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加上新冠疫情夾擊,香港高校也面臨種種壓力。不過數據顯示,去年內地赴香港的學生占比有所增加。
據香港《明報》10日報道,香港教育局披露2018/19學年至2020/21學年教資會資助課程的本地學生及非本地學生人數,包括副學位、學士、研究院修課、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課程。結果顯示,“八大校”中的6所——包括城市大學、嶺南大學、中文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及港大的“內地生占全體學生比例”均有上升。其中,港大比例最高,有3423人,占16.7%;其次為中大,有3044人,占14.8%。在學士課程方面,8所公立大學中,包括港大、中大等5所大學的內地生占非本地生比例亦有所上升,本學年比例介于46%至66%之間。
至于嶺大、浸大及教大,近3個學年內地生占非本地生比例均有所下降,不過仍超過八成,介于81%至90%之間。對于香港民間一些“政策傾向內地生”的傳言,嶺大稱,無論申請人持有何種籍貫或學歷,招收的學生皆為“最值得錄取者”。嶺大林文贊比較政策講座教授莫家豪認為,大學并沒有過分側重內地生,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東南亞、俄羅斯、非洲學生赴港升學。教資會表示,本學年海外招生情況受疫情影響,海外多場大型國際教育博覽會相繼取消,大學比往年更難接觸有意來港就讀的學生。
不過也有人認為,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雖然令海外及內地生赴港意愿降低,但香港高校整體環(huán)境及設施良好,仍有一定吸引力。目前在科技大學就讀商科的內地生歐同學認為,香港商科比較有名,學校設施較好。不過他表示,雖然不覺得現(xiàn)在香港社會很亂,但還是傾向回內地發(fā)展,因為感覺香港疫情比較嚴重,而內地早已控制住。歐同學的女友在港大讀市場營銷,她表示,當初赴港讀書是希望多看不同的地方,但由于在香港生活的消費比較高,住房環(huán)境比內地差一些,傾向與男友一樣回內地發(fā)展。
內地生除了可入讀8所公立大學外,香港數所私立院校也獲國家教育部批準招收內地生。香港教育局資料顯示,私立院校整體內地生學士人數2019/20學年為7.7%,2020/21學年微升至8.2%。一般來說,私立院校招收內地學生的限額為10%以下,不過有其中3校超出限額,包括珠海學院(29%)、香港樹仁大學(11%)和香港公開大學(16%)?!?/p>
(葉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