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垂棟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力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在語文學習中,許多學生都害怕寫作文,“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用這句話來形容小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一點也不夸張。許多語文老師也害怕教作文,不知如何引導才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激趣—積累—練筆”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巧激趣,激發(fā)習作動機
1.情境激趣。如寫“第一次?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跟學生講自己第一次干活的故事,配上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豐富的表情動作,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懂得原來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果運用豐富的語言是可以牽動讀者情緒的。
2.活動激趣。如寫“我最喜歡玩的游戲”這篇習作時,可讓學生自主進行游戲:“老鷹抓小雞”“丟手絹”“吹泡泡”……學生們玩得興高采烈后,趁機讓學生把玩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時學生就會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3.個性激趣。我們在指導孩子進行習作時,不要把教師的理解、感情、思考等強塞給孩子,把束縛孩子的條條框框去掉,讓孩子充分進行個性表達,抒發(fā)個性情感,讓他們的觀察多面化,思考層次化,表達多樣化,鼓勵孩子我手寫我心,我心表我情,讓孩子充分享受自主的權(quán)利,激發(fā)習作的興趣。
4.評價激趣。教師的評價語言是一門藝術(shù),習作評價要多眉批,少總評;多具體,少空洞;多鼓勵,少批評。小學生作為寫作的初學者,教師要用心看他們的故事,用情感受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用放大鏡看他們的優(yōu)點,情感中多理解和尊重,言語中多贊美和鼓勵,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價語言中體驗寫作的樂趣。
二、重積累,豐富習作素材
1.重視文本積累——廣泛閱讀。在閱讀課文中,熟讀并背誦課文優(yōu)美詞句、段落是簡單有效的方法。到了中高年級,可以定期背誦成語、古詩詞,美文佳句。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鼓勵學生樹立大閱讀觀念,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廣泛閱讀來加強自己的知識儲備,豐富寫作素材。
2.豐富習作源泉——走進生活。要使學生樂于表達,易于動筆,就必須引導學生積極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如組織春游、秋游,鼓勵學生多到家鄉(xiāng)的美景勝地旅游,欣賞本地風光,感受自然之美,這樣寫景時就能信手拈來;茶余飯后走進社區(qū),了解社區(qū)的新鮮事,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這樣親身經(jīng)歷了,體驗了,所見所聞才會躍然于紙上。
3.拓寬習作視野——巧用多媒體。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手段引入課堂,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把生動的圖像、聲音、視頻、故事等呈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將抽象的作文素材趣味化、直觀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讓學生了解新聞、時事,政史、地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增長見識,豐富閱歷,拓寬習作視野。
三、勤練筆,提升習作技能
1.依托教材,隨文練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找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契合點,進行隨文練筆。如:(1)用“重點詞”造句;(2)在“省略處”續(xù)寫;(3)在“精彩處”仿寫。語;(4)在“簡略處”擴寫。課文中一些比較簡略、概括的地方,可以根據(jù)訓練的需要進行擴展性的詳寫。
2.勤寫日記,隨時練筆。低年級學生可以寫一兩句話,高年級學生可以層次高些,寫經(jīng)歷、感受、反思等。
3.重視修改,細處練筆?!拔恼虏粎挵倩馗模磸屯魄眉丫鋪怼?,好作文都是改出來的。(1)引導學生“我筆改我文”。(2)引導學生“互評作文”。
小學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在習作教學中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通過奏響“激發(fā)興趣、積累素材、勤于練筆”這三部曲,讓學生在寫作中自由表達,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筆下有話,讓學生愛寫、樂寫、易寫、善寫!這樣才能寫出內(nèi)容、寫出個性、寫出靈氣、寫出精彩,習作教學才能“水到渠成”,學生的習作素養(yǎng)才能得到大力提升!
【本文系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fā)展中心立項課題“山區(qū)小學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