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愛茶,特別是新疆的少數(shù)民族更是愛茶。我記得小時候就經(jīng)常能在路邊隨便一家清真館子里,看到一個維吾爾族人先點來一塊馕,再來一大碗茶,然后把馕掰碎泡進去,用筷子再攪拌兩下,吸收了水分的馕變得軟乎些了,就連馕帶茶的吃下去。我們都知道這種茶,它是一種特屬于新疆的磚茶,帶著濃濃烤出來的煙香。這種特別的味道幾乎根植于所有在新疆長大的孩子們的味蕾記憶里,偶爾觀察身邊的父輩和同輩,發(fā)現(xiàn)他們對茶葉要求也并不高,能接觸到的其他茶葉種類更是少之又少。
雖然茶葉是穩(wěn)定邊疆的物資之一,但新疆并不是我國主要產(chǎn)茶省區(qū)。大部分我們消費的茶葉主要靠從內地調運。隨著近十幾年的發(fā)展,新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茶葉市場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人們不再滿足于普通磚茶或者茉莉花茶的單調滋味,先是綠茶、鐵觀音在新疆率先崛起,這幾年,普洱茶和大紅袍開始成為新疆人民喝茶的主要消費,特別是普洱茶。
我們這里是吃牛羊肉的清真大省,漢族人和伊斯蘭民族人士的飲食是相通且相似的,這就注定了飲食結構偏向重口味,油膩和多脂,此外,新疆有半年的氣候是寒冷期,普洱茶的特性是非常適合新疆的。新疆行政學院院長、經(jīng)濟管理學副教授艾里阿西兒認為,相較于普通磚茶,普洱茶在泡奶茶時,味道更加醇厚,這也是普洱茶廣受各族消費者歡迎的原因。但相對于普通消費者,普洱茶價格偏高。
新疆有2200~常住人口,省會城市烏魯木齊就有340萬,據(jù)新疆茶葉協(xié)會了解,目前,新疆茶葉經(jīng)銷商約1300多家,其中主要集中在烏魯木齊約800多家,其他分散于全疆各地州縣。烏魯木齊成規(guī)模茶葉市場主要有爐院街茶葉一條街,分布有230多家商家,是新疆最大的茶葉批發(fā)、零售集散地。此外,剛剛新起的美居茶葉市場有茶葉商家約60多家,華凌商貿(mào)城茶商約30多家,有一定規(guī)模的茶商、茶樓都零散分布于全市各主要商貿(mào)地帶、小區(qū)、街道等。地州市茶商分布主要以庫爾勒、克拉瑪依、昌吉、伊寧、喀什、阿克蘇居多,哈密、吐魯番、阿勒泰、博樂、和田略少。
通過觀察茶葉市場,其他茶類暫且不說,我發(fā)現(xiàn)茶葉市場普洱茶品牌大部分都是加盟代理,鮮有遇見云南籍茶商,更加沒有新疆本土品牌的普洱茶。試想,如果新疆品牌普洱茶上市,適中的價位將會讓普通市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一品普洱茶的清香。只是新疆茶商即便去了云南產(chǎn)地,風險也會很大,畢竟經(jīng)營權和生產(chǎn)權就很難拿到。但這些都不是問題,我相信年茶葉消費量2000噸到3000噸的新疆將是普洱茶市場消費的未來主力市場。
從業(yè)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之前一直在廣州芳村的緣故,對北方市場不甚了解,20l2年第一次考察北方市場,首站落在石家莊。20l2年整個石家莊,普洱茶的專業(yè)店甚少,經(jīng)營情況堪憂,大多數(shù)是作為兼職或者說是自己租個店面,朋友來了就臨時趕過來開門,平時是鐵將軍把門,經(jīng)營的面積也偏小。當然也不乏亮點,某些其貌不揚的小店,也有很多非常讓人著迷的好茶,類似刮風寨茶王樹等高度的好茶,能在石家莊喝到,心中十分歡喜,和店主相聊甚歡,大家也談到了對未來普洱茶市場的判斷及憂慮。20l3年第二次考察北方市場,濟南、青島、北京、天津、沈陽、長春……這次全面考察北方市場,和各品牌經(jīng)銷商有了初步接觸,大家對未來的普洱茶市場非常樂觀,各大品牌相繼落戶北方各大城市,形成了北方普洱茶市場的全面競賽,各大品牌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城市,同一市場,甚至同一街道,滿目皆是山頭古樹,在這一年經(jīng)過慎重考慮,大滇號選擇了石家莊作為北方區(qū)運營中心,
2014年12月8號,大滇號攜全系列產(chǎn)品及新的經(jīng)營理念正式進入石家莊,運營至今,相繼結識了許多北方的茶友茶商,各種茶友自發(fā)組織的品茶會,民間茶友群,微信群比比皆是,學習熱情很高。茶、茶具、水、沖泡手法都有研究。大家手中的產(chǎn)品、藏品也都非常出色,學費茶甚少。多數(shù)茶商都是從茶友、收藏客演變成為茶商,究其源頭,多數(shù)是對當?shù)卦胁枞~品質非常不滿意,通過各種渠道找到自己喜歡的茶,當然很大一部分走過一些彎路,學費茶也有,比例較低。大家對新事物接受能力非常快,曾經(jīng)遇到幾個茶友,集郵形式買進各種新茶單片,作為學習樣本,對學習是不吝嗇的,反復品飲,研究,探討,進步神速。
由于原有幾大廠在北方區(qū)域勢力偏弱,大家接觸的相對少些,價值觀也比較容易形成,受外因影響較小,以本心本性愛茶。當然,北方市場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普洱茶消費群體基數(shù)相對廣東、福建等地的全民皆茶還很弱小,很多茶友對對普洱茶的了解,連生熟都還會混淆。北方普洱茶消費人群不斷擴大,也是普洱茶各品牌的必爭之地。未來,要想在普洱市場占有一席之位,北方是當仁不讓的要塞,拿下北方,新的格局即將出現(xiàn)。
北京人對茉莉花茶情有獨鐘,一年四季無論何時用開水沖一缸子茉莉花,那種撲鼻而來的茉莉花香味兒沁人心脾。老北京人有禮有面雖然講究多但對于喝茶卻顯得那么自然那么隨性,不像南方人對水質有要求,對溫度有控制以及各種工夫茶的器具。自來水燒開了無論是磕過瓷的缸子還是用過的咖啡、罐頭瓶子總泡著滿滿的茶。真正的老北京人無不例外是喝著“高末”長大的!
今天我特意拿了兩款花茶喝了一下,
一款是碧潭飄雪一款是云針,價格差3倍。一個地方人偏愛一種口感,就像北京人喝花茶就要那個釅,那種“剎口”的感覺,一缸子水2/3的茶,沒錯我說的就是便宜的碧潭飄雪,高檔云針這種清淡的口感基本不是這里人的菜。
現(xiàn)在生活條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喝茶有了很多種交流的渠道,廣東、福建、云南等茶商紛紛來北京做起了茶生意,年輕人也逐漸由“夜店”轉向了“葉店”,我經(jīng)常去馬連道喝茶。如今,很多年輕人加入到了喝茶、尋茶的隊伍中,喝茶習慣越來越專業(yè),但是對于普洱茶北京人一直有一種神秘感。普洱茶歷史上是清宮皇家貢茶,我們經(jīng)常聽說的“夏飲龍井冬飲普洱”就來自乾隆爺這位歷史上的茶癡皇帝。說普洱茶神秘,是因為火爆的珠三角普洱茶風一直沒吹到北方,能與普洱茶聯(lián)系上的故事屈指可數(shù):故宮珍藏的金瓜貢茶,道光皇帝品易武車順號的茶后欽賜”瑞貢天朝“的匾,2005年”馬幫進京“在老舍茶館拍賣的普洱茶和20l0年魯迅先生珍藏的普洱茶膏拍賣,但這些實在不接“地氣”。這層“窗戶紙”始終沒捅開,就是因為現(xiàn)在普洱市場的“亂”,小企業(yè)胡亂拼配,07年普洱茶火爆的時候很多外地茶菁按照普洱茶的工藝加工出假冒普洱茶后,上網(wǎng)打著賤賣的旗號出貨、拼配口感后當純料賣、季節(jié)拼配當春茶賣、臺地茶當古樹茶賣、新茶做倉當老茶賣還有造假仿造知名企業(yè)品牌等等,本來博大精深的茶就顯得更加神秘,以致很多人處于觀望,想喝又不敢買的心態(tài),對于我這樣的人,普洱茶是又愛又恨!
首都北京各種文化產(chǎn)業(yè)走在前列,尤其是“玩”從皇城里出來的姨姥、姨太太滿清后代們似乎發(fā)揚光大了文玩市場,你看十里河、潘家園平時人山人海,周末根本擠不進去,要不說盛世玩古董。我身邊很多這些專家,無論木頭還是石頭,只要是文玩類的輕松“擺平”,而且還說得頭頭是道,但是一說普洱茶就沒話了,最多就是用好喝不好喝來說。我身邊就一群這樣的人,平時大家晚上來馬連道喝夜茶,茶店老板是云南人,店很大,里面除了普洱就是滇紅,十多個人分三張大桌子喝普洱茶,我們大部分聊的是串兒呀、珠子呀、木頭呀、宗教呀等,但是這些豐富的知識都是建立在普洱茶的基礎上,它是一個載體,并不是一個主體。前不久的跨年很多人都來這里一起喝茶聊天,雖然還不太完全懂,但是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加入到喝普洱茶的大軍,我不擔心這是一陣風,因為普洱茶的魅力是只要你喝上就會愛上且不離不棄。
藍天不見,白云稀有,等見一次白云肆意飄蕩藍天的景象對今天生活在鄭州的人們來說是多么奢侈。曾有有“綠城”之稱的鄭州,再冠“綠城”之名不知是否虛假之嫌,讓我稱它“霾都”還能抒些胸臆。前兩天和“中華茶道網(wǎng)”的賴先生在一家名“瓦庫”的茶館喝茶議事,從他口中得知鄭州竟有25家茶城營業(yè)入市,便對賴先生戲言:鄭州可以叫“茶都”了。
說起茶,賴先生說他是極喜愛茶的,早些年比較喜歡鐵觀音,在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殘事件之后就很少問津它了?,F(xiàn)如今對普洱茶生出來許多癡迷。他說:普洱茶在鄭州成風之勢應該是在2004年左右的那次瘋狂,不管是什么背景的瘋狂,普洱茶讓鄭州一些人看到了它的儲值功能,但討論更多的是它的“金融屬性”。
鄭州地處中原,得交通便利之實,物流在此暫停發(fā)散四方可以理解,猛然近20多座茶城在飲茶風不甚濃重的城市同城角力,真有點匪夷所思。鄭州茶市場的茶商們在今天利用起茶葉秘密發(fā)動茶葉戰(zhàn)爭是否能打下自己如意的茶葉江山,還真難料!一局輸贏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傍觀冷眼人。
每年的中秋節(jié),總是會掀起一場鄭州人民購買普洱茶的熱潮。家家都喜歡買點普洱茶送給家人或者朋友,但是價格都比較親民,大概是200元到500元不等,再高就不會買了。這就是鄭州人比較能接受的價格,但是也看出來對普洱茶雖然打心眼里接受也認可了他的健康價值,但是對于普洱茶怎樣分辨還處于初級階段。便宜了,不敢買,因為還是懂得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理:貴了,更不敢買,怕上了水深不懂貨的當就劃不來了。所以,百來元的普洱茶看起來不錯,貨真價實最好,如果被坑了也不會損失太多,這是大部分鄭州消費者購買普洱的真實心理。
就是這樣的消費心理,在鄭州國香茶城,我也能看到更多茶商都在做中低端普洱茶,高端古樹茶甚少有人問津,除非是很懂行的。大多數(shù)店里都是所謂的“臺地茶”,價格比較親民,每個茶餅的價格為l00到300元,并且與去年相比,價格變化也不大,價格飛漲的高端普洱茶在鄭州市場更是少見。另外,老茶也是鄭州消費者們并不在乎且不常見的稀罕玩意兒。我有一位做普洱茶生意多年的朋友也證實了這一點,她說,北京的朋友經(jīng)常說能喝到50年的普洱茶,但她在鄭州從來沒見過。
有專家認為,在南方茶市,有實力的投資者將普洱茶作為投資項目去經(jīng)營。但鄭州茶市起步晚,市場終端客戶多為直接消費者,將普洱茶作為投資項目去經(jīng)營的“藏家”只占極小部分,因此市場投機炒作的空間不大?,F(xiàn)在,普洱茶已被越來越多的鄭州人所關注,喜歡到何種地步雖各不同,但在茶館里聊起茶事比較多的還是普洱茶背后眾多讓人揣摩不透的那些事,因為喜歡是存在的,探個明白卻是艱難的。吃茶不拍照臣妾做不到
吳思墨/西安資深茶客
說起茶,愛茶人皆多,但凡和茶有著不解之緣后,就會顯得生活有了樂趣。大家一起坐坐,就總會有閑情逸致品會茶,在茶香的繚繞中,大家覺得此時彼時大不同。
咱們西安人尤其愛茶,平時愛去茶館喝,但家里怎么的也要有個茶室,最差也得布置專門喝茶的地,要不然,生活品質怎么體現(xiàn)出來呢。那怕家里有酒柜存著上好的葡萄酒,有著咖啡機可自己煮著濃香的咖啡,但是最不能缺少茶的。好的茶具再配上好茶,在朋友面前總會說,這是我從哪買的好茶,或者這是朋友給我送的好茶,內心那個得瑟啊,好茶總能讓人可以優(yōu)雅的炫耀,但讓人很舒服的,沒誰反感這。
我們這邊現(xiàn)在都把喝茶文氣地改說為“吃茶”了。前幾天和幾個姐妹們一起喝茶,我們就把“吃飯不拍照,臣妾做不到”改編成“吃茶不拍照,臣妾做不到”,引起一片嘩然。
喝茶,西安人愛喝點啥么,當然很多時候就是普洱。茶的品種多啊,現(xiàn)在好茶也是絡繹不絕的,可是一旦喝茶無法選擇的時候,最后普洱成了茶中的小棉襖了。一年四季,普洱都適合我們的口感。無論吃的咸淡甜酸,最后來杯普洱,都會平衡我們的口感。
我可是一個從淡淡的茶迷到濃濃的茶癡的女子呢,就連《尋味西安》一書中,我就寫有一篇關于茶的文章“茶緣從那一天開始”,在此想細致的表明,其實我的茶緣是從曾經(jīng)某個人給我送普洱茶開始的,也許人淡了散了,可對普洱茶的喜愛一直濃濃的。
最近我們身邊都在瘋迷一種“桔普”,是精選具有“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美譽的新會柑皮與被譽為茶中減肥之冠的云南陳年熟普洱經(jīng)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沖泡的茶湯甘醇甜爽。今年冬天的西安很干燥,嗓子動不動就有些不舒服了,每次去姐姐的茶館喝茶,姐姐總會細心地說,給思墨泡桔普吧,走時還給我包里塞上幾個。
好可愛啊,小桔普。我沒忍住在朋友圈給做了個廣告。引起了身邊眾男女的關注。尤其是女同胞們,因為可愛的圓圓的桔皮包著我們喜歡的普洱,這就是好茶。好看,精致、味道好。我們西安的這些愛茶之人,個個都是完美主義,對茶是既要外貌,又要內涵。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