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陶艷樂,申媛媛,趙國輝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過敏性鼻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鼻炎中的常見類型,臨床認為其致病因素可能與環(huán)境、基因相互作用等因素有關,患者患病后以陣發(fā)性鼻癢、鼻塞、流鼻涕、鼻涕呈清水樣為主要臨床癥狀,少部分患者發(fā)病后還可能發(fā)生嗅覺減退等癥,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癥狀很難得到控制,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嚴重時還可能誘發(fā)哮喘,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1]??梢妼^敏性鼻炎患者而言,在治療上不僅要控制病情的發(fā)展,還要關注患者精神上和社會方面的問題,改善其生活質量。因此說,對過敏性鼻炎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至關重要。本文將針對綜合護理干預對過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間15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所有患者經臨床癥狀鑒定及病理學鑒定確診為過敏新鼻炎;患者存在鼻塞、鼻癢、嗅覺減退等癥狀;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情況下參與本次試驗。排除標準:對患有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的患者給予排除;對存在認知障礙、肢體障礙的患者給予排除;對重要臟器功能異?;颊呓o予排除;接受其他方法治療的患者給予排除。將本組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護理組,每組75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48:27,年齡介于24歲-61歲之間,平均年齡(33.54±6.17)歲;病程范圍1個月-4年,平均病程(13.64±0.14)個月;其中39例為食物性過敏源,36例為吸入性過敏源。護理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46:29,年齡介于22歲-65歲之間,平均年齡(34.68±6.52)歲;病程范圍3個月-5年,平均病程(14.72±0.16)個月;其中41例為食物性過敏源,34例為吸入性過敏源。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病情護理等[2]。護理組則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①心理干預。患者入院后熱情接待患者,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由于過敏性鼻炎反復發(fā)作,不易根治,病情遷延不愈,因此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心理問題,這時醫(y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掌握患者狀態(tài)并作出評估,為其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策略,例如:將疾病的相關內容告知患者,治療方法,注意事項,治療成功案例等告知患者,使其做到心中有數,消除緊張情緒提高治療信心及依從性;還可以鼓勵患者家屬多安慰患者額,利用親情的力量增加患者康復信心;也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改善患者情緒,例如聽音樂、看視頻、看雜志、看書等,最大限度消除患者不良情緒[3]。②過敏源干預。確保住院環(huán)境良好,房間內打掃干凈,定期消毒,注意保持通風,溫濕度適宜,使其處于人體舒適感范圍內。叮囑患者需減少外出次數,如必需外出應戴好口罩、盡量穿長袖高領衣服,在回來后仔細清洗面部及鼻腔,睡前需洗澡;指導患者按摩鼻部,用手指夾住鼻根,從上之下按摩至鼻子稍微發(fā)熱,其目的在于促進鼻腔內部血液循環(huán),也可以建議患者在洗臉后進行按摩;如果患者流鼻涕、比賽嚴重,可使用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將其溫度控制在37℃左右,以改善患者癥狀[4]。③健康教育。在很多患者看來,鼻炎并不是危機生命的大病,因此忽略了對疾病的了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想法,因此醫(yī)護人員必須將疾病的相關知識、用藥方法、注意事項、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重點講解過敏源種類,使患者掌握過敏源,自導患者如何避開過敏源,增加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5];同時叮囑患者不能在家養(yǎng)寵物,保持室內干凈整潔,床單、被罩、衣物要經常清洗;避免粉塵、花粉、真菌、動物皮屑等吸入鼻腔進而導致病情加重;盡量不要去人群密集處;禁煙禁酒;指導患者遵醫(yī)囑用藥。④飲食干預。以患者口味洗好及病情制定飲食計劃,主食應以易消化、清淡、營養(yǎng)的食物為主;多食用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菠菜、白菜、香蕉、橙子等,不可食用牛肉、鮭魚、玉米等食物;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飲食需合理,切記暴飲暴食,保障膳食均衡,以少食多餐為原則。⑤用藥干預。在患者用藥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結合患者病情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將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并重點查看,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給予對癥處理[6]。告知患者不可擅自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或換藥,如有不適需立即就醫(yī)。⑥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叮囑患者盡量避免接觸粉塵、汽車尾氣等有害、易敏物質;不要與狗、貓等毛類寵物接觸,以免引起病情反復發(fā)作;對使用容易致敏的化妝品給予更換;切記自己的過敏源并遠離這些物質;多吃一些抗過敏的食物,例如紅棗、金針菇等;遇到天氣劇烈變化時,注意保暖,以免感冒而導致病情加重。
使用世衛(wèi)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測定簡表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共包含六個維度,即:環(huán)境、生理、心理、社會關系、主觀生活質量、主觀健康狀況,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總分100分,得分在90-100的視為非常滿意;得分60-89的視為滿意;得分低于59分的視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采取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文中數據,以百分比表示技術資料,χ2檢驗;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組護理滿意度為97.33%(73/75),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1.33%(61/75),兩組數據比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的耳鼻喉疾病,其主要是由患者基礎變應原引發(fā)的疾病,例如:花粉、螨蟲、花生、牛奶、大豆、動物皮屑等,這些物質都有可能成為變應原,當患者接觸到這些變應原時就可能發(fā)病,發(fā)病后以流涕、鼻癢、噴嚏為主要臨床癥狀,嚴重時會出現嗅覺減退、記憶力減退、頭脹、頭痛等癥,雖然對生命安全影響不大,但如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發(fā)鼻竇炎、中耳炎、咽喉炎等癥,使患者長時間處于焦慮、抑郁情緒中,嚴重響應了患者的生活質量[7]。該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反復發(fā)作等特點,對于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雖然效果值得肯定,但受到疾病的影響,患者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常規(guī)護理已無法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偏低,缺乏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經常出現不按時按量服藥等問題,因此使得疾病持續(xù)時間較長,因此臨床亟需一種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主要從心理、健康教育、飲食等多個方面開展護理,旨在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及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接觸到過敏源而使病情加重。文中數據顯示,護理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相較于傳統(tǒng)護理的對照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過敏性鼻炎患者中,可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及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