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珍,劉健,黃傳兵,諶曦,張皖東,汪元,曹云祥,縱瑞凱,孫玥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合肥 230031)
痛風性關節(jié)炎(GA)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的尿酸鹽沉積在關節(jié)、滑膜等組織中而引起免疫炎性反應及關節(jié)骨質破壞的一種疾病[1]。伴隨著現代生活方式與高嘌呤飲食的結構改變,GA患者越來越多,以中年男性居多,并有年輕化趨勢[2]。在2018年發(fā)布的《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中,再次強調了痛風的規(guī)范化診療,提出快速控制痛風急性發(fā)作及減少發(fā)作次數,保護關節(jié)外其他系統損害為臨床重點工作。目前西醫(yī)對本病急性期的治療推薦的藥物仍以非甾類消炎止痛藥、秋水仙堿或類固醇類藥物等為主,副作用較多,許多患者不能耐受。而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的中醫(yī)藥內外兼治療法,通過辨證論治,具有方法靈活、療效顯著、副作用小,易被患者接受。
本組在長期臨床實踐中觀察到,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AGA)患者口服黃芩清熱除痹膠囊(Huangqin Qingre Chubi capsule,HQC)配合芙蓉膏(Furong Ointment,FRO)外敷的中醫(yī)內外兼治療法,能在緩解關節(jié)炎癥狀的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風濕病科92例AGA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6例,另設46名無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系統器質性病變的健康志愿者。治療組男女比例為44∶2,年齡范圍21~65歲,年齡(41.67±9.87)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45∶1,年齡范圍25~65,年齡(41.2±11.66)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試者無慢性痛風急性發(fā)作,需簽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安徽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2 診斷標準 AGA診斷標準采用2015年ACR/EULAR診斷標準[3]。主要證候診斷標準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2002年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濕熱痹阻證[4]。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20~65歲;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屬濁瘀痹(濕熱痹阻證)者。排除標準:對實驗藥物成分有過敏史者;晚期關節(jié)重度畸形、僵硬、喪失勞動力者或其他系統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婦女;治療依從性不良,無法判斷療效者。
1.4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少活動、多休息;多飲水(飲水量2 000~3 000 mL/d);低嘌呤飲食;避免寒涼、潮濕、精神緊張。
對照組:口服美洛昔康7.5 mg,2次/d(修正藥業(yè)集團四川制藥有限公司產)。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HQC(含黃芩、薏苡仁、梔子、桃仁、威靈仙,本院制劑中心生產,生產專利號:ZL201110095718.X)口服,每次3粒,3次/d,FRO(主要由芙蓉葉、生天南星、藤黃等調制而成,皖藥制字Z20050068)外敷,將藥物均勻敷于腫痛關節(jié)區(qū),厚度3 mm左右,4 h/次,2次/d,療程均為7 d。
1.5 指標檢測 應用ELISA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10(IL-10)(ELISA試劑盒由北京安迪華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分別為E-10083、E-10110、E-10142、E-10155),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ESR、hs-CRP、尿酸(UA)由安徽省中醫(yī)院檢驗中心檢測。
1.6 觀察指標 (1)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有關內容)[4],分別根據患者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評估,計算公式為尼莫地平法,證候積分減少≥95%為臨床痊愈;證候積分減少≥70%為顯效;證候積分減少≥30%為有效;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為無效。(2)中醫(yī)主癥評分:中醫(yī)癥狀量化分級對患者進行調研,參照《22個專業(yè)9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5]。關節(jié)疼痛按5級計分:0分(無疼痛);1~3分(輕度疼痛,但仍可從事正?;顒?;4~6分(中度疼痛,影響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分(比較嚴重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分(劇烈疼痛,無法忍受)。關節(jié)腫脹按4級計分:0分(關節(jié)無腫脹或腫脹消失);1分(關節(jié)腫脹,皮色紅);2分(關節(jié)顯著腫脹,皮色發(fā)紅);3分(關節(jié)高度腫脹,皮色暗紅)。活動受限按4級計分:0分(關節(jié)活動正常);1分(關節(jié)活動受限);2分(關節(jié)活動明顯受限);3分(關節(jié)活動嚴重受限)。(3)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關節(jié)疼痛評分評價,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6]:編制疼痛視覺量表,從無痛到最痛分0~10分,由受試者依其疼痛程度自行劃分。(4)關節(jié)腫脹情況評價:無腫脹為0分;關節(jié)輕度腫脹、未超過骨突部為2分;中度腫脹、與骨突部齊平為4分;高度腫脹、超過骨突部為6分。
1.7 不良事件記錄 填寫不良事件記錄表,如發(fā)生時間、癥狀、持續(xù)時間和嚴重程度等。
2.1 AGA患者臨床療效 治療組總有效率93.48%,對照組為76.09%,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28,P=0.042)。見表1。
表1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AGA患者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基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關節(jié)腫脹、中醫(yī)證候積分、ESR、hs-CRP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治療后VAS評分、關節(jié)腫脹、ESR、hs-CRP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指標比較
2.3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組與健康組細胞因子 從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組隨機抽取30例與健康組相比,AGA患者組TNF-a、IL-1β顯著升高,IL-4、IL-10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組治療前與健康組細胞因子變化
2.4 AGA患者細胞因子變化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基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TNF-a、IL-1β顯著降低,IL-4、IL-10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TNF-a顯著降低,IL-10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患者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細胞因子變化
2.5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治療中1例出現惡心、胃脘不適癥狀,經制酸護胃等對癥治療后消失。無因不良反應退出本次臨床觀察的受試者。
尿酸鹽沉積在關節(jié)、軟骨、滑膜中而引起的免疫炎性反應在AGA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7]。TNF-a、IL-1β作為炎癥趨化因子和激活因子在AGA中促進炎癥的釋放,促進中性粒細胞與軟骨細胞相互作用,對關節(jié)破壞起重要作用[8]。TNF-α被認為是引發(fā)AGA炎性反應的關鍵因子,在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數目、活性中起著重要作用。IL-1β是由多種細胞分泌具有廣泛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一種重要促炎性因子,能誘導發(fā)熱、急性蛋白合成等一系列的免疫反應。IL-4與IL-10是Th2細胞產生的具有抑制炎癥作用的細胞因子,其中IL-10能抑制巨噬細胞介導的TNF-α產生,具有很強的抗炎及免疫抑制活性[9]。本研究通過檢測AGA患者與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細胞因子的表達,證實在AGA患者中TNF-a、IL-1β等致炎因子水平升高,IL-4、IL-10抗炎因子水平下降。HQC聯合FRO能降低TNF-a、IL-1β,升高IL-4、IL-10表達,調節(jié)細胞因子失衡。
中醫(yī)學將GA歸為“痹證”范疇,又名“白虎歷節(jié)風”。治療上臨床常分為急性發(fā)作期、發(fā)作間期以及慢性緩解期,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10]。本組長期臨床工作認識到“脾虛濕熱”是痛風發(fā)生的關鍵,固護脾胃是治療關鍵,應注重從脾論治[11-12]。目前西藥對該病急性期的藥物主要以非甾類消炎止痛藥、秋水仙堿等,臨床發(fā)現副作用較多[13]。根據AGA“脾虛濕熱”的病機特點,我科協定治則為清熱健脾利濕、通絡止痛,臨床上使用HQC內服配合FRO外敷治療AGA療效滿意。HQC為我院劉健教授創(chuàng)制的院內制劑,由黃芩、梔子、威靈仙、薏苡仁、桃仁組成,共湊清熱祛濕,健脾通絡之功?,F代藥理研究[14-19]發(fā)現黃芩能抑制尿酸鈉誘導巨噬細胞炎性小體及TNF-α,IL-1β的表達;梔子可促進尿酸排泄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威靈仙能減輕關節(jié)炎大鼠足跖腫脹,降低IL-1β,TNF-α 水平,發(fā)揮抗關節(jié)炎作用;薏苡仁提取物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起到調節(jié)嘌呤代謝,減少尿酸形成的效果;桃仁藥理作用主要表現為較強的抗炎抗氧化的作用。FRO為我院名中醫(yī)經驗方,廣泛運用于痛風、癰疽癤腫、瘡瘍等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涼血止痛為功效[20-22]。HQC聯合FRO能降低ESR、hs-CRP水平,減輕免疫炎性反應,減輕患者VAS評分、關節(jié)腫脹積分及中醫(yī)證候積分,且療效優(yōu)于單純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綜上所述,HQC配合FRO治療AGA能調節(jié)細胞因子失衡,降低ESR、CRP等炎性指標,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風急性發(fā)作癥狀,減輕患者疼痛,提高痛風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