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爭爭
產后尿潴留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不利于產婦產后盡快康復,需要采取有效方法預防和治療,否則會對母嬰健康造成不利影響[1]。為進一步探究中藥封包配合艾灸對干預產后尿潴留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了本院在2019 年12 月~2020 年6 月接收治療的產后尿潴留產婦60 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研究,詳細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產后尿潴留產婦,按照干預方法不同將產婦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30 例。A 組產婦年齡20~38 歲,平均年齡(27.68±3.44)歲;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33±1.53)周。B 組產婦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27.33±3.89)歲;孕周36~40 周,平均孕周(38.23±1.23)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2]:①通過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綜合評估,所有產婦均為產后尿潴留;②年齡20~40 歲;產婦資料齊全,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③通過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同意。排除標準[3]:①合并存在嚴重臟器疾病產婦以及合并嚴重妊娠期并發(fā)癥產婦;②有精神病史無法進行正常交流的產婦;③中途退出研究產婦,配合不好產婦。
1.2 方法
1.2.1 A 組 產婦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進行干預。中藥封包:車前子、王不留行、打碎的萊菔子、補骨髓各100 g,吳茱萸20 g,粗鹽200 g,所有材料封包,放置在微波爐當中加熱到50℃,放置在產婦恥骨聯(lián)合上膀胱位置熱敷,時間持續(xù)25 min 左右。艾灸:選取關元穴、中極、水道作為主穴位進行艾灸,如果產婦存在無力排尿以及無尿意等情況,則需要增加氣海和曲骨穴位;如果產婦存在中氣不足的情況,則需要增加氣海和足三里。
1.2.2 B 組 產婦采用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即產后2 h對產婦進行常規(guī)的排尿指導,以促使尿液排出。主要包括讓產婦聽流水聲,促使產婦產生尿意。同時對產婦的腹部進行按摩和熱敷,改善膀胱肌無力癥狀,促使產婦將尿液排出體外。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干預效果、起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干預前后VAS 評分、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干預效果判定標準:有效:產婦可以自主排尿,無障礙癥狀[4];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有效率=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采用VAS 評定產婦疼痛程度,分值0~10 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5]。并發(fā)癥包括產后出血、尿潴留、其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干預效果比較 A 組產婦中有效27 例,無效3 例,有效率為90.00%(27/30);B 組產婦中有效20 例,無效10 例,有效率為66.67%(20/30);A 組有效率明顯高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12,P<0.05)。
2.2 兩組產婦起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A 組起效時間(2.44±0.13)h 和住院時間(3.22±0.32)d 均明顯短于B 組的(7.75±1.22)h、(5.11±1.32)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VAS 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產婦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A 組產婦的VAS 評分(1.85±1.21)分明顯低于B 組的(4.89±0.1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A 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低于B 組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產婦起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1 兩組產婦起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B 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VA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產婦干預前后VAS 評分比較(,分)
注:與B 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n,n(%)]
產后尿潴留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導致因素非常多,主要是由于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子宮壓迫到膀胱以及盆腔神經叢,從而導致膀胱及麻痹,出現(xiàn)收縮無力等情況,進而導致出現(xiàn)無法自主排尿的情況[6,7]。常規(guī)的西醫(yī)護理干預起效時間比較長,容易導致產婦出現(xiàn)不良情緒,增加產婦的痛苦?;诖?本院對部分尿潴留產婦嘗試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治療,取得了更好的干預效果。通過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治療,可以充分發(fā)揮溫經活絡、刺激肌肉神經興奮性等作用,從而促使產婦膀胱逼尿肌發(fā)生收縮反射,改善產婦膀胱括約肌痙攣癥狀,促使產婦膀胱功能逐漸恢復,解除排尿障礙問題[8,9]。另外,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方案還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安全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不會對產后母乳喂養(yǎng)等產生不利的影響,盡最大限度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保證母嬰健康安全[10]。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進行干預的產婦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結果中,A 組有效率90.00%(27/30)明顯高于B 組的66.67%(20/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12,P<0.05);這說明產后產婦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方案治療干預是有效的。A 組起效時間(2.44±0.13)h 和住院時間(3.22±0.32)d 均明顯短于B 組的(7.75±1.22)h、(5.11±1.32)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方案對產后產婦進行干預,可以促使產婦盡快康復,快速改善產婦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另外,干預前,兩組產婦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A 組產婦的VAS 評分(1.85±1.21)分明顯低于B 組的(4.89±0.1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方案干預,產后尿潴留產婦的疼痛癥狀會盡快得到緩解。A 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低于B 組的2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產后產婦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方案干預是可行的,在提高治療有效率的情況下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封包配合艾灸對產后尿潴留產婦進行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臨床癥狀,減輕產婦的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