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斌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為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的中國,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一期題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在眾多嘉賓的發(fā)言中,有三個關鍵詞被反復提及:共鳴、簡單、有希望。在嘉賓發(fā)言結束后,主持人向現(xiàn)場觀眾詢問:嘉賓提及的三個關鍵詞中,哪一個關鍵詞讓你感觸最深?假設你是現(xiàn)場的一位青年觀眾,被邀請上臺就主持人所提的問題發(fā)言,請你寫一篇發(fā)言稿,談談你的感受與思考。
寫作指導
作文材料由三句話組成。考生最大的疑惑在于如何理解“共鳴、簡單和有希望”的含義。所謂“共鳴”,可以概括為“心連世界通”,也就是讓世界各國人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中國故事能不能講好,關鍵要看我們能否起到橋梁紐帶作用,能否介紹好、闡釋好、傳播好,而受眾是否愿意聽、聽得懂,能否與我們形成良性互動,產生更多共鳴。所謂“簡單”,一言以蔽之,就是用簡單的語言傳播核心要意。要具有直擊人心的力量,讓大家覺得簡單明晰而通俗易懂。所謂“有希望”,這是當下中國的真實現(xiàn)狀,也可以指通過講好中國故事,讓各國人民感受到希望的所在、發(fā)展的前景。哪怕是講述相對悲情的故事,也讓人們感受到對于生活的希望,苦中見精神,淚中見堅強,這是講述中國故事不變的精神主旨與追求。
作文題的情境設計為寫一篇發(fā)言稿,應有“青年觀眾”的身份意識,注意基本格式(開頭有稱呼,結尾有致謝)即可。
例文
懷著希望,迎著光芒
□湖南省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一考生
尊敬的嘉賓、主持人,親愛的觀眾:
大家好!很榮幸受邀上臺發(fā)言。今天,《講好中國故事》的節(jié)目,愉悅視聽,啟迪心靈。而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希望”這個詞。
希望寄寓著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詞匯之一。而中國故事的主題詞之一,就是希望。每一個聆聽者都能感受到希望。恰若在嚴冬里,期待艷陽春;在暗夜中,等候黎明的噴薄;在新的長征路上,看到光明世界。
我們不妨自新中國成立說起。那時,國內各項事業(yè)百廢待興,我們一窮二白,國際環(huán)境風云變幻,可襁褓中也孕育著希望。在艱苦的條件下,我們卻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揆諸當下,中國在國際上擁有的話語權和所發(fā)揮的作用正日益凸顯,當你漫步中國大地,一定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希望。
朋友們,我們何其幸運,生在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度。而希望是可以傳播蔓延的,國家在富強,每個公民就有希望,而每個個體的生活夢想,也讓一個東方大國的復興之夢更加燦爛瑰麗。但請不要忘記,我們有希望,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我們的輝煌成績里,更鐫刻在我們不懼民族災難的精神豐碑上。
還記得震撼人心的抗美援朝嗎?為了保家衛(wèi)國,志愿軍們跨過冰冷的鴨綠江。那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必輸無疑。美國人擁有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我們卻只有“小米加步槍”??晌覀儧]有彷徨、退縮。你可能不知道,志愿軍戰(zhàn)士中,很多只有20出頭。他們,本就是國家的希望;他們,也點燃了新中國的希望。
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就曾有言:今日中國之希望全在少年。你看那2020年疫情中涌現(xiàn)出的“后浪”,不正是“中國希望”的生動寫照嗎?今天,國與國的競爭,不只是靠堅船利炮,更看年輕人的精神面貌。愿年輕如你我的青年一代,攜起手來,激活希望,創(chuàng)造希望,也讓每一個中國故事的傾聽者,心懷希望,眼中有光。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評點:文章按照時評文慣用的“引—議—聯(lián)—結”四部曲漸次展開。先提煉出核心詞,再以事說理,大量排比、反問的運用,增強了文章氣勢,讓主題凸顯得鮮明而深刻。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