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碧貞,彭帥芳,盛 妮
(廣東省肇慶市中醫(yī)院康復科 廣東 肇慶 506020)
老年人的皮膚更容易出現(xiàn)瘙癢癥狀,主要是因為老化的皮膚皮脂腺和汗腺逐漸減少,分泌功能下降,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減少導致皮脂滋潤度不足,再加上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中風、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壓瘡、皮膚瘙癢等病癥,由此引起的皮膚病癥無法有效的抵御外界刺激引起皮膚瘙癢。中醫(yī)認為其是“風瘙癢”。在中醫(yī)相關(guān)文獻中,將老年人皮膚瘙癢癥稱為血風瘡、谷道癢、風癢、癢風、陰癢等[1]。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該疾病,其臨床特征包括非持續(xù)性皮膚瘙癢、抓撓后皮膚表面會有抓痕、色素沉著、血痂、苔蘚樣變等,甚至會引發(fā)皮膚感染,并伴有頭暈、失眠等癥狀。我院采用一種新的中藥涂擦方法,達到活血化瘀,止癢,滋潤皮膚的治療效果。因此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和依從性,治療效果滿意,縮短該病的病程,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本文選擇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皮膚瘙癢癥患者通過實施常規(guī)抗過敏藥物加中藥涂擦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和綜合護理,效果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伴有老年皮膚瘙癢癥患者160 例,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 例,觀察組中男45 例,女35 例,年齡,59 ~88 歲,平均(65.52±8.63)歲;療程2 ~4 周,平均(2.52±1.32)周。對照組中男40 例,女40 例;年齡58 ~90 歲,平均(68.58±6.58)歲;療程2 ~4 周,平均(2.52±1.32)周。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保持心情舒暢,飲食忌食辛辣、刺激、油膩性食物,多飲水,保證體內(nèi)水分充足;定期修剪指甲,忌用刺激性強的洗浴產(chǎn)品,患處忌用熱水沖洗,患者需著純棉質(zhì)地衣服等,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患者樂觀面對疾病。治療使用皮癢寧洗液外噴于患處[2]。
觀察組:通過中藥涂擦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和綜合護理。
采用中藥方劑:黃芪、白附子、川芎、熟地、紫草、瓜萎、葳蕤、山藥、白芷、益母草、艾葉各6 g,50%乙醇100 mL 浸泡中藥藥材24 h,可以把中藥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增強效果,浸泡后加入400 g 醫(yī)用凡士林煎煮15 min,過濾棄殘渣,冷卻成膏狀備用。將煎煮好的藥膏約3 ~5 g 均勻涂抹皮膚瘙癢的位置,每日涂抹2 次。
穴位按摩:在開始穴位按摩之前先對局部皮膚情況做好評估,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解開衣服,做好保暖工作。穴位按摩部位一般取穴為曲池、神門穴、三陰交、血海等,選穴和按摩手法要準確,取煎煮好的藥膏約米粒大小利用拇指指腹對選取穴位進行按揉,合理控制按摩力度,按摩手法結(jié)合揉法或者指壓法,按摩時長為10 min 左右為最佳。在按摩過程中要控制好按摩力度,保證按摩有效。并隨時觀察患者的反應(yīng),如果出現(xiàn)其他情況,可改變按摩手法,情況嚴重的要立即停止治療,避免其他狀況發(fā)生。按摩治療結(jié)束后幫助患者穿戴好衣物,休息。并就治療過程做好詳細記錄。
綜合護理:(1)心理護理:皮膚瘙癢,患者難受異常,總會不由自主想去撓癢,同時容易出現(xiàn)煩躁不安、焦慮的情緒。此時,給予心理指導,告知患者皮膚瘙癢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日??赏ㄟ^看電視、聊天、聽音樂等方式盡力轉(zhuǎn)移注意力,始終保持良好心態(tài),盡力消除不良情緒,避免精神因素導致皮膚瘙癢癥狀加重。(2)宣教護理:告知老年人,保持清潔,日常要勤洗手。當發(fā)生皮膚瘙癢的時候,最好不要用力抓撓,避免皮膚抓破,引發(fā)感染。指導患者可通過拍打瘙癢部位緩解瘙癢癥狀。此外,告知患者引起皮膚瘙癢的一個重要原因皮膚過于干燥。因此,日常生活應(yīng)要注意以下幾點:禁止用過高溫水洗??;禁止洗浴次數(shù)過多;禁止頻繁使用品堿性太強沐浴用品。沐浴后可使用爽膚水或者潤膚乳擦身,確保皮膚的濕潤度。(3)飲食、起居護理:指導患者科學飲食,飲食盡可能清淡,多食用如水果蔬菜、豬肝、芝麻等富含維生素以及養(yǎng)血潤燥的食物;禁止酸辣刺激食品;暫停煙酒;盡量少食甜食。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機體抵抗力。(4)常規(guī)用藥:皮膚科會診意見,必要時給予抗過敏藥物非索非那定膠囊60 mg bid,使用皮癢寧洗液外涂或外洗。(5)隨訪:治療4 周后及治療結(jié)束1 個月后,對患者進行隨訪。
痊愈:完全無瘙癢和色素沉著癥狀;顯效:瘙癢癥狀明顯緩解,抓撓造成的皮膚損傷基本愈合;有效:瘙癢癥狀有所緩解,部分抓撓造成的皮膚損傷有所愈合;無效:癥狀變化不明顯,因抓撓造成的皮膚損傷愈合情況不理想。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50 ~59 分為輕度焦慮,60 ~69 分為中度焦慮,70 分及以上為重度焦慮,SAS 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50~59 分為輕度抑郁,60 ~69 分為中度抑郁,70 分及以上為重度抑郁,SDS 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3.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以P<0.05 為有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兩組患者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皮膚瘙癢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 和SD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 和SDS 評分比較情況(± s,分)
表2 兩組患者SAS 和SDS 評分比較情況(± s,分)
組別 例數(shù) SAS SDS觀察組 80 39.21±2.34 15.85±3.75對照組 80 45.97±5.32 20.18±3.75 t 40.152 12.775 P 0.000 0.000
中醫(yī)認為,引發(fā)皮膚瘙癢癥的主要原因是血氣虛弱、肝火旺盛,導致陰液虧少,皮膚營養(yǎng)流失??梢酝ㄟ^平肝熄風、滋陰養(yǎng)血、疏風止癢等方式治療。中藥涂擦配方中的熟地有活血養(yǎng)血、滋陰養(yǎng)氣的功效,黃芪、白附子、葳蕤、山藥有益氣養(yǎng)陰、祛濕的功效,川芎、可以行氣活血,祛風止痛,艾葉和瓜萎可以養(yǎng)血潤燥,紫草有潤膚的功效,醫(yī)用凡士林也有潤膚的功效。中藥涂擦治療可以將藥膏涂擦到皮膚、腧穴,作用于經(jīng)絡(luò)血脈,可以疏通經(jīng)絡(luò),從而起到祛濕、祛風、除燥止癢的效果,調(diào)節(jié)機體陰癢,讓機體各項功能得以恢復[3]。
穴位按摩是采用按摩手法對患者的身體特定穴位進行按摩,以此激活患者的血液、脈絡(luò)、穴位流通。改善患者經(jīng)脈、穴位阻塞,讓血脈流通更加通暢,讓毒性發(fā)于皮膚表面,去痛止癢[4]。穴位按摩中的曲池屬于腧穴,按摩曲池穴可以起到清熱解表、疏筋通絡(luò)的功效,公元652 年由孫思邈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中曾就皮膚瘙癢癥采用曲池穴按摩的治療功效作出記載;皮膚瘙癢癥患者的皮膚奇癢,影響睡眠,通過按摩神門穴可以起到補益心氣,安定心神的功效[5];三陰交穴,是足部的三條陰經(jīng)中氣血物質(zhì)交會處,其中包括脾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分別提供的濕熱之氣、水濕風氣和寒冷之氣,按摩三陰交穴可以起到排出濕氣、濁氣、毒素的功效;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jīng)的一個腧穴,曾有中醫(yī)典籍中記載了血海穴的作用,表明血海穴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的功效。穴位按摩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患者的耐受性強,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藥涂擦聯(lián)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癥,幫助患者更好的入睡[6]。
綜上所述,中藥涂擦聯(lián)合穴位按摩在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病人,達到活血化瘀,止癢,滋潤皮膚的治療效果,充分體現(xiàn)中醫(yī)特色,且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在護理工作中容易開展實施,提高患者的護理有效率,降低抑郁和焦慮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