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珊 張桂華
血液病具有起病隱匿、發(fā)病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點,多由遺傳、免疫及污染等因素所致[1]。因為工業(yè)化、機械化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環(huán)境污染等成為血液病的誘發(fā)因素,且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發(fā)展趨勢[2]。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可有效緩解疾病癥狀,恢復其造血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但移植過程中,為降低患者感染風險,需在凈化艙內隔離1~2個月,凈化艙內陌生的環(huán)境、狹小的空間容易使患者產生心理困擾[3-4]。有研究表明[5],心理困擾會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不利于其疾病康復[6]。本研究通過病例對照研究,分析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影響因素,現(xiàn)報告如下。
連續(xù)納入2018年7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127例,將其中術后出現(xiàn)心理困擾的53例患者作為病例組,未出現(xiàn)心理困擾的74例為對照組。納入條件: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無手術禁忌證者;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有精神病史者;臨床資料不全者;合并有其他嚴重軀體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心理困擾診斷標準(DT)[7]采用心理困擾溫度計對患者心理困擾程度進行評估,該量表總分為 10分,評分標準:0分為無心理困擾、1~3分為輕度困擾、4~6分為中度困擾,7分以上為重度困擾,以4分為臨界值,≥4分判定為存在心理困擾。
收集的資料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家庭支持程度、合并基礎疾病、隔離時間、不良癥狀程度、家庭月收入、體質指數(shù)(BMI)、睡眠障礙、是否首次移植、家庭支付能力、疾病認知程度等信息。
選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單因素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隔離時間、家庭月收入、不良癥狀程度、家庭支持程度、是否首次移植、疾病認知程度、家庭支付能力、睡眠障礙是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相關因素(P<0.05),見表1。
將表1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認知程度、不良癥狀程度是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單因素分析
表2 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進步,造血干細胞移植可控制血液病病情發(fā)展,緩解其疾病癥狀,恢復其造血系統(tǒng)功能,但患者長時間在凈化艙內隔離,易產生心理困擾[8]。有關研究表明[9],患者出現(xiàn)心理困擾會導致其治療積極性及依從性降低,從而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及疾病康復。
有報道顯示[10],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發(fā)生率約為31.41%~63.74%。本研究127例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中心理困擾占比41.73%,此結果與既往文獻調查結果相符[11]。本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認知程度、不良癥狀程度是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這與既往研究結果相符[12]。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支持程度:隨著移植技術水平和支持治療水平的提高,患者總體生存率逐漸上升,生存率仍是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對于育齡期、青春期女性,預處理過程中的放化療對生殖系統(tǒng)的損傷表現(xiàn)為卵巢功能早衰(POF),繼而引起不孕/不育、閉經(jīng),患者潮熱、骨質疏松、情緒不穩(wěn)定等。HSCT治療后,女性患者POF的發(fā)生率可達65% ~84%,與全身照射、環(huán)磷酰胺、白消安等藥物關系密切,尤其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合全身照射較單用環(huán)磷酰胺的預處理方案所導致的POF發(fā)生率更高[13]。這就更需要人文關愛,尤其是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及愛護,接收家庭支持程度較高的患者心理困擾發(fā)生率較低,身心痛苦感相應降低,增強其疾病治療的信心,從而消除患者孤獨及悲觀厭世心理,幫助其接受并適應當前角色,從而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配合治療,進而降低其心理困擾程度[14]。
(2)疾病認知程度:該病預處理的毒副作用、粒細胞的缺乏、免疫系統(tǒng)破壞等原因,易出現(xiàn)各種感染,疾病認知程度較低的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等知識缺乏了解,導致其對醫(y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及治療效果存在不定感,擔心出現(xiàn)后遺癥,同時面對封閉、陌生的凈化艙環(huán)境,易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增大,出現(xiàn)嚴重心理困擾[15]。
(3)不良癥狀程度:不良癥狀程度較高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心理困擾發(fā)生率相對較高,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前,需進行大劑量的化療預處理,化療會引起患者產生疲乏、惡心、嘔吐及疼痛等一系列不良癥狀,患者易產生心理困擾,且不良癥狀程度嚴重程度會相應增加其身體痛苦,對其機體功能及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從而導致其心理困擾發(fā)生率較高。
針對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發(fā)生的相關因素,護理人員耐心細致地介紹凈化艙環(huán)境及注意事項,減輕隔離產生的孤獨感;講解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軀體反應、WBC變化的過程,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增加其心理韌性;護理人員主動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及軀體癥狀,給予針對性疏導,特別是對于軀體狀況不良者,重點給予心理情緒的關注;向患者介紹本科室內同類型疾病患者治療成功的案例,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建立積極樂觀的認知,使其盡快適應隔離環(huán)境、軀體癥狀變化,主動配合治療;治療前,以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方式和效果,介紹醫(yī)護人員技術水平及醫(yī)療設備;講解治療成功康復案例,以減少患者緊張、焦慮及恐懼等情緒,增強治療信心。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網(wǎng)絡、電話等溝通平臺,指導患者家屬經(jīng)常與患者視頻聊天,多探望患者、多溝通、多安慰,精神上給予支持和鼓勵,告知其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多聽音樂、看電視、適量運動,以轉移其注意力,緩解其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發(fā)生的因素較多,本次研究中顯示,家庭支持程度、疾病認知程度、不良癥狀程度是影響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醫(yī)護人員需結合以上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以降低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凈化艙內心理困擾發(fā)生率,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促進其疾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