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王延強?付陽陽
跨學科共讀立足于課程改革的融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是國家課程校本化的一大體現(xiàn)。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第二中學經(jīng)過對初中師生跨學科共讀一本書的實踐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具體做法與經(jīng)驗。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初中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將閱讀視為語文學科的“專利”,閱讀方法單一,對閱讀文本缺乏深入、多元、立體地解讀。二是忽視非語文學科的閱讀及相關指導,導致學生獲取知識遇到障礙,自主學習的效果受到影響。三是缺少學科閱讀間的銜接與互通,忽視學生全學科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我們認為閱讀不僅要增進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能力, 更應加強多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協(xié)調發(fā)展。而跨學科共讀就是不同學科的教師圍繞同一本書從各自學科的角度進行解讀,以閱讀為紐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及應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反哺學科教學的效果。
二、實踐研究
以我校六年級第一學期閱讀《蘇東坡傳》為例,介紹一下我校在跨學科共讀一本書方面的具體做法。
1. 教學目標
我們由語文、歷史、地理、思政四個學科對《蘇東坡傳》進行跨學科閱讀指導。通過同年級四個學科教師交流研討,確定了各學科的教學目標。
(1)語文學科。了解蘇東坡不同人生階段的心態(tài)變化,探討其人生與社會價值。通過名篇講讀,賞析蘇東坡的優(yōu)秀作品,體會蘇東坡的獨特的詩情與豐富的人格魅力。激發(fā)學生思考其性格的豐富性與矛盾性,引導學生平衡自我性格。
(2)歷史學科。了解蘇東坡生活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生探究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繁榮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知道宋詞的主要特點及代表作家,品讀風格迥異的宋詞作品,感悟蘇東坡豪邁奔放的詞風。通過文學作品體現(xiàn)出的個人情感與經(jīng)歷,體會其中折射出的社會風貌與時代特征。
(3)地理學科。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梳理蘇東坡的人生軌跡,通過與學生分析蘇東坡兩次出鄉(xiāng)、返鄉(xiāng)的路線選擇的原因,認識中國古代交通運輸方式及古代交通的分布格局。探究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建設前航道艱險的原因,拓展了解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作用及水能、航運矛盾的化解方式。通過分析中國的氣候特點,讓學生了解蘇東坡為什么要抗洪、抗旱。
(4)思政學科。通過梳理蘇東坡一生經(jīng)歷,引導學生學習蘇東坡身上的樂觀曠達的精神并讓學生列舉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境,學習以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挫折,以積極的心態(tài)解決問題。
2. 師生共讀
首先,各科教師認真閱讀所選書籍,撰寫讀后感,制訂學科閱讀指導計劃,同時從學科的角度進行閱讀推薦。其次,2020 年寒假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完成讀書筆記,并在班級群內(nèi)進行閱讀打卡。打卡內(nèi)容不僅包括“今天閱讀至多少頁”“閱讀時長”,還提出閱讀問題讓學生回答,以檢驗學生的讀書效果。再次, 每個班級推薦的全科閱讀代言人選擇誦讀一段蘇東坡的詩詞,學校通過“卓越二中”微信公眾號平臺展播優(yōu)秀誦讀作品,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全體學生進行閱讀。
3. 閱讀指導課
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 年5月開展的是線上閱讀指導課。參與共讀的四個學科的教師從學科的角度進行閱讀指導。
(1)語文學科以“為什么人人都愛蘇東坡”為主題對《蘇東坡傳》進行了整本書的閱讀指導。整堂課通過賞析詩詞,從整體上梳理了蘇東坡的人生脈絡。奮力當世雄鷹出的青年蘇東坡,宦海沉浮、命途多舛的中年蘇東坡,衰老之悲、樂觀豁達的暮年蘇東坡,包括蘇東坡的出生地、家境、家風,讓學生對蘇東坡的一生有了整體的了解。
(2)歷史學科結合蘇東坡生活的時代介紹了“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引導學生思考市民文化的豐富多彩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通過閱讀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等幾位宋代著名詞人不同風格的詩詞, 引導學生思考宋詞風格多樣、內(nèi)容廣泛、名家輩出的原因。讓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蘇東坡所生活的時代,為學生深度閱讀《蘇東坡傳》做了歷史背景的鋪墊。
(3)地理學科以“蘇東坡的奇幻漂流”為題,引領學生跟隨蘇東坡的腳步探尋宋代地理環(huán)境,領略祖國的大好山河。教師通過地圖展示了蘇東坡一生的人生軌跡,并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蘇東坡在密州時抗洪、抗旱、抗蝗災,向學生介紹古黃河和現(xiàn)代黃河,并引導學生認識我國的旱澇災害。
(4)思政學科。以“一蓑煙雨任平生”為題從思政課的視角引導學生學習蘇東坡樂觀曠達的精神。整節(jié)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太有才了”,教師從文學、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醫(yī)學、教育、水利、發(fā)明創(chuàng)新等多個角度展示蘇東坡的才華。第二部分“我太難了”,教師按時間順序梳理蘇東坡坎坷的一生,從政40 余年,外放33 年,在朝僅7 年,貶逐12 年。貶謫三州,一入大獄,兩險喪命。并引用他人的總結“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第三部分“可是,我不怕”,教師展示蘇東坡的詩詞,引導學生通過詩詞領會蘇東坡的樂觀曠達。
4. 教學反思
參與共讀的四個學科的教師撰寫教學反思,梳理收獲及發(fā)現(xiàn)的問題,為下一次的師生共讀積累資料。思政學科的授課教師在教學反思中這樣寫道:“‘跨學科共讀一本書活動使我們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受益匪淺!特別是我在準備的過程中,通過查閱資料對蘇東坡有了更深的了解。針對學生年齡尚小,理解難度較大的問題,我選取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困境,學習以樂觀的態(tài)度看待挫折、用積極的心態(tài)解決問題?!疅o心插柳柳成蔭的是觸動了和孩子一起線上學習的家長?!睅熒鐚W科共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感知這些書籍的豐富內(nèi)涵,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人格魅力得以升華。
跨學科共讀實際上是給各學科提供了一個平臺, 以閱讀文本為載體開展基于學科的主題式閱讀指導, 實現(xiàn)了學科教學與閱讀的深度融合,讓師生觸摸到各個學科的文化靈魂,促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本文系2019年度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區(qū)域推進中小學生全科閱讀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3703014)階段性成果;淄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專項課題“初中師生跨學科共讀一本書課程體系構建及實施研究”(項目編號:2020ZJZX018)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高珊
10407562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