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華中大區(qū) 付燦平
2006年11月上海電氣集團引進德國西門子公司技術生產的首臺1000MW超超臨界汽輪發(fā)電機組在華能玉環(huán)電廠投入商業(yè)運行,目前國內已有100多臺該型機組投入運營[1]。盡管該機型在熱力性能、快速啟動、運行靈活、可靠性及調峰能力等諸多方面有顯著優(yōu)點,但在實際運行中軸系出現一些典型的振動故障,尤其是#1軸承。其軸系布置和汽缸結構等特點導致準確的診斷其故障有一定的難度,致使無法制定通用可行的消振措施。
汽輪機#1軸承振動問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嚴重時甚至影響機組帶負荷能力,威脅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很多電廠由于#1軸承振動問題無法帶滿負荷從而影響機組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的保電工作,且低負荷出現振動問題也會導致機組深度調峰能力下降,無法配合電網進行深度調峰,個別電廠還出現過因#1軸承振動大導致機組跳機。因此,了解和掌握該機型#1軸承振動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上汽1000MW超超臨界汽輪發(fā)電機組軸系是高壓轉子、中壓轉子、兩個低壓轉子、發(fā)電機轉子、勵磁機轉子及8個支持軸承組成,各轉子通過剛性聯軸器連接,高壓轉子前端還有液壓盤車裝置,布置于汽輪機#1軸承箱內。汽輪機的5個支持軸承均是經過特殊優(yōu)化的袋式軸承,分別座落在5個落地式軸承座內。#1軸承為袋式軸承,是橢圓軸承的一種特殊形式,相對于常規(guī)可傾瓦軸承,承載能力更高,最大比壓可達到3.2MPa;其最突出的特點在于下瓦的型線根據需要進行了特殊優(yōu)化,由三段連續(xù)的圓弧構成,軸承更易于形成動壓潤滑油膜,提高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某電廠2020年3月#3機組運行過程中1X、1Y軸振較大,當1X軸振幅值最大時記錄各測點振動數據如表1。
由表1數據可知,振動最大的頻率分量是一倍頻,同時含有一定的半頻分量。查DCS歷史數據,#1軸振變化趨勢與負荷有相關性,負荷降低幅值增大,負荷升高幅值逐漸減小。在機組停運過程中,#1軸承振動一直偏大,最高可達143μm(機組轉速2000r/min附近#1軸承軸振143μm、#2軸承軸振178μm),且主要為半頻分量。通過對該機組#1軸承振動長期監(jiān)測和異常狀態(tài)下的頻譜分析,該軸承振動主要有以下現象和特點:
表1 1X軸振幅值最大時各測點振動數據
#1軸承振動存在半頻分量較大的振動和基頻分量較大的振動兩種類型;#1軸承振動與機組負荷關系較大。一般機組高負荷(≥800MW)時振動較小,低負荷(≤600MW)時振動較大,但高負荷時也有振動大的情況,這時一般都存在半頻分量振動較大,而低負荷時振動大一般都存在基頻分量振動較大的現象;#1軸承的振動與軸瓦溫度、油膜壓力也存在一定關系,一般高負荷時上半軸瓦溫度升高、油膜壓力較低,低負荷時下半軸承溫度升高、油膜壓力增大;#1瓦軸承振動敏感性較大,容易受環(huán)境溫度、機組負荷、蒸汽參數、調門開度、凝汽器真空等因素影響并導致振動異常增大。
汽輪機在運行過程中,受設計制造、建設安裝、檢修維護、外部環(huán)境及運行參數變動等因素影響,都有可能會引起振動異常,從而影響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一般引起汽輪機#1軸承振動的主要原因如下:
汽輪機高壓轉子較輕(約20t),#1軸承壓比較?。ǎ?.5MPa),軸承負載較輕,導致油膜不穩(wěn)定;存在#1軸承支架與球面墊鐵底部因電腐蝕導致接觸不良,長期運行振動增大并產生磨損,導致軸承自位性能不佳;軸承支架與球面墊鐵磨損、軸承座二次灌漿、基礎沉降及管道應力等影響,導致軸瓦標高下沉;軸瓦自身的接觸情況差,軸承間隙(轉子與軸承直接的間隙)/軸承緊力(軸承與軸承座之間的緊力)等數據超標。
軸承橫向限位插銷間隙超標,限位插銷因振動導致磨損。軸承潤滑油進油塞塊或頂軸油模塊逆止門存在內漏,導致油膜壓力低;汽缸與高壓轉子不同心,機組運行中存在汽流激振力或動靜碰磨現象;液壓盤車和高壓轉子的對中狀態(tài)不佳,不能形成連續(xù)的揚度;機組運行中因外部環(huán)境、運行參數發(fā)生急劇變化導致軸承自身的自激振動變化,引起#1軸承振動增大。
通過對#1軸承振動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經過具體的實踐經驗摸索總結出運行中#1軸承振動的控制措施:
碰磨類振動(或者基頻分量較大振動)。特征:一般出現在800MW以下,隨負荷降低軸振、瓦振同步變大,與負荷呈負相關;控制措施:盡量提高機組負荷,避開振動大的負荷區(qū)間;滑壓運行,降低主汽溫和主汽壓,保持高調門開度40%以上,此種方法非常有效,只要是采用這種方式基本可以維持機組任何負荷運行,但對運行經濟性有較大影響。
油膜震蕩類振動(或者半頻分量較大振動)。特征:一般出現在900MW以上負荷,表現為軸振出現階躍上漲,之后在較高范圍內跳變(波動幅度大于10μm),軸振中半頻分量相對較大,瓦振一般較小;預控措施:900MW以上負荷,控制爐側和升壓站側主汽溫存在一定偏差,具體偏差的大小和方向應結合具體機組的情況來確定[2];降低機組變負荷的速率,尤其是升負荷過程中更應注意振動情況,如果發(fā)現振動有上漲趨勢應停止升負荷,待振動穩(wěn)定后再繼續(xù)升負荷;可通過試啟頂軸油泵或直流潤滑油泵的方式使軸承油膜穩(wěn)定下來;在保持主汽溫左右偏差的前提下,也可嘗試深度滑壓運行方式使振動下降;可在#1軸承箱蓋上的頂絲孔,用加長頂絲頂住軸瓦可以很好控制半頻分量引起的振動;如果長期油膜不穩(wěn)會對軸瓦產生損壞,當振動控制不住應采取降負荷的方式來調整。
通過對#1軸承振動原因的分析,找出了#1軸承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檢修中進行相應的排查及處理。
檢查軸承瓦枕的球面接觸。復查發(fā)現#1軸承瓦枕球面電腐蝕嚴重,與軸承支架配合較差,接觸面積約為20%。由于此處球面接觸修刮難度較大,故提前備好了一套軸瓦和支架,本次檢修直接更換了軸瓦及軸承支架。回裝時應注意調整軸承支架與軸承墊塊的接觸位置,并保證軸瓦的瓦口間隙均勻。為有效減小#1軸承與支架之間的電腐蝕,在#2軸承處加裝碳刷以消除高壓轉子軸電流引起的瓦枕電腐蝕。
檢查軸承左右兩側插銷間隙和上半的防跳間隙。復查發(fā)現#1軸承蓋爐側防跳間隙為0.60mm,超出設計值0.35mm?;匮b時以上間隙應嚴格按照圖紙標準并下限調整,并保證接觸均勻;檢查#1軸承內外油檔間隙及油檔洼窩中心值、轉子與汽缸同心度。復查發(fā)現#1軸承內、外油檔間隙均較設計值偏大0.1~0.2mm,#1軸承油檔洼窩中心值偏低0.065mm,高壓缸前軸封間隙上下偏差0.60mm,左右偏差0.30mm。采用碰缸的方法調整高壓轉子中心,保證通流間隙上下左右均勻,同時調整油檔間隙符合設計標準要求。
檢查#1軸承潤滑油進油塞塊、逆止門及頂軸油軟管。復查發(fā)現#1軸承潤滑油進油塞塊調整墊破損,且緊固螺栓斷裂三顆,逆止門及頂軸油軟管正常無泄漏?;匮b時更換了進油塞塊調整墊與緊固螺栓;檢查油檔洼窩中心數據。根據#1軸承運行中油膜壓力和檢修中測量的油檔洼窩中心數據,將軸瓦標高抬高0.12mm,以提高軸瓦載荷。
經過檢修中的徹底排查及處理,引起#3汽輪機#1軸承振動大的原因得以消除,機組啟動后#1軸承的軸振與瓦振均明顯下降,達到了優(yōu)良水平。檢修后運行中三個典型工況下汽輪機軸承振動情況如表2。
表2 三個典型工況下軸承測點振動數據
綜上,雖然上汽1000MW超超臨界汽輪機#1軸承振動問題普遍存在,而且是行業(yè)內的一項技術難題,但通過監(jiān)測其振動的變化趨勢、探究其振動的規(guī)律、分析其振動的原因,根據振動的原因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并結合機組停機或計劃檢修對軸承、高壓轉子及汽缸等部套進行全面排查,發(fā)現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基本上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