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菊,張麗虹(大理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云南 大理 671000)
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是以丹參乙酸鎂為主要成分,其余成分為丹參乙酸二鉀、異丹參乙酸二鉀、紫草酸鎂、紫草酸二鉀等。該藥具有活血、化瘀、通脈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治療[1-2]。近年來隨著冠心病、心絞痛等疾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升高,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在臨床應用逐漸增多[3],其合理用藥問題也日益突出,超適應證、超療程等用藥現(xiàn)象普遍存在。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對某院2019年丹參多酚酸鹽超說明書用藥情況進行分析,旨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從HIS系統(tǒng)中隨機抽取2019年1月1日- 12月31日使用該藥的住院患者病歷信息,共計納入115例患者,對患者的年齡、性別、出院診斷、給藥劑量、療程、溶媒選擇、藥品配伍、不良反應等進行匯總分析,采用Excel表格進行分類整理。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又稱“藥品說明書外用法”、“藥品未注冊用法”,是指用藥的適應證、劑量、療程、給藥途徑、適用人群不在藥物監(jiān)管部門批準的范圍內。此外還包括禁忌癥下用藥、注射劑的超溶媒類型用藥等[4]。依照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0 mg∶80 mg)、《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相關文獻等對用藥合理性進行分析。
調查的115例患者中,男性72例(62.61%),女性43例(37.39%),年齡最小13歲8個月,最大86歲。其中小于18歲的患者超說明書使用該藥的有2例(1.74%),18 ~ 60歲的患者超說明書使用該藥的有61例(53.04%),大于60歲的患者超說明書使用該藥的有52例(45.22%)。
使用丹參多酚酸鹽的科室共計7個,分別為心內科、血管外科、內分泌科、呼吸內科、燒傷整形科、神經(jīng)內科、ICU。其中59例(51.30%)超適應證用藥,4例(3.48%)無指征用藥。詳見表1。
表1 各科室丹參多酚酸鹽使用情況Tab 1 Usage of salvianolate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規(guī)定一次給藥劑量為200 mg,用250 ~ 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GS)或0.9%氯化鈉注射液(NS)溶解。臨床使用中與說明書相符的有89例(77.39%),溶媒用量不足的有26例(22.61%),其中22例為NS 100 mL,4例為5%GS 100 mL。給藥劑量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有24例(20.87%),給藥劑量不足的有91例(79.13%),其中89例給藥100 mg(77.39%),2例給藥130 mg(1.74%)。見表2。
表2 丹參多酚酸鹽溶媒選擇及給藥劑量情況Tab 2 Solvent selection and dosage of salvianolate
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中表示用藥療程為14 d。統(tǒng)計結果顯示,符合說明書用藥療程的有111例(96.52%),超療程使用的有4例(3.48%),最長療程為19 d,最短療程為1 d。
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規(guī)定禁止與其他藥品混合配伍,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有1例與胰島素注射液混合配伍使用的情況,其余均無混合配伍現(xiàn)象。
調查發(fā)現(xiàn)115例患者中未出現(xiàn)藥品不良反應情況。
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規(guī)定適應證為活血、化瘀、通脈,用于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該院存在大范圍超適應證使用該藥的情況,涉及7個科室,其中心內科、血管外科、內分泌科使用較多,分別為12例(10.43%)、23例(20.00%)、10例(8.70%),臨床主要用于高血壓、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糖尿病等疾病,原因是醫(yī)生依據(jù)丹參多酚酸鹽具有活血化瘀的藥理作用,用于以上疾病的治療。由此可見,目前在該藥臨床應用過程中,存在許多超適應證用藥情況。有文獻[5-7]報道,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對高血壓、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等疾病有治療作用,但該藥的說明書適應證中并沒有標明,屬于超說明書用藥,同時對以上新發(fā)現(xiàn)的治療效果缺少大量臨床試驗驗證,其用藥安全存在很多未知的風險,有效性也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fā)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通知,限制使用藥品目錄(新版國家醫(yī)保)中,該藥僅限二級及以上醫(yī)療機構并有明確冠心病、心絞痛診斷的患者使用。超適應證使用,醫(yī)保將不承擔費用[8]。為確?;颊哂盟幇踩?、有效性和經(jīng)濟性,應避免超適應證用藥。
該藥說明書規(guī)定用250 ~ 500 mL的5%GS或NS溶解,要求配置濃度為0.4 ~ 0.8 mg·mL-1。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該院不存在超溶媒用量的問題,但存在溶媒量不足情況,其中使用100 mL NS作為溶媒的有22例(19.13%)、5%GS 100 mL作為溶媒的有4例(3.48%),且大多數(shù)溶媒量不足發(fā)生在心內科,這主要與心內科患者大多限制液體入量因素有關[3],溶媒量過低時,會造成藥物溶解不充分、不溶性微粒增多、輸液濃度過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加[8]。為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建議應嚴格遵照藥物說明書中的配置標準來合理選擇溶媒及溶媒量。
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中要求給藥劑量為200 mg,qd,本研究發(fā)現(xiàn)該院有89例患者給藥劑量為100 mg,2例給藥劑量為130 mg,兩種劑量均低于說明書的推薦劑量。由此可見,目前在該藥的臨床應用中,仍存在部分給藥劑量不合理的情況。這種不合理情況多出現(xiàn)在腎病或其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身上。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該藥半衰期較短、清除率較高,連續(xù)用藥不會出現(xiàn)藥物蓄積情況,不會對肝腎功能造成較大負擔,故通常無需刻意降低給藥劑量,但若患者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可在初期根據(jù)其肝腎功能情況適當降低給藥劑量,并加強肝腎功能監(jiān)測,后期再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調整用藥,以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此外,有研究顯示老年患者(70 ~99歲)肝腎功能減退,丹參多酚酸鹽超劑量及超療程用藥,易引起藥物蓄積,可能導致藥物毒性反應,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9],因此對于老年患者不建議超劑量及超療程用藥,建議按照說明書推薦劑量使用。在本研究中未發(fā)現(xiàn)單次用藥劑量> 200 mg的情況。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該院存在4例超療程使用情況,其中最長療程為19 d,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中表示用藥療程為2周。目前在其臨床應用過程中,嚴格按照藥物說明書中的療程用藥的情況占比較少。分析其原因,療程不足情況主要與醫(yī)生不夠重視用藥療程、患者住院時間< 2周、患者經(jīng)濟條件受限等因素有關,而療程> 2周的情況則主要與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有關。
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中表示禁止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該院存在1例混合配伍情況,即與胰島素注射液混合配伍使用。丹參多酚酸鹽在pH 4 ~ 6內較穩(wěn)定,而胰島素注射液在pH 6.6 ~ 8.0內較穩(wěn)定,胰島素注射液相較于丹參多酚酸鹽而言偏堿性,當兩者混合時可能會使pH上升,導致輸液不溶性微粒增多,穩(wěn)定性下降,其有效成分下降10%以上,并且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10],因此建議單獨使用該藥。
此次調查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但該藥說明書中所記載的不良反應較多,主要有皮疹、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寒戰(zhàn)、乏力、惡心、嘔吐等反應。由于該藥成分復雜,除主要成分丹參乙酸鎂外,還含紫草酸鎂、迷迭香酸鈉等多種成分,會增加過敏反應發(fā)生的概率。若溶媒量過低,易造成藥物不能充分溶解、不溶性微粒增多,從而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的風險。另外超療程使用,造成藥物在體內的蓄積也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11]。為了減少藥品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應避免超說明書使用,同時應加強不良反應監(jiān)測,降低患者的用藥風險。
綜上,該院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超說明書用藥問題普遍存在,應加強監(jiān)管干預,確?;颊哂盟幇踩行АD壳芭R床上超說明書用藥現(xiàn)象較多,但我國尚未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針對具體疾病和用藥種類的超說明書用藥專家共識數(shù)量較少,且推薦分級不統(tǒng)一[4]。超說明書用藥仍缺乏大量臨床試驗驗證,存在較大風險,為了患者的用藥安全和減少醫(yī)師的職業(yè)風險,建議臨床嚴格按照丹參多酚酸鹽說明書的要求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