前,臨床多采用利尿、擴血管、強心等控制心力衰竭發(fā)展,但隨著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利尿劑的使用劑量隨之增加,會造成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損害腎功能[9]。因此,尋找更為有效的、安全的抗心衰治療藥物對于降低心衰病死率,改善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過程較為復雜,其中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激活在其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且以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利鈉肽系統(tǒng)為主要組成部分。相關文獻指出[10],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過度興奮,可引起心肌重構(gòu),其是慢性心衰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根據(jù)心衰的病理生理機制,其治療已從短期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向長期改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發(fā)生改變,進而改善衰竭心臟的生物學功能。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是近年新近研究出的具有改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改善心室重構(gòu)的藥物[11]。其中,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是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的代表藥物。沙庫巴曲纈沙坦鈉主要成分為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其中沙庫巴曲能夠抑制腦啡呔酶降解多種內(nèi)源性血管活性肽蛋白酶,使利鈉肽水平升高,從而維持肌體血壓穩(wěn)定、水鹽平衡;纈沙坦通過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可有效降低炎癥反應,阻止心肌細胞進一步凋亡,二者聯(lián)合可進一步提高療效,改善心肌功能,增強心肌收縮,提高運動耐力。本研究將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療中,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提高,LVEF 改善,LVEDD 和 NT-proBNP 降低,不良反應較低,6 min 步行距離增加,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對于改善心功能、提高運動耐力具有正性作用。普順華等[12]研究指出,沙庫巴曲纈沙坦能夠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促進心功能恢復,且副作用小,與本研究結(jié)果類似。LVEF 和LVEDD 主要反映心肌的收縮能力,二者均為測定心功能的重要指標,經(jīng)治療后LVEF 升高,LVEDD 降低,主要由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充分發(fā)揮沙庫巴曲和纈沙坦的互補作用機制,同時抑制腦啡呔及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并利用二者協(xié)同作用提高心肌收縮能力,進而達到促進心功能恢復的作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發(fā)病時,NT-proBNP 水平升高,心力衰竭進一步加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3]。NT-proBNP 是預測心力衰竭的獨立因子,其水平變化可評估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可判斷心力衰竭預后[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 NT-proBNP 水平降低,究其原因在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能夠有效提高利鈉肽系統(tǒng)在人體中的活性,在阻斷腦啡呔酶的同時抑制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從而有效降低NT-proBNP 水平,促進心力衰竭癥狀改善。此外,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能夠降低利尿劑對腎功能的不良影響,減輕腎功能損傷,長期應用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沙庫巴曲纈沙坦鈉應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療效顯著,安全性高,能夠更好地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力衰竭發(fā)展,提高運動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