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磊,吳清柱,陳勇
作者單位: 315010 寧波,寧波市海曙區(qū)口腔醫(yī)院
臨床上常會遇到先天缺失上頜側(cè)切牙的情況,其大部分是由于上頜側(cè)切牙先天缺失(MLIA),發(fā)病率為1%~3%[1],且在正畸患者中,MLIA的比例高達3.6%[2]。這類患者主要是青少年,通常采用正畸來關(guān)閉缺失牙列的間隙,而有一部分患者則需要保留間隙,進行種植或修復治療。但考慮到青少年骨骼發(fā)育還沒結(jié)束,只能進行臨時修復,種植牙或固定橋修復一般都需要等到成年以后,骨骼基本定型再進行永久修復。因此這些青少年患者常需要等上幾年,最長可達10年的時間,缺失牙又會影響美觀,所以本研究通過微種植體義齒來找到一種美觀、方便、穩(wěn)定及性價比高的解決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 2017 年 12 月至2018 年12 月在寧波市海曙區(qū)口腔醫(yī)院進行正畸治療的10 例患者,年齡10 ~14 歲。納入標準:(1)上頜側(cè)切牙由于先天缺失或外傷缺失的青少年患者;(2)正畸設計需要保留缺牙間隙,成年后永久修復;(3)無骨代謝性疾病及未被控制的系統(tǒng)性疾病;(4)牙周組織健康,無正畸治療史;(5)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由同一口腔正畸醫(yī)生進行固定直絲弓矯治,先進行牙列的排齊和缺失處間隙的拓展,等換到不銹鋼絲穩(wěn)定時,拍攝CBCT,通過CBCT 定位微種植體(1.6 mm×8 mm TI A1)的植入位置,一般位于缺失處牙槽骨的腭側(cè),在模型上植入后,通過在模型上的微種植頭部用樹脂牙、不銹鋼絲和自凝塑料在其上制作暫時性義齒,再利用暫時性義齒做為導板臨床上植入微種植體,觀察1 個月,微種植釘無松動,周圍牙齦無炎癥,就用流動樹脂(3M Filtek Z350XT)固定在微種植體頭部(圖1)。
1.3 觀察指標 在微種植體植入后拍攝CBCT,在植入2 年后進行CBCT 拍攝,以微種植體的影像做為標志點,對比植入時和2 年后缺失處牙槽骨的寬度和高度的變化(圖2)。同時統(tǒng)計微種植體義齒的失敗率。CBCT 采用 NewTom VGI 全景三維系統(tǒng)錐形光束技術(shù)拍攝。平板傳感器尺寸為20 cm×25 cm,拍攝條件是110 kV,3.6 mA。在AW4.3 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重建厚度為0.3 mm。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t 檢驗,P <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0 例患者的遠期成功率為 100%,植入前和隨訪2 年牙槽骨的高度和寬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為100%,見圖3。
長時間前牙缺失導致的不美觀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心理問題。青少年牙齒缺失患者在骨骼基本定型后再進行永久修復,在等待永久修復的這段空白時間里,會產(chǎn)生以下的問題:(1)缺失處的牙槽骨由于缺少功能刺激常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吸收,特別是在寬度上,缺失處的牙槽嵴會變的很薄,骨量減少;而成功的種植修復都需要有足夠的牙槽骨骨量和良好的牙槽嵴外形,骨量太少有些就需要植骨甚至無法種植,因此這會為成年后的修復和種植增加難度和成本[3]。(2)長時間的缺失還容易使兩側(cè)牙齒向缺失處傾倒,因此需要長時間的保持直到進行修復或種植,而現(xiàn)在的保持器基本都是活動的,這就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而青少年往往醫(yī)從性不足,導致缺失牙的間隙無法保持,以至成年后種植修復無法進行。(3)由于這類患者大多為青少年,其處在身體和心理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且女性患者較多,側(cè)切牙又是前牙美學的重要區(qū)域,對美學的要求較高。因此,該類病例治療方案的選擇成為臨床醫(yī)生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國外學者也做過一些此類的研究,未發(fā)現(xiàn)不良影響,不過之前使用的是在牙槽嵴頂植入[4]。有學者發(fā)現(xiàn)垂直植入牙槽嵴頂?shù)姆N植體會影響牙槽骨正常的垂直向生長[5]。Ludwig[6]發(fā)現(xiàn)垂直牙槽嵴植入有骨折的風險。因此,筆者采用了在缺失處的牙槽嵴頂偏腭側(cè)植入,從而避免影響牙槽嵴的正常生長;同時,腭側(cè)的骨質(zhì)更厚,可以減少微種植釘松動和骨折的風險。Roberto 等[7]采用此類方法并做了長期的追蹤,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不過,Roberto 等的微種植體植入部位更偏向腭側(cè),導致義齒和微種植體頭部距離較遠,增加了連接體的長度,這會影響義齒的舒適度,增加制作難度,同時提高了義齒松脫的風險。因此,筆者這次采用的是在牙槽嵴頂?shù)碾駛?cè)5 mm處,該處的骨皮質(zhì)比牙槽嵴頂處厚,離缺失處近,減少暫時性義齒的體積。最后研究未發(fā)現(xiàn)有微種植體松動脫落,患者佩戴后無不適感,這也證明了此方法的優(yōu)點。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2 年中牙槽骨的高度和寬度未發(fā)生大變化,沒有繼續(xù)發(fā)生廢用性吸收,同時均值還有所增加。由于追蹤時間不長,筆者會繼續(xù)長期追蹤,觀察患者成年后拆除該微種植體更換種植牙的效果。
表1 兩組植入前和隨訪2 年牙槽骨的高度和寬度比較 mm
圖1 微種植體義齒植入過程
圖2 缺失處牙槽骨的寬度和高度變化
圖3 微種植體義齒植入前后效果圖
青少年前牙的缺失對臨床治療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微種植體義齒作為臨時修復體對患者來說有著諸多好處,不必向活動修復體一樣需要每天摘取,進食摘取也會影響美觀和青少年的心理。同時保留了牙槽骨和牙齦組織,防止其廢用性萎縮,導致后期修復困難,而且制作難度和制作費用都不高,所以這是一個可以在臨床普遍推廣的新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