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惫绞侨祟惿鐣拿靼l(fā)展的基本度量,人人幸福是社會應該追求的基本價值。對弱者的關懷,是達到社會公平的必要舉措。社會的發(fā)展不僅需要速度,更需要溫度。
發(fā)展速度從來不是衡量國家實力的唯一標準。近日,江蘇無錫火車站的一張指示牌被網(wǎng)絡刷屏,那是為使用老人機、手機沒電等無健康碼的旅客開通的“無健康碼通道”。這讓我突然意識到,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便利,卻成了一些人的阻礙。當工作人員要求出示健康碼時,那些不熟悉智能手機,甚至沒有智能手機的人們,面對的不再是通行的關卡,而是人為設置的障礙。
而人為障礙觸及的根本,是發(fā)展差異的存在。我無法體會弱勢群體生活的艱苦,但更讓我無法想象的,是外來民工辦理業(yè)務時被工作人員告知只能用微信支付的無奈,是九旬老人被家人抬著做人臉識別的寒心,是從農(nóng)村而來為見家人卻因沒有手機掃健康碼而被司機拒載的無助。如果一個社會只顧埋頭趕路,只看發(fā)展速度,而不顧及那些落在后方的地區(qū)或群眾,社會公平的那桿秤就會向強者傾斜,社會的發(fā)展也會陷入“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惡性循環(huán)。
為了不讓數(shù)字化成為弱勢群體面前的一道鴻溝,越來越多的地區(qū)紛紛行動起來。各大地區(qū)的站臺出現(xiàn)了便利通道,相關機構也開始致力于將健康碼與老人卡、公交卡等相結合的研究工作。這正體現(xiàn)了文明社會應有的對相對弱勢化群體的關注和對公平的不懈追求,一個健康的社會,就是要做到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科技發(fā)展的車輪滾滾向前,弱勢群體不應被甩在身后。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在他們眼中也許是一道“電子圍欄”,讓人寸步難行。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追求速度,添加溫度;對于弱勢群體,也應讓普惠的陽光把他們一一照亮,給社會生活鋪上人性化的底色。
技巧點撥
文章圍繞“社會公平”展開論述,例證翔實,論證有力,但整體結構上也有不足:
1.闡釋觀點時,忽略了材料一,以致于健康碼的積極作用闡釋不足,論證中心論點時社會發(fā)展速度這一方面缺乏說服力,就審題而言,有極大缺陷。
2.分論點沒有緊扣標題,容易給人離題的感覺。分論點二和三,沒有緊扣中心論點,分論點是全文論證思路的脈絡,是考場作文的關鍵,語句要更有條理些,用詞更有文采些,才能抓住閱卷老師的眼光。
3.結尾處沒有回扣材料,照應開頭,使呼吁的情感顯得不夠真實充沛。
升格建議
1.在審題時,要全面分析兩則材料,對不同情境中的同一問題進行辯證探究。
2.每一個分論點都務必做到緊扣標題,圍繞中心論點,使文章的脈絡更清晰。
3.結尾處回扣材料,照應開頭,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抒發(fā)出自己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